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课标要求] 1.理解侵权责任的内容。2.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明确作品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2.政治认同:坚持权利义务统一原则,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3.法治意识:不动产权利人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相邻方的合法权利。一、民事权利有限制1.限制的内容(1)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2)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2.对人身权利设定了界限(1)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2)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想一想:对购买商品的质量问题发表评论并给出差评是否构成侵权?提示 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权。3.对知识产权的限制(1)作品的合理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2)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3)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想一想:老师引用作品资料,构成侵犯著作权吗?提示 老师如果用于个人欣赏或者教学之用,则不构成侵权。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1.相邻关系的实质: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2.正确处理相邻关系(1)原因①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侵权纠纷。②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2)原则①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3)要求①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②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③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想一想:对邻居家私自建造的违章建筑,能不能私自进行拆除?提示 认定违章建筑是行政部门的职责,强行拆除违章建筑是执法部门的职权,且要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擅自拆除。虽然邻居未履行法定程序,私自建造违章建筑,但如果擅自进行拆除,则需要赔偿损失。1.法律对民事权利的行使设定了合理界限,以消除权力滥用。纠正:法律对民事权利的行使设定了合理界限,以避免权力滥用。2.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纠正: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但是,人们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3.使用他人作品必须经过权利人同意,且必须付费。纠正:作品的合理使用,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4.相邻关系是对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纠正: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5.远亲不如近邻,相邻关系的处理都应按照当地习惯。纠正: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议题1:民事权利的界限是什么?合作探究韩某在报纸上发表多篇文章,如《矿泉壶的“神力”有待商榷》《当心矿泉壶的副作用》《矿泉壶也有害》等,称有关研究表明,矿泉壶的矿化、磁化、灭菌装置有害,提醒消费者“慎用”“当心”,并对几家矿泉壶生产企业的广告提出批评。被点名批评的企业向法院起诉,认为韩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名誉权。(1)企业行使名誉权的边界是什么?(2)如果法院认定韩某存在侵权行为,你认为法院掌握了哪些客观事实。答案 (1)企业行使名誉权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不能损害消费者的监督权。(2)如文章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或夸大事实等。核心归纳 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内涵 举例 共性 要求作品的合理使用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③为报道新闻,而在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④为学校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作品的合理使用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③为报道新闻,而在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④为学校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①报刊转载其他报刊已经刊登的作品 ②在为实施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议题2:如何妥善处理相邻关系?合作探究薛女士家所在的小巷有三户人家,由于平时没有和巷口的邻居搞好关系,邻居家在修建时将围墙拓展,仅仅留下了l米的出入通道。现在薛女士的私家车无法开进去。(1)邻居家的行为是否侵犯薛女士的权利?(2)如果你是社区人员,负责调解薛女士与邻居之间的矛盾,你准备怎样向双方提出和解建议。答案 (1)民法典规定了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处理规则,不动产权利人在行使权利时,应当顾及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利益。邻居家的行为侵犯了薛女士的相邻权中的邻地通行权。(2)可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建议邻居重新修建围墙,由薛女士对邻居的经济损失予以适当补偿,并对小巷邻里和睦相处提出建议。核心归纳 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1)兼顾各方的利益,互谅互让,团结互助。