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课前准备:1.课本、《同步练习册》2.双色笔、笔记本3.放松的状态和端正的态度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似弓。导课 ● 明标复习提问:中国从古代到现代重要的中医成就有哪些?(十项)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图标设计有何寓意?蛇杖:古希腊医神埃斯科拉庇俄斯手持蛇杖治病救人、云游四方蛇:具有极高药用价值,提炼成药品,治病救人五大洲:五大洲象征着蛇杖贯穿世界橄榄叶:一圈橄榄叶象征着世界团结一致守卫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普惠性、实用性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导课 明标自主学习同学们阅读课本P88—P91,结合相关资料,重点内容圈划标注,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积极连麦。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内容及意义?2、西方国家和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概况?3、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自主 合作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及组内交流成果,进行自学成果展示。我展示!我补充!我纠错!我质疑!展示 质疑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内容及意义?如果一个病人因缺乏经济能力而得不到医疗救助,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合法地称自己为文明社会。——NHS的建立者时任卫生大臣安奈林·贝文背景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受到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增大的影响,患病人数激增,国家开始重视疾病的防治,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技尤其是电与化学工业的发展的应用促进了医药事业的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走向完善。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因素是什么 经济发展、现实需要、科技进步、国家政策医院预约挂号分级诊疗接受治疗,药品医保缴费基层医疗单位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等医疗服务体系规范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环节。规范药品采购和收费标准药品供应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① 基本医疗卫生体系② 医疗服务体系③ 药品供应体系④ 医疗保障体系意义:对保障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构成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医疗保障体系补充层主体层托底层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及组内交流成果,进行自学成果展示。我展示!我补充!我纠错!我质疑!展示 质疑2、西方国家和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概况?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2.西方国家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①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②公共卫生监督工作也取得很大进展,许多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中央医疗服务机构地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英国医疗体系如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2.西方国家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城乡居民都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药品供应得到了基本保障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2.西方国家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①二战后,在很多西方国家推广。②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③欧洲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物质支持。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体系资源滥用缺少雇员医院运行效率低下政府财政负担严重政府主导全民免费诊疗分级特点问题点评.提升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思考】现代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意义①有利于实现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②有利于消除劳动者对疾病风险的后顾之忧,增加消费支出,扩大有效需求。③有利于合理使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④有利于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劳动者的正常再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⑤有利于稳定社会生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疾病而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西奥多·罗斯福在谋求连任的竞选中首次提出了"建立全民医保体系"的构想富兰克林·罗斯福再次提出全民医保话题,但遭到美国医学联合会反对杜鲁门试图继续前任的全民医保改革构想尼克松未能打破由资本操控、为富人服务的医疗体制克林顿推出医改一揽子计划,但遭到利益集团与政客反对,胎死腹中奥巴马通过医改法案,医保覆盖率达到95%19122010美国医改一百年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卫生工作是一件关系着全国人民生、老、病、死的大事,是一个大的政治问题,党必须把它管好。——毛泽东《中央关于各级党委必须加强对卫生工作的政治领导的指示》(1954)背景①政治:新中国成立,国家统一、独立自主 ②经济:百废待兴,经济开始恢复发展③思想:民众卫生观念缺乏 ④客观条件: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城乡差距明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仅有九个妇幼保健院和11个专科防治所。当时,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各种地方病。为了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领导,1949年11月在卫生部内设立了专管卫生防疫的公共卫生局,统一负责全国的卫生防疫工作。面对资本稀缺、人才匮乏的约束条件,新中国非常注重卫生政策和卫生体制的本土化创新,提出了“面向工农兵、团结中西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在城市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建立完善、爱国卫生运动有序开展的背景下,政府开始关注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问题。——摘编自傅虹桥《新中国的卫生政策变迁与国民健康改善》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材料一:新中国刚成立时,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缺乏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体系,社会公众的健康水平低下,表现在婴儿死亡率高达 200‰,孕妇死亡率为 15‰,人均期望寿命只有 35 岁。材料二: 国家财政能力有限,卫生事业处于百废待兴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向社会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对医疗服务实行统一管理,对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卫生机构实行全额拨款。这一时期中国的婴儿死亡率从 195‰降到 41‰,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 65 岁。(1)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背景?(2)据材料答,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何特点?(1)①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主人;②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落后;③社会公众健康水平低。(2)起步晚,水平低,基础薄弱;政府统一管理;成就显著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3.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②大力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③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的工作。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国医疗体系截至2016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983394个,其中医院29140个(公立医院12708个,民营医院16432个),乡镇卫生院3679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32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8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986个,村卫生室638763个;全国统计的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共529.1万台,其中100万元以上的设备12.5万台。——《中国健康事业白皮书》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3.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国家逐步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等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中。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国家规范药品收费标准,加大医疗扶贫力度,有效缓解我国老少边穷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状况。◎截至2022年2月14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05243.5万剂次◎国家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系统,覆盖近7.1万家医疗机构,年报告个案信息约900万件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3.