3.5 共点力平衡(动态平衡)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1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 共点力平衡(动态平衡)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14张PPT)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第五节 共点力平衡
(动态平衡)
如图所示,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一物体,人向右缓慢移动时,思考:
(1)如何理解题干中“缓慢”的意思?
(2)人所受力的合力如何变化?
情境导入
提示:(1)动态平衡。
(2)合力时刻为零。
解题关键:
化动为静,静中求动,在变中找到不变。
动态平衡:
物体处于一系列的平衡态中,此过程中外力在发生变化,
但合力始终为零。
所谓动态平衡,就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位置发生缓慢的变化。
方法一:解析法
题型特点:
受三个以上的力平衡,用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进行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应变量与自变量的一般函数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应变量的变化(结合三角函数知识)。
例1:如图所示,人站在岸上通过定滑轮用绳牵引小船,若水的阻力恒定不变,则在船缓慢靠岸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和船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
Fy
Fx
G
F浮
f
F
x
y

答案:绳的拉力逐渐变大,船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
f=Fx=Fcosθ
G=F浮+Fy=F浮+Fsinθ
例2: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且M>m,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
C、人对地面的作用力不变
D、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增大
BD
G=Mg
FN
Ff
FT
θ
θ减小
方法二:图解法
图解法求解的问题受力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图解法条件):
(1)物体受三个力;
(2)有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一般是重力);
(3)还有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另一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
用图解法处理最简单:
处理方法:受力分析后,将两个变力进行合成或者将不变的力进行分解。(也可以用三角形定则)
例3:(2016·全国Ⅱ卷)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 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A
例4:如图所示,光滑的小球静止在斜面和竖直放置的木板之间,已知球重为G,斜面的倾角为θ,现使木板沿逆时针方向绕O点缓慢移动,求小球对斜面和挡板的压力怎样变化?
G
N1
N2
N2
G
N1
N2
G
N1
例5:如图所示,电灯悬挂于O点,三根绳子的拉力分别为TA、TB、TC,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绳子的悬点B也不变,则悬点A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A、TB一直减少
B、TA一直增大,TB一直减少
C、TA先增大后减少,TB先减少后增大
D、TA先减少后增大,TB一直减少
D
TC
TB
TA
TC
TA
TB
例6:将一重为G的球用绳拴住,并靠在光滑墙上,绳与墙之间的夹角为θ,则绳对球的拉力为多少,墙对球的支持力为多少?如果绳子变长,绳对球的拉力和墙对球的支持力将如何变化?
G
N
T
F
T
N
答:
N
图解法:
可否使用解析法呢?
方法三:相似三角形法
题型特点:相似三角形法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
(1)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
(2)其它二个力的方向均发生变化(大小一般也变化),一般三个力中没有二力保持垂直关系。
处理方法:受力分析后,将两个变力进行合成或者将不变的力进行分解,再找到力三角形(或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根据对应边成比例求解。
例7:一轻杆BO,其O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轻杆AO上,B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A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拉住,如图所示。现将细绳缓慢往左拉,使杆BO与杆AO间的夹角θ逐渐减少,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及杆BO所受压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FN先减小,后增大 B、FN始终不变
C、F先减小,后增大 D、F始终不变
G
F
FN
G
FN
F
B
例8:如图所示,光滑的半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滑的小滑轮,轻绳的一端系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用力拉住,使小球静止。现缓慢地拉绳,在使小球沿球面由A到半球的顶点B的过程中,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N和绳对小球的拉力T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N变大,T变小,
B、N变小,T变大
C、N变小,T先变小后变大
D、N不变,T变小
D
G
FN
T
G
FN
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