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 必须二 第八章 第五节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人教版 必须二 第八章 第五节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5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生活情景: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以下生活中的情景,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的规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新课教学
人工打夯
骑自行车下坡
荡秋千的少女
☆模型归纳:如果要验证以下情景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可以将其抽象为什么样的物理模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新课教学
人工打夯
骑自行车下坡
荡秋千的少女
自由落体
沿光滑斜面下滑小球
单摆
方案一:验证自由落体中的机械能守恒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新课教学
测量参量:根据实验目的,我们可以得到需要测量的物理参量
想一想:为什么不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验证在自由落体的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即满足方程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新课教学
实验器材: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参量,我们可以得到需要的实验器材
重物、铁架台、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毫米刻度尺、夹子
方案一:验证自由落体中的机械能守恒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新课教学
方案一:验证自由落体中的机械能守恒
实验步骤:
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2、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然后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3、更换纸带,重复几次。
4、选择合适的纸带,处理数据。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新课教学
注意事项:
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须使两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
3、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选第一、二点间距接近2mm的点迹清晰且各点呈一条直线的纸带。
方案一:验证自由落体中的机械能守恒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新课教学
数据处理:将数据记录到以下表格中
测量点n 1 2 3 4 5 6
位置坐标hn /m
速度vn /(m/s)
vn 2
ghn
方案一:验证自由落体中的机械能守恒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新课教学
数据处理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做出图像,并思考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数据处理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验证是否满足关系式
方案一:验证自由落体中的机械能守恒
方案二: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的机械能守恒
实验目的: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即满足方程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新课教学
测量参量:根据实验目的,我们可以得到需要测量的物理参量有:气垫导轨的倾斜高度h、气垫导轨的长度l、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遮光条宽度d以及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新课教学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器材: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参量我们可以得到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带挡光条的小车、气垫导轨、光电门和数字计时器、毫米刻度尺、 游标卡尺
方案二: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的机械能守恒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新课教学
实验步骤:
1、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安装两个光电门A、B并测出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2、用游标卡尺测量出遮光条的宽度d,然后将其固定在小车上;
3、把气垫导轨放在桌面上,调成倾斜状态,测量出较高一端距离水平桌面的高度h和气垫导轨的长度l;
4、将小车放在气垫导轨较高的一端由静止释放,依次记录下小车经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t1,△t2
方案二: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的机械能守恒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新课教学
注意事项:
1、气垫导轨的阻力很小,所以倾斜的倾角不需要太大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应该尽量大一些
3、遮光条的宽度应该适当的窄一些
4、可以改变两个光电门的距离重复实验步骤,进行多次试验
方案二: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的机械能守恒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新课教学
数据处理:将数据记录到以下表格中
测量点n 1 2 3 4 5 6
光电门间距离x /m
导轨倾斜高度h/m
导轨长度x/m
遮光条宽度d /m
通过光电门时间t1/s
通过光电门时间t2/s
方案二: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的机械能守恒
制订方案,设计实验
新课教学
数据处理: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验证是否满足关系式
方案二: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的机械能守恒
应用规律,反思改进
新课教学
小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
A.小车 B.钩码 C.一端带定滑轮的木板 D.细线E.电火花计时器
F.纸带 G.毫米刻度尺 H.低压交流电源 I. 220V的交流电源
(1)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填写器材序号),还应补充的器材是___________。
H
天平
(2)实验中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选择点迹清晰且便于测量的连续7个点(标号0~6),测出0到1、2、3、4、5、6点的距离分别为d1、d2、d3、d4、d5、d6,打点周期为T.则打点2时小车的速度v2=_______。若测得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打点1和点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用v1、v5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验证点1与点5间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钩码减少的重力势能
总是略大于系统增加的动能,主要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规律,反思改进
新课教学
小车和纸带受到阻力
应用规律,反思改进
新课教学
1.误差分析
(1)测量误差: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一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0点量起,一次将各打点对应下落高度测量完,二是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2)系统误差:由于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 必定稍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改进办法是调整安装的器材,尽可能地减小阻力。
应用规律,反思改进
新课教学
2.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要竖直: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减少摩擦阻力。
(2)重物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的材料。
(3)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
(4)测长度,算速度: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的计算应用 ,不能用 来计算。
建构体系
课堂小结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制定方案,设计实验
分组实验,采集数据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规律应用,反思改进
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以下生活中的情景,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的规律
两个方案:测速方法的不同
(1)自由落体下的机械能守恒
(2)频闪法
(3)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机械能守恒
记录实验数据
表格法
图像法
(1)例题解析
(2)实验误差的改进措施
课外拓展——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其他方案
利用光电门测速度
利用刻度尺测高度
验证钩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感谢观看,你今天收获了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