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学案1 走 近 细 胞题号1234567891011选项考点题号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2、4、6、7、9、10、11、12、14显微镜的使用3、8、13病毒及其他5 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广东实验中学)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解析:单细胞的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它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答案:C2.(2013·中山一中)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⑥青霉 ⑦葡萄球菌 ⑧链霉菌A.①⑦⑧ B.①②⑥⑧C.①③④⑧ D.①②⑥⑦⑧解析: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等。酵母菌和青霉属于真菌;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小球藻、蓝藻和水绵虽然都属于藻类,但小球藻、水绵属于真核生物;葡萄球菌属于细菌;链霉菌属于放线菌。答案:A3.(2013·珠海一中月考)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D.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答案:C4.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细胞并提出了细胞学说B.细胞是构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C.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答案:C5.“阴性艾滋病”事件曾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心理。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D.HIV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解析:艾滋病病毒(HIV)不具有细胞结构,不是单细胞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艾滋病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而没有细胞器;病毒营寄生生活,因而培养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含有宿主细胞的培养基上培养。答案:D6.(2013·深圳外国语学校)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但是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 )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解析:人体内的细胞数目多并且有不同的类型,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同时这些细胞又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答案:A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的形成说明了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以送到细胞内B.破坏线粒体内膜后,有氧呼吸过程还能产生大量ATPC.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D.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是一样的答案:A8.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的两个视野,其中标注黑色的细胞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甲到视野乙时,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A.①②③④ B.⑤④③② C.③①⑤④ D.④⑤②③解析:分析两图可知,由视野甲转到视野乙,即物镜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的具体操作是先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到高倍镜下,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即可观察。答案:B二、双项选择题9.下图是一个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判断该生物( )A.一定是生产者B.鞭毛的基部是线粒体分布较多的地方C.一定不是原核细胞D.有细胞壁是植物答案:BC10.(2013·华附检测)下列有关“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硝化细菌无染色体,故不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D.R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有毒性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A正确;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但可以产生基因突变,B错误;乳酸杆菌为原核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R型肺炎双球菌菌落粗糙,无毒性,D错误。答案:BD11.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遗传规律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C.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D.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在电镜下不能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不属于细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且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A错误;硝化细菌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乳酸菌和硝化细菌均为原核生物,细胞内无内质网等细胞器,D正确。答案:CD三、非选择题12.(2013·广东纪念中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霉菌⑥HIV 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 ⑨细菌(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核膜光合作用(能否)核糖体细胞壁甲√√√√乙√×√×丙×√√√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藻②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左下图)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右下图)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细胞的________性。解析:(1)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⑨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 ,④酵母菌、⑤霉菌、⑦水绵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而⑥HIV、⑧SARS病原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2)洋葱是植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兔子是动物,其细胞含有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蘑菇是真菌,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核膜。大肠杆菌是细菌,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无核膜,在有无核膜这一方面与植物细胞相比充分显示细胞间的差异性。答案:(1)①②③④⑤⑦⑨ (2)①A B D ②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差异13.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看清,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4)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欲接近玻片标本时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5)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6)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标号)。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长度或宽度 (2)2 (3)D (4)①“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改为“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镜头”;②放入植物组织切片后没加盖盖玻片,应加盖盖玻片 (5)左上方 “q” (6)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 BC 核糖体 红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14.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________、________而乙有;甲只有________,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4)某课题小组为探究甲图细胞壁的化学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①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②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③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④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a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b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c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d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甲 乙 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3)核膜 染色体 核糖体 (4)a出现砖红色沉淀 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b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有蛋白质 c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蛋白质,不含糖类 d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