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作文模拟写作:“留在心底的声音”写作指津及范文汇展文题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这些声音中,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这个题目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选材宽泛,学生很容易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寻找到令人难忘的体验,作文会言之有物,以情感人。 写作指津首先,在写作时必须体现出记叙文的特征:要有故事感,有情节及情节的变化感。其次:要审清内容和主题:写声音和声音的意义。1.是“谁”的声音?明确对象。2.这个声音“说”了什么?明确内容。这个来自他人他物的声音,必须有一句或几句是触动你内心的,你要把这这些话提炼出来。3.这些声音为什么会“留在心底”?明确主题。一定要交代出原因,这也是主旨所在。最后选材:文章可以实写,写有声之音。比如可写由听到书声、风雨声、教诲声、音乐声等,带来的心灵冲击和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写无声之音。如引发内心震动或反响的事物、场景、画面、事件等,所写声音应有感染力、震撼力;可以是一个,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相关联的多个或多种。总之,一定要抓住声音特殊性,突出声音的魅力,写出真切的感受,奏出留存在心底的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声音。 佳作借鉴:教师下水文:留在心底的声音老师,您还站在距离考点大门的最近处向里面翘首以望吗?老师,您回去吧,大门口太阳太毒,温度太高,您放心回到路旁的树荫下——不,回到空调正在运转的宾馆里去吧!我和我们已让您付出太多,牵挂太多,劳累太多了!此刻,面前的作文题目早已幻化成你的沧桑而温暖的面容,耳边的那句早已镌刻在心里的“我相信你!”,也已变成了我笔下含着泪的文字,尽情地在答题卡上流淌……九年级开学第一天,我就迟到了。敲开了门,我低头站在您的面前,不敢看您严肃的脸----我早就听说您是全校最严厉的老师。“说吧!原因!”“奶奶病了,我要给她熬药,家中其他人都外出了……我的电动车已不能再骑了,我跑着来的……”我的声音很低,我知道老师完全可以不相信我,因为我本不是一个很出色的学生。“噢!这样啊!”您看了看我满头大汗狼狈的样子说,“好,我相信你,只是……只是……那你回座位上去吧!”放学后,意外的是您又叫住了我,把我领到教师宿舍里,指着一辆半旧的电动车对我温和地说:“这是我的一辆备用的车,我在学校吃住,用不多,先借给你骑吧,路上小心一点就行。这是最后一年了,时间很宝贵……”我抬起头,映入我眼帘是您透过镜片发出的温柔而善良的光----一种像父亲的眼睛所发出的光,让我没有理由拒绝-----那样会伤他的心-----至少我这样认为……接下来的日子,我的听课状态竟出奇的好,连我自己也觉得和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我知道这肯定有感恩的因素在其中,因为每天老师对我和我们投来眼光是那样的温热、炽烈与期盼。月考成绩揭晓了,我竟进入了班级前十名!班里的学生炸了锅,质疑的眼光与神色差点把我淹死。您在班会上叫到了我的名字,把一个精美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放到了我的手上,一字一顿说:“我相信你,人的潜力正是在战胜自我与他人中迸发出来的,你要证明给生活看!”我迎着他炽烈的眼睛,重重的点了点头——我知道,我没有退路可言……中招体育加试中长跑项目也是我的一大弱项,有几次上体育课,我都躲在教室里偷偷做题,我想用文化课成绩弥补长跑要丢的分。