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坚持依宪治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1)深刻认识依宪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2)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依法执政、依宪执政;2、道德修养: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3、法治观念:(1)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明确宪法的地位与作用;(2)了解现行宪法的构成,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根本活动准则;2、教学难点:最高的法律效力。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知识抢答:你对国家了解多少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据宪法治理国家,所以我们一起进入2.1坚持依宪治国内容学习讲授新课1.学习目标:快速阅读教材20-26页,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1)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的地位/重要性)?(why)(2)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why)2.根本活动准则(1)材料展示:教师解说: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国家的根本法。过渡:那宪法有几部分构成,请同学看书本P21学生回答:多媒体播放习近平向宪法宣誓视频结合课本P21-24交流讨论:习近平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学生回答:提示: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④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⑤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学生做笔记:过渡: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那么它最高法律效力如何体现?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内容学习。3.最高的法律效力多媒体呈现图片思考:比较一下,这些法律和宪法规定的内容有什么不同?P2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知识点: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思考:比较一下,这些法律和宪法规定的内容有什么不同?P2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知识点: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多媒体呈现案例:思考:这些条文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图片展示:提问:从这张图可以看出谁的修改程序更严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③宪法的 制定和修改 比普通法律更严格知识点总结:(三)结束新课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要对宪法和普通法律进行比较,从而明确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教学中需要结合大量的典型事例和教材上情境材料对所学知识能够当堂掌握;但学生宪法知识存在不足,需要提高对宪法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