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典型题组】(金版学案)2015届高三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组:2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回顾+网络构建+走进高考题组,含详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名师典型题组】(金版学案)2015届高三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组:2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回顾+网络构建+走进高考题组,含详解)

资源简介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元结构(填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轴突 细胞体 树突 轴突末梢
2.反射弧(填空)。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传入神经、__________、传出神经、__________。
答案: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3.判断正误。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  )
(2)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  )
(3)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
(4)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
(5)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  )
◎想一想: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反应属不属于反射?
答案:(1)×
(2)× 提示: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
(3)× 提示:除传入神经受损伤不能产生感觉外,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受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而无运动功能,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受损伤都能导致。
(4)× 提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5)× 提示: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损伤,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仍能反应,但该过程不叫反射。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填空)
1.传导形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导的。
2.膜电位。
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______,而兴奋时是______。
3.传导过程。
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形成__________。
4.传导方向:____________。
答案:1.电信号
2.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3.局部电流
4.双向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填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传导过程及特点(判断正误)。
(1)兴奋在突触中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
(2)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
(3)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
(4)兴奋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
答案:1.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2.(1)? (2)√ (3)? (4)√
◎想一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本质有什么不同?
提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局部电流的传导;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化学递质的传递。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识图完善各神经中枢的功能。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高级功能(连线)。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解惑: 1 V区和视觉中枢的区别在于后者发生障碍后看不见。
2 H区与听觉中枢的区别在于后者发生障碍后听不见。
3.学习和记忆(填空)。
短期记忆主要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长期记忆与______________有关。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要进行__________。
答案:1.①体温调节 水平衡 ②最高级中枢 ③身体平衡 ④呼吸中枢 ⑤低级中枢
2.①-c ②-b ③-d ④-a ⑤-f ⑥-e
3.神经元的活动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新突触的建立 重复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解析: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物体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规律反应,A正确;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错误,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正确;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依靠递质的协助完成,D正确。
答案:B
2.(2013·全国大纲卷,1)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解析: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上双向传导,C错误。
答案:C
3.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成部分,a是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___________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解析:(1)从图(a)中已有感受器且b有神经节,所以b为传入神经,a是神经中枢,c、d分别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从图(a)中可以看到呼吸肌还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脑干是抑制吸气,引起呼气的,若屏住呼吸,既不吸气也不呼气,为主动意识控制行为,故中枢为图(a)中的大脑皮层,必须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3)考查突触的基本结构,教材上有类似的图和原句突出结构中突触前膜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后膜由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充当。
答案:(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树突或细胞体)
   兴奋的产生、传导(递)及测定
4.(2013·四川卷,3)下图表示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所以“神经-肌接头”处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A项正确;电刺激①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能够使肌肉收缩和电流计偏转,B项正确;电刺激②处,由于“神经-肌接头”类似于突触,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所以不能传到电流计,不会有变化,C项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D项正确。
答案:C
5.(2013·福建卷,27)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组饮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
检测a:用右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
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
组别 醋酸铅溶液浓度/g·L-1 脑组织铅含量/g·gprot-1 AChE活性/U·mgprot-1 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s
① 0 0.18 1.56 22.7
② 0.05 0.29 1.37 23.1
③ 1 0.57 1.08 26.9
④ 2 1.05 0.76 36.4
请回答:
(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指标可知____________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
(2) 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_________________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____________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
(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____________。
(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解析:(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通过该指标可知④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的生产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 ACh水解速度越慢。(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重复训练,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答案:(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 ④ (2)突触间隙 电位 乙酰胆碱酯 胆碱 (3)慢 (4)重复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