您找我来了。透过镜片,我再次看到了那父亲般温暖期盼的光——它穿透了我的内心,将我的心思一一看透:“我相信你,长跑是一项体育测试项目,也是意志与毅力的考试答卷,躲一时,不能躲一世,三年后还有高考,那是真正意义上的长跑……”您的话并不多,我却深刻领悟到了您的用意与内涵。从此,操场上多了一个勤奋跑步的身影……老师,您还在大门口吗?您肯定还在大门口吧!我知道,我们都知道,不见我们高兴地出来,您是不会离开那个“临时岗位”的。这是您的职责,更是您三百多天一直给我们的承诺!此刻,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我已经完成了全部试题。“我相信你!”“我一直相信你!”你的声音在每道题中都化为了神奇的力量,让我用笔写下了一个个凝聚着爱与期盼的文字。我相信,它会一直留在我的心底,让我以后前行的每一步中迸发出无限的力量——老师!我这就出来,这就出来了!我要给您一个大大的含着热泪与感激的拥抱……(个性亮点:结构的严谨;情感的真挚。) 学生作品:留在心底的声音(一)有一种声音是黄河的力量,有一种声音是黄河的情怀,有一种声音是对黄河的信仰;它们交织在一起,成为我心中的绝唱! ------题记初识黄河,是在一个淫雨霏霏的夏日,我随爸爸去郑州花园口瞻仰黄河。未到岸边,已有如雷之声隐隐传来,脚下的大地似乎也有点颤抖。近了,更近了,蒙蒙雨雾中,我听到了真切的水流声----不是潺潺,不是“哗哗”,是沉重的喘着气的压抑的声音。近岸,梦中的黄河已一览无遗:不知是水裹挟着泥沙,还是泥沙裹挟着水,滚滚东去!而声音已经相当分明了:是吼声,是沉闷的怒吼,是不屈的怒吼,是在壶口战斗了之后还在用残力去拼搏的怒吼!我听出来了,听出来了!这是母亲河亘古不变的声音,是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力量……又识黄河,却是在音乐厅----《黄河大合唱》演播的现场。灯光暗起,疾风瞬间而至,“黄河”开始怒吼,澎湃的声浪充斥了耳膜----高潮迭起,又在最高处跌落。“战斗”随即打响,我们的抗日英雄、我们的亿万人民手持钢枪冲出来了!是他们在吼,他们的战马在嘶鸣,他们的枪炮已经满含怒火向侵略者开火……“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吼声一浪高过一浪,一重越过一重----啊!我听出来了!那是激愤的黄河发出的最怒的吼声: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端起长枪,挥动大刀,把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大中国……再识“黄河”,是隔着屏幕看到的天安门广场:那是伟大母亲百岁生日的庆祝现场。那是鲜花的海洋,是笑脸的汇聚,是一艘巨轮在扬风破浪!但我分明又听到了黄河的声音----那是青少年合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悠扬;那是全场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的雄浑;那是在举起的拳头中喊出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那是我们的领袖于天安门城楼上高声宣告的:“谁妄想欺负、压迫、奴役我们,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回声激荡!啊!我听出来了!这声音,穿越云霄,跨越山峦,融入了黄河的歌唱……江山壮美如画,黄河依旧东流。那融入民族灵魂的力量、情怀与信仰的“黄河”之声,已深深刻在了你、我、他的心底! 点评:当声音与黄河相碰,注定是不凡的、激昂的、民族的。作者以三个穿越时空的镜头让黄河与声音激情相拥,融入爱国热情,虚实结合,层层深入,揭示主旨:与黄河相融的声音是中华民族的不曲的力量、炽烈的情怀与崇高的信仰。文章立意高远,语势锐不可当!整篇文章层次清晰,严谨完整;富有画面感的立体式镜头给读者以强烈震撼,可圈可点。 