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单元)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单元点拨:第七单元单元整合(12个易错点总结+典例详解剖析方法技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金版学案》(单元)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单元点拨:第七单元单元整合(12个易错点总结+典例详解剖析方法技巧)

资源简介

单 元 整 合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
易错点1 误认为基因突变就是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
不能把“基因”和“DNA”两个概念等同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DNA是遗传信息,就储存在它的碱基序列中,但并不是构成DNA的全部碱基序列都携带遗传信息。不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的碱基对的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另外,有些病毒(如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改变引起病毒性状变异,广义上也是基因突变。可见,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与基因突变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易错点2 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有些真核生物基因突变,由于突变的部位不同,基因突变后,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对子代性状没有任何影响。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影响子代性状的几种情况如下:①基因不表达;②密码子改变,但其决定的氨基酸不变;③有些突变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个别位置,但该蛋白质的功能不变;④基因突变发生在显性纯合子中。,
易错点3 基因突变不一定发生在分裂间期
基因突变并非与DNA复制出错有关。引起基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变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紫外线等辐射)、化学因素(亚硝酸等化学物质)和生物因素(某些病毒)。外部因素对DNA的损伤不仅发生在间期,而是在各个时期都有。另外,外部因素还可直接损伤DNA分子或改变碱基序列,并不是通过DNA的复制来改变碱基对,所以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间期。内部因素包括DNA复制出错和DNA碱基组成改变等,其中内部因素中的DNA碱基组成的改变更是随机发生。
易错点4 不要把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混为一谈
(1)基因突变只是染色体上某位点的改变,只改变了基因中的一个或几个碱基对,有可能产生新的基因。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某片段的改变,改变的是基因的数目、排列顺序。
(2)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易错点5 关于“互换”问题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易错点6 关于“缺失”问题
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基因中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易错点7 单倍体并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若生物体是二倍体,则其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若生物体是四倍体或多倍体,则其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易错点8 细菌、昆虫的抗药、抗杀虫剂的变异不是药物、杀虫剂的诱导产生的,而是细菌、昆虫本来就产生了这些变异,药物和杀虫剂的使用只是起了选择作用
易错点9 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阶段,但一定有生殖隔离的产生,如多倍体植物的产生
易错点10 把生物进化误当作新物种的形成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引起生物发生进化,而物种的形成是以生殖隔离为标志的,此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已产生明显差异,不能再进行基因交流。
易错点11 自然选择的对象
直接对象是生物变异的性状(表现型);间接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是相关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即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所对应的基因进行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易错点12 生物的共同进化不仅发生在不同的生物之间,也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                  解题方法7 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综合题的,
解题方法,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变异的本质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改变
发生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 细胞分裂期
适用范围 生物种类 所有生物均可发生 自然状态下,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均可发生
生殖类型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产生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型 产生新基因型,没产生新基因 没产生新基因,基因数目或顺序发生变化
鉴定方法 光镜下均无法检出,可根据是否有新性状或新性状组合确定 光镜下可检出
应用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单倍体、多倍体育种
联系 ①三者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②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③基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④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2.可遗传变异发生的时期。
(1)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或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复制时)。
(2)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体间发生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染色体变异:
①染色体数目加倍一般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前期(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②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个别染色体不能正常分开,移向两极)。
③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弄清变异的机理,有助于对变异发生的时期进行判定。
【例1】 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①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C.②过程一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一定是过程②出现异常
技巧阐释: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个染色体组。①过程表示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过程中,①过程一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结合。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可能是①过程异常,也可能是过程②出现异常。
答案:B
