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最新)2015届高三第一轮细致复习:学案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单,双项选择题+非选择大题,含详细点题解析,10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金版新学案】(最新)2015届高三第一轮细致复习:学案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单,双项选择题+非选择大题,含详细点题解析,10页)

资源简介

学案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选项
考点 题号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1、2、3
种群密度调查及种群数量变化实验探究 6、7、9、10、11、12、13
种群数量变化 4、5、8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③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 ④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⑤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2.(2013·湛江一模)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D.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
答案:A
3.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没有迁出和迁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群的数量一定增长 ②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③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 ④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 ⑤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解析:种群数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出率和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率决定,当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一定增长;动物如果对捕捉器形成了条件反射,不利于再次捕获,故不适宜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如果食物分布均匀,种内斗争会使种群均匀分布;个体没有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等属于种群的特征。
答案:C
4.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种群“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维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率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最大
答案:B
5.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变化与事实不符合的叙述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B.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Si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改变
C.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
D.x轴为时间,y轴为生态系统中群落有机物的量,在c点时,改变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K值将改变
答案:B
6.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是(  )
①“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计数血球计数板中酵母菌的数量 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都用到HCl和酒精,它们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③“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都必须用高倍显微镜 ④“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只有还原性糖的检测需要水浴加热 ⑤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若用低倍镜观察可以调粗准焦螺旋,若用高倍镜观察只能调细准焦螺旋
A.①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7.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 cm2
B.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鼠类数量
解析:松树个体较大,样方面积取1 cm2太小。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调查鼠类数量时,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土壤动物中的蜈蚣个体较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应用取样器取样法。
答案:B
8.下图是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第1~5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
B.第20~30年间种群增长率为0
C.到2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大
D.第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解析:由图可知:种群数量在第1~5年间呈“J”型增长;种群数量在第10~20年间不断减少,至第20年时,种群数量才维持稳定,故种群数量在第10年时达到最大。在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0。
答案:C
二、双项选择题
9.如下图所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S型增长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
答案:CD
10. (2013·惠州三模)对下图所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若图①表示用高倍镜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其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B.若图②是用低倍镜观察洋葱根尖某视野中的图像,则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C.若图③表示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D.若图④是利用2 m×2 m的样方调查双子叶植物车前草的种群密度(圆圈表示个体),则该样方内的种群密度为2.5株/m2
答案:AD
11.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和培养液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解析: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时,培养用具和培养液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否则会引起杂菌污染,影响酵母菌的生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气时,大量繁殖,所以培养酵母菌时,必须供应充足的氧气;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必须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分布均匀,从而减小误差;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答案:AD
三、非选择题
12.(2013·广雅中学检测)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确定放牧量,该兴趣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组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______,为减小调查的误差,调查时应注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___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AB段实线与虚线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甲中________点不可能出现此种年龄组成。
解析:图甲中虚线表示“J”型增长曲线,是在理想状态下产生的。对田鼠来说,繁殖一代后原来个体还存在,个体总数应为a×(1+m);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1+m)n。图乙中幼年个体多,为增长型,种群数量增加;图甲中D点种群数量稳定。
答案:(1)样方法 ①随机取样 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方大小适宜 ③取足够多的样方(任选两点) (2)①理想(营养、空间充足,没有天敌等) a×(1+m)n ②迁入之初草原的食物和空间充足,并且没有天敌等,近似理想条件 ③D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 -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15 25 15 25
第三步:用小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并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同学的操作合理,按照他的操作后记录的数据却比实际值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中的曲线①、②、③和④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的结果。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1)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 (2)营养物质的量 温度
(3)计数时统计的酵母菌既有活的也有已经死亡的 (4)A B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