留在心底的声音(二)“我是你哥哥,你是我妹妹”,“你是我的亲哥哥,我是你的亲妹妹”。这声音时不时的就在耳边响起,就在嘴里蹦出,就在心里珍藏。因为……那应是我刚上小学时,馋于同桌那诱人的零食,我第一次从爸爸的口袋里偷拿了十元钱,过了一把嘴瘾。结果是爸爸很快发现了问题,并毫不犹豫地将哥哥和我叫到了客厅,举起了棍子------这是他最不能容忍的行为!我早已吓得“花容失色”,腿也控制不了的颤抖。哥哥当然坦然,一脸的平静,只是时不时看我那颤抖的腿和苍白的脸。终于,在棍子的威胁之下,我准备“冒死”坦白,哥哥却说话了:“爸爸,别吓唬妹妹了,钱我拿走买零食了……”话还没说完,爸爸的棍子就落了下来……晚上,我溜进了哥哥的房间,含着泪却一句话说不出来——哥哥抓住我颤抖的手,好长时间只说了一句话:“不要紧的,我是你哥哥,你是我妹妹呀……”我哭了,从此再也没有偷拿过家里一分钱!那一年,我六岁,哥哥九岁。上完了小学入中学。哥哥因病休学了一年,我和他就在同一所中学读书,理所当然的他成了我的“专职司机”。还记得那次放学时突然下了大雨,情急之下,哥哥向门卫借了一把破旧的雨伞,冒雨出发了。路上,风还是不停的裹着雨向我们扑来,那把伞根本就遮不住两个人的身子,走没多远,在后面举着伞的我就受不了了。哥哥停住了电动车,把自己不太湿的外套蒙在我的身上,并把伞全部让给我,一咬牙,向前方冲去……到家了,看着他苍白的脸和打顫的腿,我哭了——他的病才好没多久啊!哥哥用手轻轻的给我擦了擦泪,挤出了一丝笑容说:“小傻瓜,谁叫我是你哥哥呢!你的我的妹妹啊……”那一年,我十一岁,哥哥十四岁。此刻,我坐在考场上,看着这陌生而又熟悉的题目,你的声音已在耳边:“我是你的哥哥,你是我的妹妹,我必须要疼你啊……”泪眼朦胧中,眼前又浮现出诸多的镜头:上学的路上,一只恶狗扑来,你毫不犹豫挡在我的面前;好吃的零食,你总是让我吃够了才动手去拿那么一点点;考试失败了,又是你一遍遍的给我讲解——要知道,你也是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孩子啊!现在,你上了高中。这不,又是你在考场外等我出来,给我准备好了可口的饭食,更有那贴心的叮嘱与安慰。我知道,面对我那不争气的泪水,你依然笑眯眯的说:“小呆萌,我是你哥哥,你是我妹妹啊……”就今年,我十四岁,你十七岁。枝叶本相牵,血脉永相连!哥哥啊,我的亲哥哥!这一生,你那充满兄长的担当与暖意的话语是我耳边,不,是我心中最动听最珍贵最感动的声音…… 点评:作文是生活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生活。本文截取了很普通很平凡的几个生活片段,却艺术匠心地刻画出令人潸然落泪的兄妹血脉之亲的画面。细节上的构思尤为精巧:体现主旨的哥哥的暖心话语;表示时间推移的年龄强调;“我”那“恰当的”不争气的泪水……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其中,让文章有人有事、有画、有情、有感。首尾呼应简单而别致,可赞可鉴! 留在心底的声音(三)动人之声,处处有之。不一定非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也不一定吴侬软语轻言细倾。只要我们用心聆听,总会有几个感人动情的声音会留在心底,久久不能抹去…… 鼓励之声感于心 傍晚,落日,家中。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进门便闻见了饭香。厨房的油烟机开着,妈妈还在忙碌,桌上已经摆了一盘番茄炒蛋,红黄相间的色泽诱惑着我,而书包里背着的那不堪入目的成绩单却让我食欲大减。这次该怎么向妈妈解释呢 妈妈用围裙擦着手从厨房出来:"呀,回来了,赶紧把书包放下,洗手吃饭,锅里炖着排骨呢。”"今天怎么吃这么丰盛…”我底气不足地问道。"这不是你最近学习辛苦吗,做点好吃的给你补补身体。”妈妈笑着说。"妈,其实这次……我没考好……”我低下了头,语气里已带了哭腔。"我以为是什么事呢,胜败乃兵家常事嘛,哪有人一生下来就是满分小孩,下次努力就行了嘛!