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隧道击穿(齐纳击穿)2023/3/102隧道击穿(齐纳击穿)隧道击穿是在强电场作用下,由隧道效应,使大量电子从价带穿过禁带而进入到导带所引起的一种击穿现象。因为最初是由齐纳提出来解释电介质击穿现象的,故叫齐纳击穿。反偏→势垒区能带倾斜反偏↑→能带倾斜↑→甚至使n区的导带底比p区的价带顶还低→△x很窄量子力学证明,p区价带中的电子可以通过隧道效应穿过禁带而到达n区导带中2023/3/103隧道击穿(齐纳击穿)2023/3/104隧道击穿(齐纳击穿)注意:在一般杂质浓度下,雪崩击穿机构是主要的在重掺杂半导体中,隧道击穿是主要的2023/3/105热电击穿反偏时,流过pn结的反向电流产生热损耗。反偏↑→热损耗↑→引起结温上升。→反向饱和电流密度随温度按指数规律↑→产生的热能也迅速↑→进而又导致结温↑↑→反向饱和电流密度↑↑。如此反复循环下去,最后使J无限增大而发生击穿。这种由于热不稳定性引起的击穿,称为热电击穿。对于禁带宽度比较小的半导体如锗pn结,由于反向饱和电流密度较大,在室温下这种击穿很重要。2023/3/106简并pn结的能带图在简并的重掺杂半导体中,n型半导体的费米能级进入了导带,p型半导体的费米能级进入了价带。两者形成隧道结后,在没有外加电压,处于热平衡状态时,n区和p区的费米能级相等。在重掺杂pn结中,势垒十分薄。例:若两边掺杂浓度~5 1019/cm3,势垒宽度只有约几十A 。2023/3/107隧道二极管(Esaki二极管)工作原理V=0V<0V>0,VV>0,V>VP2023/3/108例题例2. Si p-n结:NA=9×1015/cm3,ND=2×1016/cm3,在p区 p1=350cm2/(V·s), n1=500cm2/(V·s),在n区 p2=300cm2/(V·s), n2=900cm2/(V·s),设两区内少子寿命均为1us,截面积为10-2cm2,q/kT=38.7(1/V),当外加正向电压V=0.65V时,求:(1)300K时流过p-n结的电流I表达式。(2)若以p区指向n区为x轴正向,列出n区内空穴和电子的浓度分布的表达式。(3)确定n区内空穴扩散电流、电子扩散电流、电子漂移电流和总的电子电流随x变化的表达式。解:半导体中掺入受主杂质后,受主电离后将成为带负电的离子,并同时向价带提供空穴,这种杂质就叫受主。受主电离成为带负电的离子(中心)的过程就叫受主电离。受主电离前带不带电,电离后带负电。例如,在Si中掺B,B为Ⅲ族元素,而本征半导体Si为Ⅳ族元素,P掺入B中后,B的最外层三个电子与Si的最外层四个电子配对成为共价电子,而B倾向于接受一个由价带热激发的电子。这个过程就是受主电离。解: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杂质后,可以控制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掺杂半导体又分为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例如,在常温情况下,本征Si中的电子浓度和空穴浓度均为1.5x1010cm-3。当在Si中掺入1.0x1016cm-3 的P后,半导体中的电子浓度将变为1.0x1016cm-3,而空穴浓度将近似为2.25x104cm-3。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而少数载流子是空穴。5、解:两性杂质是指在半导体中既可作施主又可作受主的杂质。如Ⅲ-Ⅴ族GaAs中掺Ⅳ族Si如果Si替位Ⅲ族As,则Si为施主;如果Si替位Ⅴ族Ga,则Si为受主。所掺入的杂质具体是起施主还是受主与工艺有关。6、解:深能级杂质在半导体中起复合中心或陷阱的作用。浅能级杂质在半导体中起施主或受主的作用。7、当半导体中既有施主又有受主时,施主和受主将先互相抵消,剩余的杂质最后电离,这就是杂质补偿。利用杂质补偿效应,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半导体中某个区域的导电类型,制造各种器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