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典型题组】(金版学案)2015届高三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组:27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基础回顾+网络构建+走进高考题组,含详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名师典型题组】(金版学案)2015届高三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组:27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基础回顾+网络构建+走进高考题组,含详解)

资源简介

学案27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体液
2.图示为A、B、C、D四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进行分析推断。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先判断B为________,则A为_________,C为__________,D为__________。
答案:组织液 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巧记: 1 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2 淋巴来源于组织液,返回血浆。图示中组织液单向转化为淋巴,淋巴单向转化为血浆,这是判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突破口。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渗透压和酸碱度
1.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Na+、Cl- 越大 7.35~7.45
解惑:①、②、④内存在的蛋白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而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
2.判断正误。
(1)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红蛋白、尿素、O2、激素等。(  )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
(3)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这与CO、PO等离子有关。(  )
(4)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
(5)内环境是细胞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6)血浆中水的来源有组织液、血细胞、淋巴,还有消化道吸收。(  )
答案:(1)× (2)× (3)× (4)√ (5)× (6)√
◎想一想: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吗?
提示:不是同一概念,两者定义的角度不同,但内涵与外延重叠。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作用(填表)
理化性质 渗透压 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
温度 一般维持在______左右
作用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无机盐 蛋白质 7.35~7.45 37 ℃
四、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填空)
1.动态变化:内环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
答案:1.各种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2.调节作用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神经—体液—免疫
五、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填空)
内环境稳态是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
答案: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想一想:内环境的温度和pH稳态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温度和pH稳态是细胞代谢中的各种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保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新建文件夹%20(2)/新建文件夹%20(3)/新建文件夹3/新建文件夹/c走近高考.tif" \* MERGEFORMAT
                     
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1.判断正误。
(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
(2)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
(3)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 / HPO构成的缓冲体系(  )
(4)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
(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
(6)判断关系描述的正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解析:(3)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只是整个缓冲体系的一部分,整个缓冲体系也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所以错。(4)机体中细胞代谢的场所主要是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不是内环境,所以错。
答案:(1)√ (2)√ (3)? (4)? (5)√ (6)√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解析:腹泻引起的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D错误;淋巴循环是对血液循环的补充,淋巴管阻塞使水分过多地存在于组织液中而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过敏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C正确;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B正确。
答案:D
   内环境的稳态及维持
3.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解析: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胞失水, A项错误;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B项错误;血浆pH的稳定与HCO、H3PO等离子有关,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项错误。
答案:C
4.下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解析:图中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A正确;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进入血浆,B正确;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代谢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略有降低,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答案:D
5.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
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解析:抗利尿激素调节人体的水平衡,抗利尿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降低,尿量增加。据图可知,A、C两项正确;因为饮清水后0.5 h尿量大量增加,所以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B项正确;3 h后,尿生成速率趋于稳定,两条曲线将可能重叠,D项错误。
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