快坐下吃饭吧,一会菜都凉了——唉,我的汤……”妈妈说完又匆忙进了厨房,可她鼓励的话语如清风驱散了我心灵的阴霾,瞬间留在我的心底…… 关爱之声存于心 大雨,倾盆,车站。 晚自习下课已经快十点,天色已晚又下着雨。我在公交车站焦急地等待着,内心却已然失望:这鬼天气,肯定等不到公交车了,可我还背着一书包宝贵的资料啊!正当我焦头烂额不知所措时,学校的保安大叔身着雨披骑着电车开了过来,他递给我一把雨伞:"上车吧小姑娘,我送你回家,这么晚肯定等不到车了。”我一愣,心中有一股温暖油然升起了感激之情。我接过雨伞,打开,跨上车座。"谢谢叔啊,今天多亏你了!”话语间眼睛已蒙上了一层水雾。送我到家,他的电车开远,可他的关爱之声已留在我心底,大雨也无法冲去…… 拼搏之声动于心 奥运,拼搏,赛场。 2022年2月8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皑皑白雪上,你摘下雪镜,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坚定地目视前方。两绺金发随风飘拂。你豪情万丈:“我的根在中国,我只为祖国而战!”带上雪镜,茫茫天地间,你如一只飞燕,凌翔于白雪之上:出发、下滑、加速、预摆、起跳——左转1620!那一刻,全场沸腾了。你铿锵的声音再次响起:"天才是一部分,但更多的是努力、平衡与自律。”赛场上,谷爱凌留下了当代青年的拼搏之声,回荡在我的心底!车水马龙,芸芸众生。总有人发出的声音,影响了一些人,感动了一些人,折射出人间大爱、青春豪情。这声音永远留在我的心底,涤荡我的心灵…点评:好作文应具备“三感”:即“篇感、美感、理感。”此文“三感”兼具,结构尤为出色,完整、严谨。三个小标题扣题扣文,串贯全篇,犹如彩线穿珠,让整篇文章的内容有人文合一之妙。选材融入生活,细节恰切,语言推敲精当;人物形象鲜明而暖意正气满满。弘扬正能量,感恩新时代,此文很好的体现了“立德树人”之精髓。 留在心底的声音(四)曾几何时,集一种声音藏匿于心底,时至今日,我向它探寻,成为我人生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题记记忆深处,一个充满褶皱但又十分慈祥的脸若隐若现,是岁月的斑驳,是时光的洗礼,让她越发不让人人铭记。但循声探去,画面渐渐清晰:菜园为背景,奶奶与我是主角,演绎着一件又一件温馨的故事……在菜园,春天看柳树吐芽,夏天瞧昆虫筑家,秋天叹树叶落下,冬天赏白雪繁华。四季不断更替,景色不断变幻,唯一不变的是:奶奶一直在身边。“孙女,来,这是播种的好季节,撒下种子,打造属于你的菜园吧。”“我不行,种下的种子一定活不了。”奶奶不语,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种子,塞给我,埋头继续种了。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她放慢了播种的速度,我在身后紧紧追随着,在心里重复着播种的动作。奶奶笑了:“瞧你这孩子,眼睛马上栽坑里了,怎么不大胆的自己去试试呢?”我乐的咯咯笑,心里仿佛盛放着蜜糖。枝繁叶茂,蝉鸣阵阵的时节。奶奶在槐树下拿着蒲扇不停地扇动着,在她怀里,有个睡得正香甜的孩子,没错,是我。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番硕果累累的景象:有灯笼似的西红柿,翡翠般的辣椒,戴着帽子的玉米…在这丰收的背后,是我与奶奶的松土,捉虫,浇水…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去试试吧,不去尝试你怎能知道自己能打造出怎样的一幅景象?”再大些,繁琐的课程挡住了我玩耍的路。自从搬了新家,与奶奶见面的次数更少了,心里有些压抑。给奶奶打电话成了一种习惯。成绩不理想时,是首选;遇到困难时,是首选;无论什么情况,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她老人家,因为我迫切想听到她那句:去试试吧,你可以的!