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2)公平合理的原则。相邻关系种类繁多复杂,在处理因相邻关系产生的纠纷时,应当实事求是,根据公平原则,注意历史形成的习惯,合情合理地妥善处理好纠纷。考向一 民事权利有限制[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在同学使用的法律与生活教科书尾页,印着这样一段文字:谨向为本书提供图片的单位及人士致谢 新华通讯社(P1一幅图,P41一幅图,P59一幅图);中国新闻图片网(P17一幅图,P76一幅图,P81一幅图);视觉中国(封面三幅图,P8一幅图,P16一幅图,P51一幅图,P65一幅图,P83一幅图);东方IC(封面一幅图);国家图书馆(封面一幅图);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网站(P20一幅图)……教科书使用著作权人的图片( )A.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无须付费,是法律对著作权进行限制的情形B.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但须按规定付费C.属于公共教育的需要,图片的权利人即使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也不可拒绝D.如使用的图片已超出发表权的50年保护期,则不必注明作者的名字答案 B解析 本例属于法定许可使用范围,且须按规定付费,A错误;如果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则排除在法定许可使用的范围之外,C错误;超出发表权的50年保护期,一般指的就是过了著作财产权和发表权的保护期,但仍须注明原作品作者的姓名,D错误。考向二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2 家门口摆个鞋柜,楼道里放置儿童车,窗根儿下戳着墩布……这是很多居民楼内常见的现象。自家物品能否摆放在公共空间?赞同者认为,自家门前地属于自己花钱购买的公摊面积,想怎么使用都行;反对者认为,楼道属于公共空间,归全体业主共有,谁都无权私自占用。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自家物品占用公共空间违背公序良俗,但不触犯法律B.只要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当事方的行为就无可厚非C.业主对公共空间享有共有权利,任何人不得随意占用D.利益相关方可通过平等协商订立合同,明确权利义务答案 C解析 自家物品占用公共空间违背公序良俗,也违背法律要求,A错误;当事方的行为需要遵守法律,并不仅仅是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B错误;楼道属于公共空间,归全体业主共有,业主对公共空间享有共有权利,任何人不得随意占用,C正确;楼道属于公共空间,归全体业主共有,并不仅仅是利益相关方,D错误。达标检测一、选择题题组一 民事权利有限制1.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是有一定界限的,不是毫无限制,也不是绝对自由的。民事权利受到法律、公序良俗的约束。这表明( )A.人们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B.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C.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正常行使其民事权利D.民事权利受到限制、约束,因而是不自由的答案 A解析 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有一定界限,受到法律、公序良俗的约束,表明人们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民事权利有限制,受到法律、公序良俗的约束,不是强调民事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得干涉他人正常行使其民事权利,B、C不符合题意;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D错误。2.消费者王某购买了某型号电脑,使用不久后出现质量问题,但经营者拒绝修理或退货。王某在某电视台公开发表评论,如实陈述自己购买使用该型号电脑的情况,经营者认为王某损害其名誉权而诉至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不应该公开批评经营者B.王某的言行诋毁了经营者C.王某的言行不应认定为侵权D.电视台和王某构成共同侵权答案 C解析 经营者的行为属于权利滥用,王某可以公开批评经营者,A错误。王某如实陈述自己购买使用该型号电脑的情况,没有诽谤、诋毁,是行使批评监督权的体现,故不构成侵权,B、D错误,C正确。3.2021年12月,甲系从西安返回H市人员,其朋友在西安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甲是密切接触者,经隔离观察后解除隔离。期间,乙利用工作之便,拍摄记录有甲个人信息的文件通过网络传给他人,并传言甲擅自出行并得了新冠。关于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预警公共安全,不应认定为侵权②致人声誉受损,侵犯他人名誉权③泄漏他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④擅用他人姓名,侵犯他人姓名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乙利用工作之便,拍摄记录有甲个人信息的文件通过网络传给他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传言甲擅自出行并得了新冠,损害他人社会评价,侵犯他人名誉权,②③正确。权利行使有边界,乙的行为是侵权行为,①错误。材料未体现侵犯姓名权,④不符合题意。4.某杂志社为追求“吸睛率”,扩大杂志销量,精心“炮制”了某著名演员甲和只有一面之缘的某演员乙的一段绯闻,给甲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为此,甲将该杂志社告到了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杂志社的行为并未构成侵权,公众有权了解演员等公众人物信息B.该杂志社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名誉权,应向甲赔偿损失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C.该杂志社的行为并未构成侵权,有利于保障公众知情权D.该杂志社的行为构成侵权,应向甲赔偿损失并消除危险答案 B解析 材料中该杂志社对演员甲的名誉构成了侵害,应向甲赔偿损失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A、C排除,B正确。消除危险指的是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的,权利人可以要求其采取相关措施消除危险,D与题意无关。题组二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5.张三有一块地,他完全有权禁止其他人进入自己的土地,但是李四若不经过张三的土地就不能到达自己的土地,因此,张三应该给李四提供必要的便利。