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①20世纪60年代,将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②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全民医保初步实现。截至2016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参保覆盖率稳固在95%以上。——《中国健康事业白皮书》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影响:基本保障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创造了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扩展提升】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①经济: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发展;②政治:稳定社会秩序,提高了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③生活:促进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④观念:强化全民卫生意识;⑤社会:医疗卫生体系覆盖面的扩大利于推进社会公平;【扩展提升】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①起步晚,水平低,基础薄弱 ②政府统一管理③成就显著 ④全方位,普惠性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3.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1.19世纪中叶,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专门的卫生机构来指导和监督全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并在地方建立相应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英国这一做法的主要背景是( )A.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B.工厂规模恶性发展C.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D.社会舆论呼唤立法C训练 巩固2.我国规定对于1岁以内儿童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活疫苗,以防治和控制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等传染病的发生。这种进行防接种的方式称为( )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 D.计划免疫D训练 巩固3.天花病毒经过三千多年才传播蔓延到世界各大洲,最后于1775年传播到澳大利亚。而在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一个月的时间蔓延全世界,成为全球公共安全事件。导致新冠病毒肺炎急速传染,其关键推手应是 ( )A.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B.新冠病毒肺炎具有超强传染性C.防疫措施不到位 D.科技革命的影响A训练 巩固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及组内交流成果,进行自学成果展示。我展示!我补充!我纠错!我质疑!展示 质疑3、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健康状况的改善①新中国的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断肢再植手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造瓣膜、试管婴儿等领域都取得世界领先的成就②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础医学突飞猛进、自然科学的新技术应用到临床中,为治疗疑难杂症奠定基础。①把防疫工作视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疫病得到有效控制。②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③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世界中国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大卫生大健康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二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城市、乡村卫生条件都有所改善。世界中国①发动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清理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运动。②个人卫生习惯养成。课本p89“学思之窗”血吸虫病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江西省余江县饱受其害;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引领和组织下,医护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做了大量工作,最终消灭了血吸虫病。毛泽东写的《送瘟神》,正是表达了他对人民健康事业的高度关注,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充分肯定。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强化全民的卫生意识1、许多国家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卫生知识的宣传取得巨大进步。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2、不少国家越来越注重精神卫生,大力普及精神医学知识。普通人能够重视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方式预防精神疾病。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课本p91 思考点公共卫生观念的养成,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构建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另一方面也帮助人们重视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方式预防精神疾患,实现身心幸福。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展示.质疑 点评.提升本课思维导图1.2017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措施是 ( )A.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B.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C.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D.加强“福利国家”建设B总结.测评2.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毒等新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这主要表明人类( )A.所面临的非传统性安全的危险不断加大B.应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C.在全球化的今天,已无法有效防控重大传染病D.应遏制全球化的进程B总结.测评3.2020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从此,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纳入了适用《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法治轨道。这表明我国( )A.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严重B.环境治理依靠法制力量C.大力推进民主立法D.通过法律规范防疫行动【答案】D。【解析】 [题干信息“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纳入了适用《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法治轨道”,表明我囯通过法律规范防疫行动,D项正确;A项是现象,B项中环境治理说法有误,C项中民主说法错误,均排除。]D总结.测评4.2020年初,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迅速蔓延,疫情非常严重。全国4万多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大救治、大转运、大接治、大防疫规模空前,一个多月时间基本控制住了疫情。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 )A.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和发展B.人民的支持和救援C.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力的支持D.医疗技术水平先进D总结.测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极端落后。1950年前后,东北各省率先自发采用合作制和群众集资的办法兴办基层卫生组织。1951年,卫生部要求基层人民政府加强基层卫生工作,大力训练“接生员”等初级卫生人员,号召个体医生组建“联合诊所”。1955年,山西、河南、贵州等地农村出现了一批由合作社自发组织的保健站和医疗站。它们基本是在乡政府领导下,以自愿为原则,每个农民缴纳几角钱保健费,便可享受免费预防保健及免收挂号费、出诊费、注射费的服务。到1956年底,这些省的集体保健医疗站发展到1万个,医务人员约10万人。1960年,中共中央充分肯定了合作医疗这一办医形式。随后,卫生部组织大批卫生技术人员下乡,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广泛建立合作医疗学习范本。20世纪60年代初,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到20%—30%,到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普及率达到90%以上。 ——摘编自姚力《中国共产党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探索与经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推行的特点及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1)特点:从地方自发探索到中央主导推行(政府领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从局部地区到全国普及;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重视培养农村卫生人员。主要目的:改变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的状况,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2)意义:有利于改变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的状况;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农村医疗保障事业积累了有益经验。总结.测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