如今在中招考场上,心里不免有些紧张,我行吗?考差了怎么办?爸妈会失望吧!心里的波澜起了又起,手心直冒汗,我努力使自己冷静。闭上眼,奶奶的面庞竟浮现了,掩去了这尘世间所有的喧嚣,有一个声音慰藉着我的心:“去试试吧,为你自己,别怕……”整个世界都静了,考场上仿佛只有我和那被藏在心底的声音。而那题目仿佛容易了许多,我知道,那是奶奶的声音给我的神奇的力量。铃响,合笔,下楼,出考场,那声音仍在回荡。因为,我知道,它已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底……点评:农村的景如诗,农村的事如画!当两代人的情与这诗这画相融时,文章就是一首恬静而惬意的乡村小夜曲了!文章选材普通,但优美的语言把一切都带上了韵味与色彩。那花、那树、那菜,由小写到大,体现主旨的“声音”被自然的贯穿,线索隐约可见,爱与温情也就呼之欲出。最后回归考场,让文章更有了强烈的代入感:声音就是爱,爱就在声音中!留在心底的声音(五)在我的心底,总有一种声音代表着期盼,那是“你要行”;有一种声音包含着鼓励,那是“你能行”;还有一种声音蕴藏着赞赏,那是“你真行”。而这声音的背后,是深深的父爱……小时候,我的身体很差,与同龄小朋友比,我总是矮上半头。在一次赛跑中,我被其它小朋友远远的落在后面,回家的路上,我禁不住放声大哭。父亲闻声赶来,他轻轻的替我擦干了眼泪,指着路旁的一株牵牛花说:“孩子,你看那牵牛花,和树相比,它是多么的柔弱啊!但它没有气馁,朝着阳光一直向上爬,这不,再过几天,说不定就会超过这树呢!”“所以,孩子你要行,你不能停下来,不能承认的自己的软弱,你要去赶上他们的!你不比他们差,只是慢了一些而已……”我瞬间明白了,是啊!我要行,怎能承认自己永远失败呢?我要向牵牛花学习,我会行的,我的数学成绩就已经比他们强多了! 刚入初中,我爱上了画画,就参加了一个美术培训班。在学了几个月后,当初的热情被这单调的素描练习消磨殆尽了。于是就在一次被老师批评后,把画板、画笔和其它材料统统的扔在门外,正好被下班回来的父亲碰上。他没有大发雷霆,只是默默地把东西捡拾起来,坐在了我身边。“孩子,你能行的,只是你急躁了一些而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你们学过的呀。只要你肯再多付出一些,你一定会成功的。你看,你画的小狗多可爱啊!”我陷入了沉思:世界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怎能会放弃我的梦想呢?那牵牛花已经快爬到树顶了!于是,我重新拿起了画笔……今年的“五四”,我带着拼一把的想法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在赛前,我精心搜集资料,细心挑选配乐,在家里让父亲做观众,一遍遍的演练,从声音到动作,再到演讲的高潮互动。父亲不厌其烦,一次次的配合着我。我就像那株牵牛花,朝着阳光,不停的向上向上……终于,在掌声与鲜花中,我收获了人生中第一座奖杯!台下,父亲向我树起了大拇指,那声音分明就是:孩子,你真行!迎着父亲张开的双臂,我知道,那株牵牛花已经攀到了树顶,不,已超越了树顶,开花结果,并扎根在了我的心里……“你要行!”“你能行!”“你真行!”这些都是爱的声音,伴着那株牵牛花的成长,已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让我有勇气去面对未来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 点评:文章最吸引人也是最大的亮点是那株陪伴作者一直成长的如梦如幻的牵牛花,明暗线双线结构让“我”的成长带有了浓浓的诗意,也使文章多了几份孩子似的“顽皮”。都说父爱如山,在山涧中多一条活泼的小溪,那父爱又在厚重之外多了诸多的滋润。考场作文以“美”取胜,而美应该不仅仅是词藻的华丽,更是独具的匠心与惹人心动的细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