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 元 整 合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易错点1 “液体”并非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1)泪液、尿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液不属于。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而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易错点2 兴奋的传导方向不同于局部电流方向(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2)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3)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易错点3 内分泌腺分泌的调控枢纽是下丘脑,而不是垂体(1)下丘脑既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又是内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间接调控腺体的分泌活动。(2)垂体能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调节腺体的分泌活动。(3)垂体是激素调节的中心,具有调节作用,但其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易错点4 误认为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易错点5 激素是信息分子而不是能源物质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命活动发生变化。?易错点6 炎热环境与寒冷环境的体温调节方式不同寒冷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是以神经调节为主的神经—体液调节,炎热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只有神经调节。?易错点7 认为有尿糖就是糖尿病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0.8~1.2 g/L。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血糖浓度高于1.6 g/L时,就会形成糖尿,尿糖的可能原因有:糖尿病、一次性食糖过多、肾脏病变等。?易错点8 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有多种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并不仅仅只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易错点9 机体自身组织也可能成为抗原抗原不单指病原微生物,机体自身衰老、损伤、死亡的细胞和肿瘤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易错点10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并将其消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吞噬病菌没有将其消灭,传递给T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解题方法9 图像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图像综合题是指通过各种图像、图解创设新的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提供新的题材,展示生物学原理、生理过程和功能等的试题。该类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其考查的知识往往呈递进关系,即试题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个问题的条件或关键信息。图像综合题的解题技巧主要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细”上。一是细读题干,读懂题目给予的文字说明以及相关提示,特别要注意与解题有关的重要词语。二是细看图形的名称、相似结构、过程含义以及图示说明等,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转换、迁移、拓展。三是细看多个图像间的联系,注意分析一个大题中若干图解能否形成相互补充说明或提示,谨防解题时因视野狭隘而顾此失彼,最终导致思维偏差或知识遗漏。四是细看设问,从设问着手,结合题干的文字说明以及图形中获得的信息,把知识进行链接、综合,通过分析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例1】 (双选)右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C.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D.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答案:AD技巧阐释:(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例2】 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的生理变化。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2)若坐标曲线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则图中a段表示__________电位。(3)人体内信息分子B的分泌量受到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这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4)图中发生的生理变化①是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抗利尿激素 淋巴因子 胰岛素(2)静息(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激素(4)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 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技巧阐释:( http: / / 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ttp: / / www.21cnjy.com ) (1)本实验中________是实验组。(2)本实验有多个变量 ,其中______________是自变量,“培养环境、饲喂时间, 饲料用量”是____________。(3)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①________,说明雌激素能促进雌性成蛙排卵;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排除雌蛙体内雌激素对实验的影响,有人建议增设丙组,丙组除了摘除雌性幼蛙卵巢外,其他的均保持与乙组相同。请你对这种做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案例技法展示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信息解读①:由此信息可确定实验目的为“探究雌激素能否促进雌性成蛙排卵”,进而明确实验的自变量为“饲料中是否含有雌激素”。信息解读④:由此信息可知,实验的因变量为“雌性成蛙的排卵量”。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信息解读②:由此信息可知,甲组经过特殊处理(饲料中添加雌激素),应为实验组;乙组未经特殊处理,为自然状态,应为对照组。信息解读③:发育状况、培养条件、饲喂时间和饲料用量、雄性成蛙等都是无关变量。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1.预测①:由题干中的结论“说明雌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素能促进雌性成蛙排卵”可推知,实验变量为有利、促进——正相关,即实验现象为“如果甲组雌性成蛙排卵量的平均值大于乙组”。2.预测②:由实验变量为不利、抵制——负相关,可推知“如果甲组雌性成蛙排卵量的平均值小于乙组,说明雌激素抑制雌性成蛙排卵”。3.预测③:由实验变量为无影响——无关,可推知如果甲组雌性成蛙排卵量的平均值等于乙组,说明雌激素对雌性成蛙排卵无作用。标准答案 失分防范(1) 甲组(2) 饲料中是否含有雌激素 无关变量 答“饲料中的雌激素”也得分,答“雌激素”不得分(3) ①如果甲组雌性成蛙排排卵量的平均值大于乙组②如果甲组雌性成蛙排卵量的平均值等于乙组,说明雌激素对雌性成蛙排卵无作用③如果甲组雌性成蛙排卵量的平均值小于乙组,说明雌激素抑制雌性成蛙排卵注:②、③顺序可以颠倒(4) 这种做法不正确,因为卵巢不仅是分泌雌激素的场所,还是卵细胞形成的场所 答“卵巢还是卵细胞形成的场所”也得分易错探因 (1)不能正确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说来,自然状态下,不作特殊处理的为对照组,进行特殊处理的为实验组。(2)不能准确判断自变量和因变量,雌蛙体内都含雌激素,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饲料中的雌激素”,不能答为“雌激素”。(3)只从常规对照实验角度分析,忽略了卵巢还是卵细胞的形成场所,而该实验的因变量即为观察卵细胞的数量。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1.科学研究表明,氟对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系统具有干扰作用,但不清楚具体影响的部位。