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 必修三 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人教版 必修三 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实验2:导体电阻率
的测量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情境导入
电阻率是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重要属性。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参照电阻率表选取合适的材料。例如,在供电、输电、配电线路中,为了减小损耗,要选用低电阻率的材料制作导线,而在用电器和电工工具的绝缘部分又要选用高电阻率的材料,因此电阻率的测量有重要的应用。
我们应如何测量一段导体的电阻率呢?
高电阻率的电木
低电阻率的导线
我们已经学过一段导体的电阻与电阻率、长度及横截面积有关,满足方程
想一想: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测量出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呢?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实验原理
(1)根据电阻定律 ,电阻率可以怎样表示?
(2)表达式中的R、S、l 哪些量容易直接测量?哪些量不容易直接测量?
l 容易直接测量,可以用刻度尺测量,R和S不容易直接测量。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3)对于不容易测量的R和S,应该怎样表示?
对于R,可以利用欧姆定律 ,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表示电阻的大小
对于S,可以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直径d,然后利用数学关系 表示面积的大小
(4)根据以上方法,电阻率的最终表达式是怎样的?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根据
, ,
可以得到电阻率的最终表达式
测量电阻率的基本原理
两位同学想要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某电阻的阻值大小,两人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分析讨论: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2、电流表的接法
(1)若考虑电表的电阻,两图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与电阻的电压、电流大小各有什么关系?
甲图中电压表示数等于电阻电压,电流表示数大于电阻电流;
乙图中电压表示数大于电阻电压,电流表示数等于电阻电流。
(2)两图中电阻的测量值与电阻的真实值大小各有什么关系?
根据 可得,甲图中电阻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乙图中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3)为减小误差,甲、乙两图分别适合测量何种
阻值的电阻?
甲图中应减小电压表分流,适合测量小阻值电阻
乙图中应减小电流表分压,适合测量大阻值电阻
电路名称 电流表外接法 电流表内接法
电路连接
误差来源
误差结果
适用条件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两种电路图对比
电压表分流
测量值偏小
小阻值电阻的测量
电流表分压
测量值偏大
大阻值电阻的测量
(1)某同学要测量一阻值约为15Ω的电阻的准确阻值,他选择了15V的学生电源,量程为0.6A的电流表,量程为15V的电压表,还有最大电阻为5Ω的滑动变阻器,然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此同学能否成功完成实验?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
此时最小电流也超过了电流表量程
因此无法成功完成实验。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3、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2)在不改变实验仪器的前提下,如何改进电路能使此同学完成实验?你的依据是什么?
可以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之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左端,电压表、电流表所在的支路会被短路,其示数均为零,将滑片缓慢右移,电表示数逐渐增加,便可安全完成实验。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电路名称 限流接法 分压接法
电路连接
适用条件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的两种电路图对比
明确要求电路功耗较低
滑动变阻器电阻和待测
电阻相差不大
要求测量从零开始
滑动变阻器电阻比待测
电阻小很多
限流的最小值也超过量程
根据以上分析,小组之间讨论交流,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对待测金属丝的电阻率进行测量,并思考为使得测量更精确应注意哪些方面。
实验: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分组实验,采集数据
(1)电路连接
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2)电阻的测量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电压表示数为零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
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表格内,求出Rx,断开开关S。
分组实验,采集数据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
(4)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5)将记录的数据Rx、l、d 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式 。
减小误差的方法
(1)为减小偶然误差,应测量多组数据,因此选择分压接法。
(2)在求R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
①用欧姆定律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②用U-I 图线的斜率求出。
(3)为减小系统误差,因为电阻丝的阻值较小,选择外接法。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例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某小组同学利用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10 0.30 0.70 1.00 1.50 1.70 2.30
I/A 0.020 0.060 0.160 0.220 0.340 0.460 0.520
(1)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采用的是电路图______(选填“甲”或“乙”)。
应用规律,反思改进

(2)下图是测量Rx的电路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1)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中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被烧坏。
应用规律,反思改进
【例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 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 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
记录数据如下:
应用规律,反思改进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10 0.30 0.70 1.00 1.50 1.70 2.30
I/A 0.020 0.060 0.160 0.220 0.340 0.460 0.520
0.398
如图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 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1×10-2 Ω·m B.1×10-3 Ω·m
C.1×10-6 Ω·m D.1×10-8 Ω·m
应用规律,反思改进
C
·
·
·
4.5
(4)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像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CD
应用规律,反思改进
课堂小结
1
实验原理
2
电阻测量
3
电路控制
4
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惠斯通电桥(又称单臂电桥)是一种可以
精确测量电阻的仪器。通用的惠斯通电桥
电阻R1,R2,R3,Rx叫作电桥的四个臂,
G为检流计,用以检查它所在的支路有无
电流。当G无电流通过时,称电桥达到平衡。平衡时,四个臂的阻值满足一个简单的关系 ,利用这一关系就可测量电阻。
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
等效替代法测电阻
等效替代法就是在测量的过程中,让通过
待测电阻的电流(或电压)和通过电阻箱
的电流(或电压)相等。电路如图,将单
刀双掷开关S调到a,闭合S1调节R,使安培
表读数为I0,保持R不动,将单刀双掷开关S
打到b,调节R0使安培表读数仍为I0,则电阻箱的读数就是待测电阻的数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