【例2】 同一番茄地里有两株异常番 ( http: / / www.21cnjy.com )茄,甲株所结果实均为果形异常,乙株只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甲乙两株异常果实连续种植几代后果形仍保持异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二者均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甲发生的变异的时间比乙早
C.甲株变异一定发生于减数分裂时期
D.乙株变异一定发生于有丝分裂时期
技巧阐释:由题意可知,甲株所结果实均为果形异常,乙株只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根据基因突变的概念可以推理出甲和乙都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两者区别有可能是变异发生时间的早晚。若在DNA复制前就发生了变异,有可能就造成了甲株所结果实均为果形异常。由于乙株只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而非整个植株果实性状都相同,所以变异不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期。甲株变异有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期,也有可能早于减数分裂时期,其变异时期不好确定。
答案:C
解题方法8 特殊情况下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
1.杂交后代淘汰某些个体后基因型频率或基因频率的计算。,
【例3】 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由常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去除后代中的黑身果蝇,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果蝇基因型比例为(  )
A.4∶4∶1   B.3∶2∶1
C.1∶2∶1 D.8 ∶1
技巧阐释:获取信息,①由题意可知,灰身对黑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显性;②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去除后代中的黑身果蝇,后代中AA占,Aa占;计算,①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②子代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
答案:A
2.杂交后代不出现某些个体的基因型频率或基因频率的计算。
【例4】 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显性。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杂合的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后代(第二代)相同基因型老鼠继续交配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为(  )
A.40% B.44.4%
C.66.7% D.75%
技巧阐释:杂合的黄鼠基因型为Aa,可利用遗传图解求得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由遗传图解可知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为4/9,即44.4%。
答案:B
3.种群数量变化后,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例5】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引入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A.43%  B.48%    C.52%  D.57%
技巧阐释:首先计算出从岛外引入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后,岛上果蝇的基因型频率。20 000只果蝇中,基因型VV有20 000×15%=3 000只,Vv有20 000×55%=11 000只,vv有20 000×30%=6 000只。从岛外引入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后,三种基因型的果蝇所占比例发生变化:VV占=。F1中V的基因频率是+×≈48%。本题易犯错误是没有将岛外引入的2 000只果蝇与原种群看作是一个整体,错误地将原种群与引入种群中V基因频率分开计算再相加。
答案:B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典例】 右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注:图中序号及方框是为方便试题分析而添加
(1)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可能用到秋水仙素的过程有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可以打破物种界限的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方法是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要培育一个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其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如果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4)现有三个水稻品种:①的基因型为a ( http: / / www.21cnjy.com )aBBDD,②的基因型为AAbbDD,③的基因型为AABBdd。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 (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技法展示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信息①:由亲本→F1→F2…→FN→新品种,即逐代淘汰不需要的性状个体,最终选择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信息②:由亲本→F1→单倍体幼苗→纯合子→新品种,即通过对单倍体的处理和选择直接得到新品种。
信息③:由种子或幼苗→具有外源基因的种子或幼苗→新品种,即将外源基因导入种子或幼苗的细胞中,通过培养得到新品种。
信息④:由种子或幼苗→染色体组加倍的种子或幼苗→新品种,即通过对种子和幼苗的处理得到多倍体,选择后得到新品种。
信息⑤:新品种基因型为aabbdd,即都是隐性基因。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解读①:由信息①可知,图中A→D为杂交育种;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育种年限长;其原理为基因重组。
解读②:由信息②可知,图中A→B→C为单倍体育种;其中B为花药离体培养,C是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其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解读③:由信息③可知,图中E为基因工程育种;特点是能自打破物种的界限,突破生殖隔离;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解读④:由信息④可知,图中F多倍体育种;特点是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其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解读⑤:生物一旦表现出隐性性状,即为纯合体,因此,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新品种最单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设问(1):图中A→B→C为单倍体育种,其中B为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具有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因此,从单倍体幼苗到纯合子(即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株)及从种子或幼苗到多倍体的过程,都需要秋水仙素。
2.设问(2):打破育种界限属于基因工程育种的特点,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3.设问(3):生物一旦表现出隐性性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为纯合体,因此,通过杂交育种直接从子代中选出具有该性状的个体即可。明显缩短育种时间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4.设问(4):首先,把abc基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两个组合到一起,如Ⅰ与Ⅱ杂交得到F1(AaBbDD);然后,把另一个组合进来,如F1与Ⅲ杂交得到F2(AaBbDd),最后,F2自交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
标准答案 失分防范
(1) 花药离体培养 C、F 答“花粉离体培养”不得分 第二问答“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不得分
(2) E 基因重组 答“基因工程育种”不得分
