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最新)2015届高三第一轮细致复习:学案37 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双项选择题+非选择大题,含详细点题解析,10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金版新学案】(最新)2015届高三第一轮细致复习:学案37 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双项选择题+非选择大题,含详细点题解析,10页)

资源简介

学案37 生态环境的保护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选项
考点
题号
人口与全球环境问题
1、2、3、10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4、6、7、14
综合性考查
5、8、9、11、12、13
                    
一、单项选择题
1.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共组织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
C.淡水资源的危机将日趋严重
D.促进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解析:人口增长过快会破坏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答案:D
2.下列哪项不是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问题(  )
A.耕地减少  B.燃料需求增加
C.水源紧张 D.泥石流频发
答案:D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学燃料供应紧张
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答案:C
4.某研究小组连续10年调查某生态系统,发现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越来越低
B.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C.10年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将不存在分层现象
D.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围湖造田或过度放牧
答案:D
5.如图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
B.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b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C.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b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D.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a是最高营养级
答案:B
6.(2013·肇庆实验中学检测)下列有关生态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B.桑基鱼塘体现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7.(2013·深圳外国语学校)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和进行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C.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和所有的野生植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现代科学技术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保护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进行就地保护,其与易地保护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答案:C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
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解析: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就越高;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与人类的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D
二、双项选择题
9.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绿藻、黑藻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污水中的Mg2+
D.该人工湿地使污水净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AD
10.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相符的是(  )
选项
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描述
层次
A
班上同学中,有人是双眼皮,有人是单眼皮
遗传多样性
B
美国纽约市的居民中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
物种多样性
C
江苏境内除了有平原外,还有丘陵、湖泊和沼泽等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校园中既有开黄花的菊花,也有开红花的玫瑰等
遗传多样性
答案:AC
11.2013年8月广西发生严重的铬污染事件并影响广东部分地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溶液培养法探究铬进入细胞的方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铬能随着食物链传递,下表为某河流水域中一些生物种群的个体内铬的含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铬含量(mg/L)
0.026
0.028
0.25
0.23
2.2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铬元素含量,因变量是铬吸收速率
B.影响b点铬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载体数量
C.该水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甲→乙→丁→丙→戊
D.五种生物中甲和乙种群同化的能量可能最多,戊种群同化的能量可能最少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营养液中O2的相对含量,因变量是铬的吸收速率。影响a点铬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营养液中O2的相对含量,影响b点铬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甲和乙种群个体体内铬含量很接近,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铬在生物体内表现为生物富集现象,生物所处营养级越高,体内铬含量越高,即甲、乙种群可能处于较低营养级,戊种群可能处于较高营养级,故五种生物中甲和乙种群同化的能量可能最多,戊种群同化的能量可能最少。
答案:BD
三、非选择题
12. (2013·广州二模)研究发现,汞污染中的甲基汞(有机汞)的毒性远高于无机汞。在湿地生态系统等环境中,这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功能。图中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目前人们依据________的理论逐步恢复被破坏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2)甲基汞通过________的富集而危害人体神经系统。研究发现,在甲基汞的作用下突触间隙会持续存在较多的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同时发现甲基汞高度亲脂又能与蛋白质结合,请推测乙酰胆碱增多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底泥中存在与B类细菌类似作用的真菌,这类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______。浮游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除流向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外,其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题干信息,请提出一种有效降低水体汞污染危害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净化水体 空间(垂直和水平) (生物)群落演替
(2)食物链 甲基汞导致突触前膜过量释放乙酰胆碱(也可以从影响酶活性的角度或影响载体蛋白的角度回答)
(3)分解者 分解者和浮游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种植能大量吸收汞的植物,再从这些植物中回收汞(在汞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投入一定量的B类细菌或在汞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投入能分解甲基汞的真菌)
13.(2013·深圳外国语学校检测)水体污染已是世界性问题。为探究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对不同种类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请补充完整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从4个不同的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号)、工业污水(2号)、混合污水(3号)、未受污染的池塘水(4号)。
②分别测定4种水样的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量)和总氮含量。
③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加入到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将__________________的4份菖蒲分别放入4个容器中,在________的条件下水培15天,定期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菖蒲在各种水样中生长良好。
④取经过菖蒲处理的4种水样,再次测定其BOD(单位:mg/L)和总氮含量(单位:mg/L),数据整理后如图所示:
(2)该实验遵循了______________等原则。因变量的检测指标是________。
(3)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实验后4种水样中的总氮含量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5)进一步研究发现,水浮莲、水花生、金鱼藻等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与菖蒲相似。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水浮莲、水花生这类外来物种的应用必须谨慎,以防止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危害,原因是这些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长状况相同、相等重量(长势、大小相同、相同数目) 相同且适宜
(2)单一变量、对照 BOD和总氮含量的变化值
(3)1号 水样中的含氮无机盐被菖蒲吸收
(4)菖蒲对不同种类的污水有净化作用
(5)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如当地缺乏天敌或强有力的竞争者,则容易泛滥成灾(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泛滥成灾)
14.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
(2)植物细胞吸收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______________。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______________。
(3)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输入池塘的能量有光能和厌氧池中的未彻底分解产物中的化学能。(2)植物细胞中含P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核酸。因氧化塘前部微生物分解厌氧池输入的有机物而消耗溶解氧,在后部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故后部溶氧量较高。(3)若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过高,则厌氧池中的微生物就会因渗透作用大量失水而死亡。(4)挺水植物通过与藻类竞争矿质元素和光而有效地限制了藻类的生长。(5)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故一次性注入氧化塘的废水不能过多,控制废水进入氧化塘的流速还可以使植物充分利用其中的矿质元素,使出水口的水质达标。
答案:(1)太阳能和化学能 生物群落 (2)核酸 高(多) (3)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4)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5)无机盐被充分吸收 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