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青春有格 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青春有格 说课稿

资源简介

青春有格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框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框,引导学生把对青春的关注从身体、心理上上升到精神层面,是整个单元的升华与提高。本框设计立意在于让学生在青春探索、自我证明的道路上,既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又有向往“至善”的精神追求,在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
二、说学生
中学生的身体虽然迅速发展发育,但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年少气盛,精力旺盛,渴望证明自己,但如果他们的独立性和成人感的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和肯定,就容易陷入失落、挫败感中,变得敏感、脆弱和自卑。正确引导青少年将青春活力化为成长中的正能量,有助于他们感受青春时光的美好,真正助力生命的成长,这就需要引领青少年探索青春,把握青春,对青春做出理性规划,鼓励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用积极的行动释放青春的力量,证明青春的自我。
三、说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目标】
培养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自我省察,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2、【道德修养目标】
重视修身、自省、慎独,学会明辨是非。学会辩证的看待青春,理性地对待青春,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3、【法治观念目标】
明确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与要求。
4、【健全人格目标】
明确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学会辨别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学会见贤思齐,追求“至善”;
5、【责任意识目标】
知廉耻,懂荣辱,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品质,做一个止于至善的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与要求。
难点:树立底线意识,追求至善境界,做更好的自己。
五、说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启发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田字格。我们小时候学写字时都要在田字格中写,田字格可以规范汉字的书写,确保我们不写歪。其实,不仅写字需要规范,我们的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生也是如此,年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一些基本的规则和界限必须遵守,那具体该怎么做呢?带着这个疑问,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今天的课堂《青春有格》。(板书:青春有格)
【授课】首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世间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这个世界将会怎么样呢?对。社会会失去秩序。比如当你和同学发生了矛盾,你就会以自我为标准,当你侵害了他人利益时,你会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但是当我们心中有了一个区分好坏对错的标准后,就会有所选择,当你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你会反省、会认错。所以我们内心要知对错,懂好坏,并反映到行为上来,做到行己有耻,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板书:行己有耻:知廉耻,懂荣辱)
疫情爆发期间,在广大医护人员以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国内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在这一场战疫中,也有一些人的行为让我们无法苟同。比如故意隐瞒行踪、扰乱社会秩序的“行走的病毒”、隔离女子不体贴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易,坚持要喝矿泉水以及售卖假口罩的商家等。或出于一己私利,或想要吸引眼球,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是非荣辱观的混乱,缺乏知耻之心,因此需要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板书: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懂荣辱、知廉耻,但人与人是有区别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疫情期间一名女子归国被立案侦查的视频,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嗯,这位同学说:这名女子的做法是不道德的。她轻率而自私的决定,置不计其数的人于感染风险之中,也加大了境外疫情输入中国的风险,是一种非常没有社会责任感,对他人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嗯,那看来我们还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道底线不是别人的要求,无需被迫的遵守,而是个人自觉磨砺意志,抵制不良诱惑,增强自控能力。(板书:树立底线意识,增强自控力)
青春仅仅做到行己有耻是不够的,这只是道德的底线,青春还要有所追求,追求止于至善的更高境界。“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板书:止于至善)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呢?接下来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最多?好,时间到,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第一小组的代表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很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板书:积善成德)
第二小组的代表说:我们还可以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反思自己的不足,见贤思齐,补足短板。很好,这位同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没错,榜样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我们还要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见贤思齐,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警醒,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板书:寻找榜样,自我省察)
还有补充吗?第三小组的代表说:坚持每天阅读,拓宽自己的眼界和见识。嗯,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修身养性,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板书:修身为本)
【总结】美好的学习时光总是十分的短暂,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学了哪些内容?通过对青春有格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既要坚守底线、行己有耻;还要提升格调,止于至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少年要以“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青春,弃耻扬善,绽放青春光彩。请同学们课后以“青春有格”为题设计一期板报。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七、说教学反思
本课从破题开始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活的事例理解青春有格,进一步学习如何守住行为的底线,做到行己有耻;再小组合作探究如何向往更高的追求,做到止于至善。整堂课深入贯彻了新课改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课堂气氛活跃,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在学习行己有耻时,我充分利用课本探究与分享材料,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在时间的安排上,前松后紧,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还有学生想说却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发言,这是以后需要改进的。
八、巩固提高
1.下列对“行己有耻”认识正确的是( )
A.“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不做违法的事
B.不能违反基本规则,不能逾越基本界限
C.“行己有耻”不属于对我们的道德要求
D.“行己有耻”只要求党员干部严格遵守
2.青春,我们敢想敢做,但青春并不意味着放纵,也要懂得选择。下列有关“选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作出各种选择
B.“羞恶之心”是我们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C.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违背道德或法律的行为坚决不做
D.要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善恶,不盲目从众,作出正确的选择
3.青春有格。下列哪些属于我们该有的品格( )
①自觉遵守规则,做到“行己有耻”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③要做到“止于至善”,必须亲自去当一名志愿者
④生活中,要友善、诚信、平等待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
4.青春期的青少年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大胆放飞梦想;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青春应“有格”,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的“有所不为”指的是( )
①基本规则不能违反
②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③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④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以立。这句话是说( )
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地生活
B.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
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
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