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铭记历史,开拓未来”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历史是当时的“现在”,现在是未来的历史。历史不能忘记。但它不应该成为记忆的负担,而应该作为未来的启迪。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体验和感悟 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本次作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材料,第二部分是要求。首先理解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材料由两句话组成,这两句话的中心就是“历史”,第一句话阐述了历史和现在未来的关系,“历史”和“现在”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对的,所有的“历史”也曾经是当时的“现在”,所有的“现在”也会变成未来的“历史”。第二句话开头总说“历史不能忘记”,然后用一个“但”转折,指出对待“历史”的态度:“它不应该成为记忆的负担,而应该作为未来的启迪”。结合这两句话的含义,中心话题就是谈论“历史”。然后分析第二部分的要求,题干中的“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这个要求给出了“历史”的范围,可大可小,这样就给考生提供了很广泛的写作空间。可谈论对国家民族历史的认识和感悟,也简述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然后阐述曾经的历史对今天发展的意义,最后展望未来。也可谈论对自己过去的认识和感悟,自己过去的成功也罢,失败也罢,都是自己宝贵的经验,如果删除过去的任何一个瞬间,都不可能成为今天的自己。最后还要分析文体,本次作文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但一定要文体清晰,如写议论文,可以按照“要铭记历史”“为什么要铭记历史”“如何以正确的方式铭记历史”“如果忘却历史结果会如何”等打开思路;如写记叙文,要注意使用各种描写方式来让叙事更为生动。参考立意:(1)铭记历史,开拓未来;(2)敬畏历史,相信未来;(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4)正视历史;(5)历史的见证;(6)那段永不铭忘的历史;(7)倾听历史的声音;(8)记忆与反思。【名句素材】1、前事不忘,后世之师。2、铭记历史,是拥抱未来的最好姿势3、铭记历史,开创未来。铭记历史,绝不是为了记住仇恨,因为那没有任何意义;铭记历史,是为了时刻警醒我们,和平需要有强大的实力作保障;铭记历史,是让大家回顾历史,以史为鉴,不让历史重演。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为了我们的中国梦,同样为了每个人心中的梦,我们必须且不得不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加快实现“两个一百”进程,同心共筑“中国梦”4、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该忘记英雄,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需铭记历史。5、创造历史的人,历史当然把铭记,即使没有一个特定的名字,也会化入一个崇高的集体。【优秀范文】1.执历史之镜,照前方之路“历史”一词,两个字,九个笔画,却承载了多少的荣耀与沉重。历史是几千年的往事,是几千年里的炊烟袅袅和戎马倥偬,更是凝聚几千年智慧的一面镜子,借着时代的光,照彻前方的路。中华民族大概对“历史”二字不会陌生。每一个华夏儿女在想到近代以来祖国所遭遇的一切时,都会燃起满腔热血,燃起家国情怀。但是在家国情怀的表现方式上,却出现了差异——有人只顾表示愤怒,在往事已过去多年后仍满怀仇恨情绪;而另一些人,则将历史作为一个警示,思索未来的发展之路。前者将历史当作了记忆的负担,而后者,则将历史当成了未来的启迪。相形之下,不难看出,后者的态度,更为积极,理智。将历史作为负担的那一些人,除了徒增烦恼,传播消极情绪,还能干什么呢?一味地追忆过去并不能重现往昔的荣耀,一味地追忆过去也不能保证过去所遭遇的困厄不会再次降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曾经说过:“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是空谈道德。”同样的,将这句话从“道德”迁移到“历史”,也是适用的。历史,不应该被狭隘地空谈,当作沉重的包袱。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到:“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即“鉴之”——怀着平和、客观的态度,汲取经验与教训,调整发展模式,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而心平气和地接受历史,借鉴历史,并不意味着忘记历史,相反的,我们能够更客观,更正确地了解它,铭记它。我们现在所行的每一步路,都是踩在前一步路的脚印之上的。前一步的错失并不可怕,只要适时调整步子,下一步仍然可以迈得顺利稳当。真正可怕的是被前一步的错失遮蔽了双目,不去调整步子,到最后落得步步皆错。而此处的脚印,此处的历史,早已突破了后来宏大的概念,真真实实地落到了每一个人的头上。家国悲欢相连,家国历史相通,而当个人的前路能被历史照亮,国家想必是前途光明。2.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克柳切夫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在这条反法西斯的路上,中国军民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勇敢的烈士们血流成河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是华夏的子孙,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我们自豪。那时我们是多么的繁荣富强,丝绸之路开启了文明之旅,使中国成为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四大发明传播中外加快了世界发展的进程。这么光辉的历史,这么创新的科技,这么伟大的成就,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更应该自豪。可我们繁荣之际,更大的灾难从天而降。1840年英国一炮打开中国的大门,罪恶的鸦片深深地毒害着中国人,一个个中国人倒下,一个个中国家庭支离破碎。1931年“九一八”事变成为可恶的日本人侵略我国的开端,揭开了日本对中国侵害的序幕。“九一八”永远是深洛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伤疤,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抹不去的痛,永远是燃烧在中国人民心头的一腔怒火。国土被践踏,资源被掠夺,人民被欺凌,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纷至沓来。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灭绝人性的南京的大屠杀,日军在短短几周屠杀中国人民30万!这是个值得铭记血洗的数字,我们的仇恨,我们的国耻,永远都不能忘!曾经的光辉、繁荣、强盛都去哪了?都没了!都被欺凌了!都被践踏了!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了!留给我们的只有枯枝烂木满目疮痍!当人们一排又一排,一片又一片地倒下,当同胞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当哭声,喊声,叫声响彻,弥漫着战火和硝烟的南京,中国人民振作起来了,是一颗滚烫炽热的爱国心,是一股沸腾翻滚的爱国血,是中国人民心中不变的信念,历史永远不会被更改,我们永远会铭记。落后只有挨打,奋进才能自强。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的未来要更加美好,靠的是新一代少年,他们会健康的成长,他们的梦想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他们努力了国家就强大了。少年们,加油吧!我们不能辜负烈士们用鲜血给我们换来美好的今天,我们的力量会成为更强大的中国,为实现烈士的梦想而努力吧。有一个地方,一顶钢盔,一面红旗,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象征着顽强不屈的生命,象征着永不向侵略者低头的烈士精神。“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我们将永远感谢这些烈士,永远会铭记历史,我们可以放弃仇恨,但绝不能放弃耻辱。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的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