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产业转移—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课前导学【知识速递】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概况(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 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2)方向:通常由相对 的区域向 区域转移。(3)类型: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4)目的:降低 、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劳动力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 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市场 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就会开辟 。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直接在 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市场不断变化,因此 会发生变化政策 对于产业转出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 的方式迫使一些落后产业向外转移对于产业承接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优惠的 、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提升政府 等来吸引企业进驻(2)其他因素: 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 增加等。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时间 产业转移20世纪60年代 日本开始向国外转移产业,推动东亚、东南亚持续、大规模的产业转移20世纪70年代 日本将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转移至东亚、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时间 产业转移20世纪80年代开始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产业向中国东部沿海、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转移21世纪以来 中国中西部地区、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的承接地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产业转出的国家或地区:原产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国际产业转移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选择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2)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国家或地区 影响转出国或地区 减少国内的 ,常常引起 的增加转入国或地区 缓解 压力【问题驿站】1.为什么我国在埃塞俄比亚建厂的企业多为制鞋等企业?2.为什么新建工厂主要分布在亚吉铁路沿线?3.我国企业去埃塞俄比亚建厂主要受哪些政策因素的影响?4.按照不同国家在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的分工,发展中国家总是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习题演练】湄公河五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节点国家,是中国对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021年12月3日中老(老挝)铁路的开道,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下图示意2009~2016年湄公河五国产业承接力的变化,数值越大,承接能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09-2016年,产业转移承接力增长最快的国家是( )A.缅甸 B.老挝 C.泰国 D.越南2.该国承接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B.城镇化的快速发展C.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D.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松山湖产业园区位于东莞市中部,地处穗港经济走廊中段(下图),目前重点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即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和新能源产业。2018年,华为终端总部基地正式从深圳搬迁至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深圳相比,华为终端总部迁至东莞的主要原因是( )A.高等院校多 B.劳动力素质高 C.土地价格低 D.水路交通便利4.华为入驻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将有助于东莞市( )A.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B.带动珠三角传统工业发展C.缓解珠三角地区人的矛盾 D.促进东莞市产业分散发展2012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下面小题。5.“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最宜承接转移的产业类型是( )A.对水电需求大的有色冶金 B.对水质要求高的饮料生产C.对技术要求高的精密电子 D.对劳力需求多的鞋帽纺织6.工业生产转移到某地,若干时间后由于生产环境变化,又转移到了其他地区,叫做“工业再转移”。近年来,“黄河金三角”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工业的“再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①高素质人才流失②资源枯竭,产业结构的调整③环保要求的提高④迁往沿海,提高产品附加值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2年,世界化工巨头德国B集团关停了国内部分生产线,加快了向我国华南地区某海岛石化基地投资建厂的速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影响B集团向该石化基地转移生产线的主要因素是( )①资金②海陆交通③产业基础④技术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该石化基地接受B集团产业转移可以( )A.减少基础设施投资 B.降低工人培训成本C.改变区域产业体系 D.优化石化产业结构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去工业化现象最早始的国家。美国开始去工业化以后,走向了虚拟经济化(金融)的道路。其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的比例,从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服务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则从1960年的56%上升至1994年的73%。美国受去工业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大城市以及以资源为基础、传统的衰退产业相对集中的东北部老工业基地。(1)简析美国去工业化的原因。(2)简述美国去工业化对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答案以及解析【知识速递】一、1.(1)原生产地;(2)发达;欠发达;(3)国内;国际 ;(4)生产成本2.(1)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国际市场;市场广阔 ;产业承接地;间接干预;政策;服务水平(2)国际经济形势;运输成本3.就业机会;失业人口;就业【问题驿站】1.埃塞俄比亚地处非洲热带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且当地人口密集,市场广阔。2.铁路沿线,交通便利,利于原料的运入及产品的运出。3.我国鼓励对外投资的政策及埃塞俄比亚政府的优惠的土地、税收、区域补贴政策等。3.我国鼓励对外投资的政策及埃塞俄比亚政府的优惠的土地、税收、区域补贴政策等。4.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时应注重引进技术,加强研究,发展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习题演练】1.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纵坐标数值越大,承接能力越强。比较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四国的产业转移承接力变化曲线,发现代表老挝那条曲线增长速度最快(增长幅度除以基数)。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2.答案:A解析:老挝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但进入21世纪后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使承接能力增强,A正确;老挝的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城镇化的发展较慢,B错误;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劳动力素质较低,高科技产业落后,C、D错误。故选A。3.答案:C解析:深圳和东莞比较,东莞经济欠发达,土地价格更低,C正确;深圳经济发达,高等院校多、劳动力素质高、水路交通便利,ABD错误。故选C。4.答案:A解析:华为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东莞市形成新的产业集群,A正确;华为为高新技术产业,不会带动珠三角传统工业的发展,B错误;华为为高新技术产业,工厂的建设加剧珠三角地区人地矛盾,C错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D错误。故选A。5.答案:D解析:从图上看出,黄河金三角地处我国中部地区,虽然有黄河流经,但水能不丰富,A错误;黄河水量较小,含沙量大,且季节变化大,所以水资源供应不稳定,水质也较差,B错误;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技术实力弱,C错误;该地区劳动力丰富且廉价,适合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D正确。6.答案:B解析:黄河金三角如果吸引了高素质人才,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才也不会流失;①错误;本地区承接的产业转移有可能是资源密集型的,且本地区资源有可能出现“枯竭”现象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②正确;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环保要求提高,会导致一些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从而继续转移到环保要求较低的地区,③正确;该地承接了产业转移,不可能再转移回沿海地区,④正确。答案选B。7.答案:C解析:B集团是世界化工巨头,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我国华南的石化基地在资金和技术水平上不占优势,故资金和技术水平不是影响其生产线转移的主要因素,①④错误;该石化基地位于我国华南地区某海岛,位于沿海,且临近中国大陆,海陆交通便利,②正确;该石化基地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有利于承接B集团的产业转移,③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④错误,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8.答案:D解析:该石化基地接受B集团产业转移需要新建工厂,可能会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即使B集团全额投资,也不可能减少基础设施投资,A错误;B集团技术水平较高,其生产线和生产工艺流程可能与国内不同,可能会增加工人培训成本,B错误;该石化基地以石化产业为主,B集团是世界化工巨头,故该石化基地接受B集团产业转移不会改变区域产业体系,C错误;B集团是世界化工巨头,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该石化基地接受B集团产业转移后有利于优化石化产业结构,D正确。故选D。9.(1)答案:土地和工资等生产成本较高,企业利润空间的下降;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的吸引;市中心区生活和环境质量的下降,而民众劳动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强而又加剧了这种工业外迁的趋势。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其土地和工资的成本较高,导致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上升,企业的利润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的不断增大,导致资源短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接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美国制造业的迁移;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随着公民意识的不断提高,导致美国工业迁出等。(2)答案:“去工业化”会导致产品依赖进口,增加贸易逆差;减少地方财政收入,减少财富积累;会增加失业率,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扰乱社会秩序;会减少居民收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析:美国工业化程度较高,发达的工业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提供原材料、设备等,为居民的生活提供各种必需品,“去工业化”会导致各种原材料、设备以及生活必需品的产能下降,依靠进口,会导致出现贸易逆差,不利于国家对外贸易;工业有较高的附加值,是创造较高的财富价值,“去工业化”会导致国家财富积累减少,减少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去工业化”会导致当地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大量无业人员涌入社会导致社会治安混乱等;“去工业化”会导致居民收入降低,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等。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