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统编版五下大单元教学 第六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统编版五下大单元教学 第六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整体规划与解读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们呈现的“单元整体教学”课例为五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本单元围绕“思维的火花”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自相矛盾》中围观者发现楚人说话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之处,推测围观者的思维过程。《田忌赛马》主要写了孙膑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并向田忌献策解决问题的事例。《跳水》则通过水手的“笑”推动情节的发展,让学生推想船长的思维过程,办法好在哪里。
这三篇课文旨在启发学生观察与思考,遇事能结合具体情境做出恰当合理的判断与行动。除三篇精读课文外,本单元还编排了一篇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及语文园地。
了解了人文主题,我们进一步分析语文要素。(出示课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个指向阅读,一个指向表达。指向阅读的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向表达的“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从文本阅读学得方法到举一反三学写作,仍然遵循了语文学科从阅读指向表达的学习过程。
我们老师要特别注意语文要素的前后关联。本单元语文要素在小学知识体系中,针对想象类的写作,在不同学段,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出示课件)
三上四单元:尝试新编故事;三下五单元: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四下八单元: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五下六单元: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
这体现了习作教学螺旋上升的编排意图,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二、单元目标
在“前置作业”、“单元整体教学”、“单元主题阅读”的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确定了单元教学目标,如下:(出示课件)
1.检查前置性学习,认识 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3个字,会写20个词语,理解“自相矛盾、胸有成竹、放肆、哭笑不得”等词语的意思。(在前置性学习、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落实基础知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相矛盾》。
3.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4.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启发学生观察与思考,遇事能结合具体情境做出恰当合理的判断与行动。
5.习作中,能根据情境编故事,注意把遇到的困难、求生的方法写具体。(习作要求)
在集体备课中,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操作、可检测的学习目标?如果不做这样的具体化,教与学的活动就无法落实。
通过上面的分析,细化为下面的单元课文目标定位:(出示课件)
1.《自相矛盾》背诵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田忌赛马》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推想人物的思维过程。
3.《跳水》启发学生观察与思考,遇事能结合具体情境做出合理的判断。
4.《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总结人物的思维过程,懂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办法;词句段运用:仿照例句,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
5.习作话题是“神奇的探险之旅”,引导学生联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
这样,关于单元阅读训练要素的落实,单元文本的运用可以有层次,有梯度。
三、教学构想
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团队将本单元的主题定位为:“点燃思维火花,感受智慧魅力”。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通过读书,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分析人物的思维过程,落实单元要素。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站在单元整体备课、相关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的角度,在实际的授课中,我们已经把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的内容和各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词句段应用分别与第15、17课进行整合,以此来加强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提高我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为了强化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我们增加了群文阅读课;我们还把“用修改符号修改整篇文章”与作文讲评进行有效整合,日积月累通过前置作业的形式与单元先导课进行整合。
为了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达成以上目标,本单元我们设计了以下7种课型,安排了8课时:(出示课件)
1.分别是单元先导课一课时,主要内容为:知晓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朗读重点段落。
4.初探学习方法。
对比阅读课两课时,内容是15.《自相矛盾》和16.《田忌赛马》。
精读引领课一课时,课程内容为17.《跳水》+链接阅读《鲨鱼》。
群文阅读课一课时,内容是《围魏救赵》《陈太丘与友期》《杨氏之子》。
自主阅读课一课时,阅读书目为《鲁宾逊漂流记》《神秘岛》。
习作指导课一课时,神奇的探险之旅。
习作讲评课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对习作进行针对性讲评。
下面我将对设计的课型进行课例说明:
单元先导课:先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从整体上有一个了解,对于即将要学的知识、所用到的方法、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先导课中,结合五年级学生实际学情,我们中心备课组研究的模式为:
对比引领课:我们将15、16课教学内容根据本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整合,施行对比阅读。15课主要是发现楚人前后抵触的思维方式,16课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两篇课文,不同的情境,不同思维,通过人物语言的破绽、合理规避自己不足的办法扬长避短,了解文中主人公的思维方式。经过讨论,我们对比阅读课流程为:
精读引领课:我们将17课教学内容设置为精读引领课,主要目标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定为:1.会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能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部分:
群文阅读课:本课时教学主要是运用在精读课上习得的方法,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文章的选择要与日常的生活联系紧密,要有意识地围绕着主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选材,并且与当前的重大事件、进行的的测试进行有效整合,加强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度。本单元组文阅读的流程为:
自主阅读课:加大阅读量,拓宽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课文单元语文要素的延伸,能厘清主人公的思维过程,感受文章惊险刺激的情节描写。经过讨论,我们自主阅读课流程为:
习作指导(讲评)课
结合本单元习作目标:
1.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
2. 尝试写出人物心情的变化,把故事情节写曲折。
3.通过习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评价修改能力。
我们备课组商定的习作教学流程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