当然,李四应当尽量避免给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张三造成损害,如造成损害,应当给予赔偿。这体现了不动产相邻权利人处理相邻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有利近邻、方便他人、符合乡规、尊重习俗B.自愿公平、等价有偿、恪守诺言、公平合理C.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D.出于善意、讲究信用、相互协商、符合乡规答案 C解析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处理相邻关系。6.甲乙共用一条河灌溉,甲的地在河的上游。为实施农田灌溉,甲在河中筑了一条水坝,下游土地用水量减少为正常水流的一半,致使乙及其所在村部分村民的禾苗缺水而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应当共同协商,合理分配用水②甲未截断水流,对乙不承担赔偿责任③甲应当根据乙的请求拆除水坝④甲取得乙的同意可以不拆除水坝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对于自然流水的使用,相邻人应当共同协商,不得在行使自身权利时侵犯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利益,①正确。甲虽未截断水流,但已经对乙的利益构成事实损害,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的责任,②错误,③正确。甲乙即使达成不拆除水坝的协议,仍会对乙所在村村民的利益构成损害,④错误。7.根据C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管理办法,经本单元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可以申请增设电梯。该市某老旧小区一个单元共七层楼,经协商,二楼以上共12户业主同意加装一部电梯,但一楼业主以影响采光及保护隐私为由不同意加装。针对如何解决该单元发生的矛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楼业主应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同意加装电梯②二楼以上业主按照当地规定有权加装电梯③维护多数业主利益时必须尊重少数业主正当利益④矛盾双方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化解分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尽管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也应该尊重少数业主的正当利益(影响采光及保护隐私),①错误。经本单元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可以申请增设电梯,不是有权加装电梯,排除②。矛盾双方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化解分歧,维护多数业主利益时必须尊重少数业主的正当利益,③④符合题意。8.董某与杨某系上下楼关系,董某怠于处理下水道返水问题导致杨某地下室仓库被淹,库存商品遭到重大损失。董某将居住房屋内的积水进行清除后,拒不赔偿杨某损失,杨某见不能协商解决,遂将董某诉至法院。本案中( )①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杨某地下室仓库所存商品②法院会秉持公平合理的原则处理纠纷③董某无须顾及相邻不动产权利人杨某的利益④董某在相邻关系的处理上不仅要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还要赔偿损失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②入选。相邻关系一方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④入选。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杨某地下室仓库所存商品,①错误。相邻关系的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也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③错误。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家住二楼的李大姐出于安全考虑,把自家阳台的窗户全部安装了护栏,而且为养花方便,护栏距离窗户大约20厘米。她的这一行为却引起了住在三楼的孙大爷的不满,因为他担心小偷会顺着护栏侵入他家,甚至都不敢开窗通气了。在与李大姐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孙大爷一纸诉状将李大姐告上法庭。法院经审理判决李大姐拆除或重新安装护栏。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法院作出以上判决的法律依据。答案 (1)公民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必须遵循公平的基本原则,尊重社会公德。李大姐在自家阳台安装护栏,却给邻居带来了安全隐患,这违背了公平原则,也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2)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李大姐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没有贯彻这一精神,因此被法院判决拆除或重新安装护栏。课时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课标要求] 1.理解侵权责任的内容。2.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明确作品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2.政治认同:坚持权利义务统一原则,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3.法治意识:不动产权利人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相邻方的合法权利。一、民事权利有限制1.限制的内容(1)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________的界限。(2)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____________、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2.对人身权利设定了界限(1)对经营者的________质量或者________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2)借机以________、________、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想一想:对购买商品的质量问题发表评论并给出差评是否构成侵权?3.