(3) A、D A、B、C 答“杂交育种”不得分 第二空漏掉“A或C”不得分
(4) Ⅰ与Ⅱ杂交得到杂交一代,杂交一代与Ⅲ杂交得到杂交二代,杂交二代自交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 漏掉“杂交二代自交”不得分
易错探因 (1)不能准确使用生物学术语,将“花药离体培养”误认为“花粉离体培养”;不能准确理解题干要求,漏答了多倍体育种的秋水仙素处理过程。(2)不能按题干要求答题,没有用图中字母表示;混淆各种生物育种的原理。(3)没有正确辨析“最简单”与“缩短育种年限”的区别;不明确单倍体育种的完整程序,误认为只有“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两个阶段,而漏掉了杂交阶段。(4)不能正确描述杂交育种的完整程序,要培育纯合子,应先杂交,再自交。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F2的高秆抗病玉米中纯合子占________。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
(3)过程e常采用____________方法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a、b、c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a、e、f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g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d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 ]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使玉米中含有某种动物蛋白成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采用上述[ ]_____ 方法;若现有玉米均为晚熟品种,欲培育早熟品种可采用[ ]________方法。
(6)在一块高秆(纯合子)玉米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玉米。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1中由甲品种与乙品种经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经a、e、f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为单倍体育种,经g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方式为诱变育种,d过程则为基因工程育种。高秆抗病个体为A_B_占F2的9/16,所以高秆抗病个体中纯合子占1/9;根据图2,高秆∶矮秆=1∶1,抗病∶易感病=3∶1,丙的基因型为aaBb。生物个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单纯由于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没有改变内部的遗传物质,是不可遗传的。因此可通过杂交方法观察矮秆性状能否遗传或将矮秆个体与高秆个体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种植(自交),观察矮秆个体后代是否仍为矮秆。
答案:(1)杂交育种 1/9 (2)aaBb (3)花药离体培养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4)g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5)d 基因工程 g 诱变育种 (6)将矮秆玉米与高秆玉米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或矮秆玉米与高秆玉米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棉纤维白色(B)和红色(b)是一对相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状, 育种专家发现深红棉(棉纤维深红色)基因型为bb,其单倍体植株为粉红棉(棉纤维粉红色),粉红棉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单倍体植株棉纤维少,产量低。为了获得产量高的粉红棉新品种,育种专家对深红棉做了如图(Ⅰ和Ⅱ为染色体)所示过程的技术处理,得到了基因型为ⅡbⅡ(右上角字母表示该染色体所含有的基因,没有字母表示该染色体不含此基因)的粉红棉新品种,解决了单倍体植株棉纤维少的难题。
(1)图中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的变异为________,该粉红棉新品种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出现了另一种白色棉,该白色棉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该白色棉新品种产生的过程。
(2)通过分析,粉红棉新品种的种子不能大面积推广,欲得到能大量推广的粉红棉种子,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明材料和方法即可)。
(3)图中基因A、a控制的性状分别是抗旱与不抗旱,则图中新品种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理论上抗旱粉红棉占总数的_____。
解析:(1)由图可知,Ⅱ号染色体经过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后缺失了一部分,造成该染色体上的b基因丢失,得到了基因型为ⅡbⅡ的粉红棉。分析粉红棉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知,两个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深红棉。只有一个b基因时表现为粉红棉,没有b基因时表现为白色棉。(2)最简单的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欲得到能大量推广的粉红棉种子,可用基因型为ⅡbⅡb和ⅡⅡ的个体进行杂交。(3)图中新品的基因型为AaⅡbⅡ,其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理论上抗旱粉红棉占总数的3/4×1/2=3/8。
答案:(1)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缺失) Ⅱ Ⅱ
遗传图解如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用深红棉与白色棉新品种杂交 (3)3/8
3.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有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aayy×AAYY  ②aayy×AAYy 
③aayy×AaYY ④aaYy×AAYy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父本、母本、子代个体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只表现型为黄色棒状尾和一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色棒状尾的亲本杂交,F1中雄性的表现型为3/8黄色棒状尾、1/8黄色正常尾、3/8白色棒状尾、1/8白色正常尾;雌性的表现型为3/4白色棒状尾、1/4白色正常尾。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标明亲本的雌雄)。
(4)现有足够多的白色直毛棒状尾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要选育出纯合白色卷毛棒状尾的雌性个体,请简要写出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即为选育出的纯合白色卷毛棒状尾的雌性个体。
解析:(1)若要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别,则需子代中存在同种基因型在雌雄个体中表现不一致的性状。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只有子代基因型为YY或Yy才满足题意。(2)后代白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亲本是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则黄色个体是父本,且父本的基因型只能是Yy,而母本的基因型可能是Yy或yy。(3)尾的性状与性别没有关系,而黄色个体只能是雄性,因此白色个体为母本,黄色个体为父本,根据后代表现型的比例可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yy×♂AaYy。(4)要选育出纯合白色卷毛棒状尾的雌性个体,应该根据现有材料选择多对白色直毛棒状尾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再将后代白色卷毛棒状尾的雌性个体分别与后代白色卷毛正常尾的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即为选育出的纯合白色卷毛棒状尾的雌性个体。
答案:(1)①③ (2)Yy Yy或yy ( http: / / www.21cnjy.com ) yy (3)♀Aayy×♂AaYy (4)第一步:选择多对白色直毛棒状尾雌雄个体进行交配 第二步:选择子代中的白色卷毛棒状尾的雌性个体与子代中的白色卷毛正常尾的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