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案39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题号1234567891011选项 考点题号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2、3、7、8、12、13、14特定微生物的数量的测定4、9、10、11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分析5、6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指杀灭物体内外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C.常用灭菌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D.常用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化学药物法答案:B2.(2013·汕头二模)右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旁灭菌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C.在5区域中才有可能得到所需菌落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答案:D3.在进行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实验中,所用的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在配制时的关键步骤是进行灭菌,下列哪组是其灭菌的正确方法( )A.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00 ℃,灭菌15~30 minB.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50 ℃,灭菌15~30 minC.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 ℃,灭菌15~30 minD.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 ℃,灭菌1~2 h 答案:C4.下列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 h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答案:D5.(2013·惠州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落叶丰富的土壤中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B.家庭利用酵母菌制作腐乳C.用红色西瓜汁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D.观察线粒体时,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答案:A6.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小B.制备果酒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拧松瓶盖,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保证发酵顺利C.测定发酵过程中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时,需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并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分离并鉴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答案:B 7.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成分KH2PO4MgSO4`7H2ONaClCaSO4·2H2OCaCO3葡萄糖纯淀粉甲培养基0.02 %0.02%0.02%0.01%0.5%0.5%2%乙培养基0.02%0.02%0.02%0.01%0.5%--A.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答案:B8.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答案:D二、双项选择题9.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不相同的B.培养基的pH值因微生物的种类不同而不同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增殖越有利D.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杀菌剂有利于抑制杂菌的生长答案:AB10.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可以用甲基绿代替二苯胺检测B.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性糖时,可以用葡萄汁代替苹果或梨匀浆C.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以用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D.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接种的常用方法答案:BD11.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接种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滴加到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D.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解析:平板划线法不需要进行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滴加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答案:CD三、非选择题12.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1.4 g2.1 g0.2 g10 g1 g15 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 mL。(1)此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__(“能”/ “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图中将细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可采用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指示剂变成________色,则可准确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5)在实验中,下列材料或用具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__,需要消毒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7)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答案:(1)不能 缺少植物激素(或缺少植物需要的一些营养成分) (2)筛选目的菌 选择 (3)尿素 葡萄糖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4)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酚红 红 (5)①和② ③ (6)①②③ (7)灭菌13.(2013·深圳外国语学校周测)白僵菌高孢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之一,应用于多种林木和农作物害虫的防治。白僵菌分生孢子附着在宿主表皮、气孔或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生出芽管。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等溶解昆虫的表皮,通过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宿主体内养分,产生各种毒素,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生产用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________→性能测定。白僵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处采集。(2)分离白僵菌菌种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在配制白僵菌培养基时加入蔗糖、硫酸铵、硝酸钾等成分,蔗糖属于________营养物质。(3)白僵菌纯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4)分离与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接种工具都要进行______处理,利用高温可以使微生物的________等物质发生变性。解析:选择培养基用于选择分离菌种。蔗糖属于微生物的碳源。微生物分离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接种工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其原理是高温使蛋白质、核酸变性而使细胞失去活性。答案:(1)纯种分离 感病昆虫 (2)选择 碳源 (3)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 (4)灭菌 蛋白质和核酸14.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废纸。废纸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艺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并加入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________的菌落。(2)在如上所述的筛选过程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的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________(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一定不同),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定量测定。(3)根据测定结果,①环节常选择木霉,则②中获得的酶是________酶。(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______,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5)该技术虽然有广阔的前景,但存在酶的成本高等问题,为了降低成本可利用______________等技术使酶能够重复利用。解析:(1)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含有大量以纤维素为碳源的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分解后,复合物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通过此方法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酶液中蛋白质的浓度相同,酶的活性不一定相同,可通过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否相等来鉴定其活性是否相同。(3)木霉能产生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4)在酒精发酵中常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在接种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杂菌污染。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发酵的产物,发酵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无氧的环境。(5)可通过固定化酶技术使酶能够反复利用来降低酶的成本。答案:(1)富含纤维素(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如落叶较多等) 纤维素 刚果红 透明圈 (2)不一定相同 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 (3)纤维素 (4)酵母菌 发酵装置的密闭性(或保证无氧条件等) (5)固定化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