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2-2023学年上学期第3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2-2023学年上学期第3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3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非晶体的一组是(  )
A.沥青、玻璃、松香 B.海波、铁、冰
C.铜、玻璃、石蜡 D.食盐、萘、松香
2.太白山景区是5A级风景名胜区,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季,高山杜鹃上露珠晶莹剔透;夏季,太白云海美轮美奂;秋季,太白拨仙台薄雾冥冥;冬季,太白红衫林雾凇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露的形成是凝华吸热过程 B.云海的形成是凝固吸热过程
C.雾的形成是液化放热过程 D.雾凇的形成是升华吸热过程
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拨动钢尺的力越大响度越大,是因为力越大钢尺振动得越快
B.如图乙,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消除噪声
C.如图丙,双层玻璃可以达到隔音的效果从而减小噪声
D.如图丁,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4.陕西省宝鸡市被称为中国“青铜器之乡”,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如图所示,是青铜器铸造过程。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膏铜器是凝华现象
B.液态铜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C.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断汽化,需要吸热
D.刚用过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5.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6.如图所示的沙画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它是通过将沙子洒落在平板灯台上,做出各种造型,灯台射出的光线由于受到沙子的阻挡,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下列光现象中与沙画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平面镜成像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D.雨后空中彩虹
7.华夏文明五千年,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鲁班七号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不敢高声语”——“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帆船为参照物的
8.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蜡烛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没有清晰的像 D.光屏上能成正立缩小的像
10.如图所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0cm处,则(  )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1.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根据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其示数为_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12.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13.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 ,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
14.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疾病,这是由于太阳光中含有 ,请你写出它的一种应用: 。
15.炎炎夏日,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    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在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
     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6.日食现象是由于光在的 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17. 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的大小为   ,反射角的大
小为   ;若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方向改变25°,反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的夹角大小为   。
18.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向相同方向运动,甲的s﹣t图像如图甲所示,乙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可知甲和乙的运动状态    (选填“相同”或“不同”),两车的速度关系是v甲   v乙(选填“<”“>”或“=”)。
19.一列高铁以144km/h的速度经40s匀速通过长1120m的大桥,则该列车长______m。小明坐在座位上,他通过大桥的时间是______s。
20.甲、乙两同学在平直公路上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路程之比为5:4,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是______。
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这是为什么?
22.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举出两例即可。
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3.根据凹透镜的性质,完成图的光路图。
24.画出图中射入空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5.请在图中画出从A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路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下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2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tAB=___________s;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___________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_____m/s。
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29.如图(甲)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如图甲所示,请你解释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
(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请你计算出小车的速度是多少?
(3)某一时刻,小丽观察到车上速度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假如以此速度行驶30min,求小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30.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继续向前滑行40m才能停下。求: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