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对比阅读《自相矛盾》《田忌赛马》【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对比两篇课文的异同。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理解文言文的方法。3.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张老师和大家一起梳理了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明白了思维的火花需要在发现问题中迸发,在分析问题中碰撞,在解决问题中激荡。思维的过程究竟是什么样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5课《自相矛盾》、16课《田忌赛马》,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希望他们的思维方式会帮你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惑,会给你一些启迪。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我发现这两篇文章讲的都是古代的故事,但是一篇是文言文,一篇是现代文。我们走进这两篇文章看看他们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二、民主导学:师:我们先来学习《自相矛盾》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你觉得它是什么意思?预设:我觉得在生活中有的人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我们就会说他自相矛盾。师:你的用法很正确,那古人是如何展开讲,告诉人们道理的呢?我们走进这则寓言。师:学懂文言文,我们先要读出韵味来,老师先读,你来听。活动一:读文韵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2.同桌互读师:谁来推荐你的同桌读一读,为什么推荐他?预设:读准了字音,特别的加拼音的字,还读出了停顿。师:你和你的同桌都很仔细,同学们照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师:可是,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会遇到这样的“拦路虎”——有一些字的意思我们不知道怎么办?这阻碍了我们去理解整个故事。你有什么好方法吗?预设1:有一些比较难的字,课文已经标好了注释,我们可以把意思带入进去。预设2:还有一些字没有注释,但是我们可以采用理解现代文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词语。比如“誉之曰”,通过前后文我知道楚人是在夸他卖的矛和盾,所以“誉”是夸耀的意思。预设3:我发现在文言文中,有一些字的意思和我们现代文是一样的,我们直接给这样的字组个词就行了。比如矛就是长矛,盾就是盾牌。师:你的发现有价值!我们课文中一些单音节词和现代文中的双音节词意思是相对应的,也就是你刚才所说的组个词。同学们还能找一找文中有哪些这样的词吗?预设:坚就是坚固的意思,应是应答、回应,可是可以,同是同时。师:会学习的孩子们!给你们点赞!不过,同学们,得注意,这个方法并不是万能的,我们还得结合语境来理解。现在来试一试,下面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语句,你能说出加点字的意思吗?道旁李 溺而不返 冀复得兔 守株待兔群儿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诲人不倦 有恒者师:同学们,原来理解文言文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大家都跃跃欲试了,那小组一人一句来说一说这篇文言文的意思好吗?活动二:知文意小组一人一句说意思全班交流汇报师:了不起!正确的学习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顺利闯过文言文的理解关。看似简单的寓言故事,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有什么帮助呢?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原因是什么?围观者是怎么把他问的哑口无言?他为什么会这样发问?是怎么想的?谁来梳理一下他的思维过程?预设:他这么问,因为他知道楚人不敢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如果真这么做了会有两种可能:一,矛刺破了盾,说明他的盾就不是最坚固的;二,矛没刺破盾,那说明他的矛就不是最锋利的。师:真是思路清晰的围观者,韩非子用这么短小精悍的文字给我们打开了思维,告诉我们敢于质疑,大胆假设能一针见血的指出破绽。无独有偶,我们走进16课《田忌赛马》,这个故事中也有一个思维清晰的人物。通过导读,你能说出他的名字吗?预设:孙膑——先是田忌的门客,后来成为了齐威王的军师。师:一场赛马便让孙膑从一个门客成为了军师,这场赛马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活动三:连一连默读课文,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连一连,并说一说赛马的过程及结果。师:孙膑为什么会这样安排?他的根据是什么?你能去文中找一找吗?预设:孙膑发现大家马的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师:一般赛马都是怎么安排的?预设:一般赛马都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师:为什么孙膑不这么安排?他的思维过程是什么样的?预设:至少有两个等级中的马跑得第一才能获胜。如果按照正常思路来安排,那肯定是胜负难料的。可是孙膑想要的结果是保证田忌获胜,而且他非常有自信。所以他转换了思路,改变了马的出场顺序。师:你提到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人,请你读一读他的话。“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师:是的,孙膑在脑海中已经有了这样的必胜思路,所以说话的时候,才这么胸有成竹!师:同学们仔细阅读描述三场比赛具体情形的段落。第一场比赛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赢了田忌的马。田忌表现如何?预设:田忌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说明了田忌相信孙膑,他胸有成竹。师:如果你是田忌或者齐威王,你会想些什么?”预设:如果我是齐威王我一定很得意,我会想,开门红啊!预设:如果我是田忌,我会想,等着瞧吧!先让大王你开心一会!师:同学们再找找第二场、第三场比赛中,田忌的态度变化预设:田忌从开始的不动神色,到微微一笑,最后满意地笑。师:田忌满意什么?预设:田忌满意赛马赢了齐威王!师:还满意什么?预设:满意孙膑的出谋划策,满意孙膑的智慧!师:还满意什么?——联系最后孙膑成为了军师。预设:孙膑虽然受了膑刑,但是却才华横溢,如果能为国家所用,必定能有用武之地。师:同学们,故事讲到这里,你觉得这场赛马谁是赢家?预设1:当然是田忌,他赢得了赛马!预设2:孙膑也是赢家,他凭借自己的思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军师。预设3:齐威王虽然输了比赛,但是发现了人才,任命孙膑为军师,他也是个大赢家!师:《田忌赛马》带给你怎样的启发呢?预设:要和孙膑学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打破常规。预设:要学习田忌的广交好友,知人善任!预设:要学习齐威王,心胸宽广!师:现在回头再看看这两篇文章,它们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预设:两篇文章都体现出了人物思维的重要性。不同的是《自相矛盾》中的楚人,思路不清晰,导致自相矛盾,围观者思路清晰,发现了卖家的矛盾之处。而田忌赛马中,孙膑依靠自己缜密的思维,赢得了胜利。师:通过两篇文章的学习,老师想看看思维的火花有没有在你的小脑瓜中点亮,我们来玩个游戏!活动四:玩游戏取三支笔,甲、乙轮流取走,每次只能取一支或两支,谁取到最后一支笔谁就赢,怎样确保获胜?结论:先取者必输!师:是呀!我们的思维也要开阔些,不仅在回答问题方面,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具体分析事物,积极开动脑筋,运用智谋去解决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三、课后作业:故事会讲一讲《自相矛盾》《田忌赛马》的故事。◇把人物思维过程说清楚◇加上合理的情节、制作道具◇加上动作、语言、神态、心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