对知识产权的限制(1)作品的合理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____________同意,也不必支付__________。(2)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____________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____________。(3)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________和____________。想一想:老师引用作品资料,构成侵犯著作权吗?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1.相邻关系的实质:是对__________________的限制或延伸。2.正确处理相邻关系(1)原因①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__________、通风、______、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________纠纷。②对于保护________________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2)原则①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____________、团结互助、______________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____________。(3)要求①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__________的利益。②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________、________等提供必要的便利。③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等利用____________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想一想:对邻居家私自建造的违章建筑,能不能私自进行拆除?1.法律对民事权利的行使设定了合理界限,以消除权力滥用。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他人作品必须经过权利人同意,且必须付费。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邻关系是对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远亲不如近邻,相邻关系的处理都应按照当地习惯。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1:民事权利的界限是什么?合作探究韩某在报纸上发表多篇文章,如《矿泉壶的“神力”有待商榷》《当心矿泉壶的副作用》《矿泉壶也有害》等,称有关研究表明,矿泉壶的矿化、磁化、灭菌装置有害,提醒消费者“慎用”“当心”,并对几家矿泉壶生产企业的广告提出批评。被点名批评的企业向法院起诉,认为韩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名誉权。(1)企业行使名誉权的边界是什么?(2)如果法院认定韩某存在侵权行为,你认为法院掌握了哪些客观事实。核心归纳 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内涵 举例 共性要求作品的合理使用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③为报道新闻,而在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④为学校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①报刊转载其他报刊已经刊登的作品 ②在为实施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议题2:如何妥善处理相邻关系?合作探究薛女士家所在的小巷有三户人家,由于平时没有和巷口的邻居搞好关系,邻居家在修建时将围墙拓展,仅仅留下了l米的出入通道。现在薛女士的私家车无法开进去。(1)邻居家的行为是否侵犯薛女士的权利?(2)如果你是社区人员,负责调解薛女士与邻居之间的矛盾,你准备怎样向双方提出和解建议。核心归纳 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1)兼顾各方的利益,互谅互让,团结互助。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2)公平合理的原则。相邻关系种类繁多复杂,在处理因相邻关系产生的纠纷时,应当实事求是,根据公平原则,注意历史形成的习惯,合情合理地妥善处理好纠纷。考向一 民事权利有限制[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在同学使用的法律与生活教科书尾页,印着这样一段文字:谨向为本书提供图片的单位及人士致谢 新华通讯社(P1一幅图,P41一幅图,P59一幅图);中国新闻图片网(P17一幅图,P76一幅图,P81一幅图);视觉中国(封面三幅图,P8一幅图,P16一幅图,P51一幅图,P65一幅图,P83一幅图);东方IC(封面一幅图);国家图书馆(封面一幅图);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网站(P20一幅图)……教科书使用著作权人的图片( )A.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无须付费,是法律对著作权进行限制的情形B.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但须按规定付费C.属于公共教育的需要,图片的权利人即使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也不可拒绝D.如使用的图片已超出发表权的50年保护期,则不必注明作者的名字考向二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2 家门口摆个鞋柜,楼道里放置儿童车,窗根儿下戳着墩布……这是很多居民楼内常见的现象。自家物品能否摆放在公共空间?赞同者认为,自家门前地属于自己花钱购买的公摊面积,想怎么使用都行;反对者认为,楼道属于公共空间,归全体业主共有,谁都无权私自占用。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自家物品占用公共空间违背公序良俗,但不触犯法律B.只要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当事方的行为就无可厚非C.业主对公共空间享有共有权利,任何人不得随意占用D.利益相关方可通过平等协商订立合同,明确权利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课 课时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学生版).docx 第四课 课时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