请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内容:(1)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第一步:选用适龄成年雄性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第二步:给对照组饮用去离子水,低氟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饮用氟浓度为30 mg/L的水,高氟组饮用氟浓度为100 mg/L的水,饲喂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各激素的含量(单位:10-5 mol/mL)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雄激素对照组 5.34 25.25 142.45低氟组 12.34 22.32 113.88高氟组 18.26 20.61 81.92(2)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得出,氟对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系统的干扰部位最可能是________。(3)分析原因:下丘脑—垂体—性腺等内分泌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存在________调节机制,即血清中性激素含量下降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而在该实验中,随着饮水中氟含量的增多,雄性激素的含量下降,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上升,促性腺激素含量________。解析:由“氟对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系统具有干扰作用,但不清楚具体影响部位”这一关键信息,获取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氟对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系统的干扰部位。据实验结果可知,随着氟含量的增加,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由此可判断氟影响了垂体的活动。下丘脑—垂体—性腺等内分泌系统存在负反馈调节,当血清中性激素含量增多时,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当血清中性激素含量少时,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答案:(1)氟对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系统的干扰部位(2)垂体 (3)反馈 减弱 下降2.据《本草纲目》记载,桑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为了研究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以大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请你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健康大鼠50只、桑叶提取液、链脲佐菌素(STZ)、蒸馏水、溶解STZ的枸橼酸盐缓冲液、血糖测定仪等。(注:①大鼠全部用于实验,实验过程中全部存活;②STZ是一种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实验一: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1)随机取________只大鼠,禁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12 h后,随机均分成A、B两组,在A组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STZ 65 mg/kg(溶于适宜浓度和pH的枸橼酸盐缓冲液),在B组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注射48 h后,凡血糖浓度高于13 mmol·L-1,尿中出现糖,并出现____________等症状者为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二:检验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1)将实验一剩余的大鼠作为甲组,将制备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乙、丙两组。(2)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丙组的每只大鼠每天灌喂2 mL ( http: / / www.21cnjy.com )桑叶提取液,连续灌喂4周;对甲组和乙组的每只大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4)4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但未标明组别。请根据上述步骤将“组别”栏补充完整(用“甲”、“乙”、“丙”表示)。桑叶提取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mmol/L) 给药4周后(mmol/L)10 3.85±1.28 3.94±2.2010 18.62±3.08 10.12±2.6510 19.46±3.98 19.00±2.70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实验二的结果图表中每组动物数量为10可推断出实验一中A组共用了20只大鼠,依据等量的原则,实验一中B组也用了20只大鼠,故实验一共用了40只大鼠。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有无STZ,对照组应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盐缓冲液,糖尿病大鼠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症状。检验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的实验中是否注射桑叶提取液是单一变量,由实验可知:正常大鼠给蒸馏水前后血糖浓度基本不变;糖尿病大鼠给桑叶提取液后血糖会下降;而不给桑叶提取液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可得出表中实验组别从上到下依次为甲、丙、乙。由表格数据可知,桑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能将血糖浓度降到正常水平。答案:实验一:(1)40 等体积的枸橼酸盐缓冲液 (2)多饮、多食、多尿实验二:(2)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3)每天灌喂2 ml蒸馏水,连续灌喂4周 (4)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实验组别从上到下依次为甲、丙、乙 实验结论:桑叶提取液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作用明显.但不能使血糖浓度降到正常水平3.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Ⅰ.图1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填“AB”、“BC”或“CD”)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则图1的指针将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Ⅱ.图2中由于Na+内流引起的是________段。据此有人提出动作电位的幅度与细胞外的Na+浓度有关,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和用具:生理状况一致的有活性的蛙离体坐骨神经标本若干、电位的测量装置若干、不同的NaCl溶液浓度(不影响神经的活性)、电刺激设备、培养皿若干。(答题时对蛙离体坐骨神经标本制作、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不作要求)(1)实验思路:①将蛙离体坐骨神经标本与电位测量装置连接成如图1若干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2)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Ⅰ.图1测得的电位为静息电位,对应图2中的AB段。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会导致突触后膜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加强,故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Ⅱ.Na+内流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故Na+内流对应的区段是BC。验证Na+内流与动作电位的大小,可以以不同浓度的Na+为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结果未知,故实验结果有:随NaCl溶液浓度增大,动作电位增大;随NaCl溶液浓度增大,动作电位变小;NaCl溶液浓度对动作电位影响不大三种。答案:Ⅰ.AB 向左Ⅱ.BC (1)实验思路:②将上述神经标本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的培养皿中 ③用电刺激设备分别刺激各标本的神经 (2)随NaCl溶液浓度增大,动作电位增大;或随NaCl溶液浓度增大,动作电位变小;或NaCl溶液浓度对动作电位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