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科学探究:变压器 用电器 额定工作电压 用电器 额定工作电压 随身听 3V 机床上的照明灯 36V 扫描仪 12V 防身器 3000V 路由器 7V 9V 12V 黑白电视机显像管 1~2万伏 手机充电电压 4.2V 4.7V 5.3V 彩色电视机显像管 3~4万伏 生活中需要各种电压 改变电压,以适应各种不同电压的需要。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 我国民用统一供电均为 220 V,那么如何使这些额定电压不是 220 V 的电器设备正常工作的呢? 城乡变压器 各式变压器 可拆式变压器 变电站的大型变压器 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一种能升高或降低交变电流电压的装置。 闭合铁芯 :绝缘硅钢片叠合而成 原线圈 ( 初级线圈 ):接电源 副线圈 ( 次级线圈 ):接用电器 U1 U2 n1 n2 铁芯 原线圈 副线圈 铁芯与线圈(绕组)互相绝缘 n1 n2 原线圈的匝数为n1,两端的电压称为输入电压U1。 副线圈的匝数为n2,两端的电压称为输出电压U2。 变压器通过闭合铁芯,利用互感现象实现了: 电能 → 磁场能 → 电能 (U1、I1) (变化的磁场) ( U2、I2) 电能在经过变压器过程中有哪些能量损失? ~ ~ 如果输入电压U1恒定,能否把电能经过变压器输送出去? 互感现象:由一个线圈电流的变化导致相邻的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在该相邻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变压器工作原理 无磁损 无铜损 无铁损 理想变压器的特点: 理想变压器(理想化模型)——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 实际上变压器的效率都是比较高的,特别是电力设备中的巨大变压器,在满负荷工作时效率可以达到97%~99%,所以理论研究时我们把它当成100%(理想变压器)是没有问题的。 2、探究变压器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实验目的:研究变压器电压与线圈匝数间的定量关系。 实验器材:可拆变压器、电压交流电源、交流电压表、导线。 实验原理:当交流电压接入原线圈时,它所产生的变化的磁场就会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实验步骤: (1)按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图,并记录两个线圈的匝数; (2)接通电源,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值U1、U2,并记录在表格中; (3)保持匝数不变,多次改变输入电压,记录每次改变电压后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值; (4)保持输入电压、原线圈的匝数不变,多次改变副线圈的匝数,记录每次的副线圈匝数和对应的电压值; (5)相应数据填入表格; 实验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之比等于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即????????????????=????????????????. ? 注意事项: (1)在改变学生电源电压、线圈匝数前均要先断开开关,再进行操作。 (2)为了人身安全学生电源的电压不能超过12 V ,不能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和接线柱。 (3)为了多用电表的安全,使用交流电压挡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测试,大致确定被测电压后在选用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 3、理想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n2 > n1 U2 > U1 ── 升压变压器 n2 < n1 U2 < U1 ── 降压变压器 I1 I2 n1 n2 U1 U2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两个线圈的匝数之比。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原、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是: 若不考虑原副线圈的内阻有 U1=E1 U2=E2 ~ ~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两端电压之比等于这两个线圈的匝数之比 理论推导 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即: U1I1=U2I2 P入= P出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跟它们的匝数成反比 I1 I2 n1 n2 U1 U2 此公式只适用于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 匝数多,电流小,使用细导线 匝数少,电流大,使用粗导线 变压器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电流,不能改变 交变电流的功率、频率、磁通量变化率。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居民的平均上网时间大幅增加,因此手机耗电特别大。如图所示为某快充手机充电器,设充电器是一个理想变压器,已知它的原线圈匝数为220匝,副线圈为9匝,将该充电器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给一部手机充电,测得充电器的输出电流为1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充电器输出电压为18V; B、该充电器输入功率为18W; C、该充电器输出功率为9W; D、该充电器原线圈的电流约为2.4A; C 有多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 一个原线圈多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 n1,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n2 和 n3,相应的电压分别为 U1、U2 和 U3,相应的电流分别为 I1、I2 和 I3,根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得: I2 n2 U2 I1 n1 U1 I3 n3 U3 由P出 = P入得 变压器工作时的制约关系 1.电压制约 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定时,输出电压U2由输入电压U1决定,即U2=n2U1/n1. 2.电流制约 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定,且输入电压U1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1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I2决定,即I1=n2I2/n1. 3.负载制约 (1)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P2由用户负载决定,P2=P负1+P负2+…; (2)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I2由用户负载及电压U2确定,I2=P2/U2; (3)理想变压器将电能由原线圈传给副线圈时总是“量出为入”,即用户消耗多少,原线圈就提供多少,因而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P1=P2; 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由输出功率决定的. 4.对理想变压器进行动态分析的两种常见情况 (1)原、副线圈匝数比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负载电阻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R→I2→P2→P1→I1. (2)负载电阻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匝数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n1、n2→U2→I2→P2→P1→I1. 特别提醒: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可看做给用户供电的无阻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时,可以参照直流电路动态分析的方法. 例、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 U1 不 变,闭合开关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 向下滑动时,灯泡 L 变亮; B. P 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U2 不变; C.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小; D.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BD U2 U1 A B P U1 U2 n1 n2 调压变压器 降压变压器 自耦变压器:原副线圈共用一个线圈 n1 n2 U1 U2 升压变压器 例、调压变压器是一种自耦变压器,它的构造如图所示。线圈 AB 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AB 间加上正弦交流电压 u,移动滑 动触头 P,就可调节输出电压。在输出端连接了滑动变阻器 R 和理想交流电流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为 Q。 (1)保持 P 的位置不动,将 Q 向下移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如何变化?为什么? (2)保持 Q 的位置不动,将 P 沿逆时针方向移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如何变化?为什么?; 例、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定制电阻R1、理想电流表A1一起接入电压有效值U不变的交流电源中,原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通过调节滑动触头P进行改变,副线圈和变阻器R、定值电阻R2以及理想电流表A2连接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R不变,将P向上移动,则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变小; B、保持R不变,将P向下移动,电源输出的总功率变小; C、保持P的位置不动,增大R,则A1的示数减小,A2的示数减小; D、保持P的位置不动,增大R,则R的电功率变小,R1的电功率不变; D 例、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通过灯泡L1与输出电压稳定的正弦式交变电源相连,副线圈通过导线与两个相同的灯泡L2和L3相连,开始时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当S闭合后,所有灯泡都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1变亮; B、灯泡L2变亮; C、原线圈两端电压不变; D、副线圈两端电压变大; A 电压互感器 接法:原线圈并联在高压电路中,副线圈接电压表;为了安全,外壳和副线圈应接地. 作用:将高电压变为低电压,通过测量低电压,计算出高压电路的电压. 电流互感器 接法:原线圈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副线圈接电流表.为了安全,外壳和副线圈应接地. 作用: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通过测量小电流,计算出被测电路中的大电流. 例、如图所示,L1和L2是高压输电线,甲、乙是两只互感器,若已知n1∶n2=1 000∶1,n3∶n4=1∶100,图中电压表示数为220 V,电流表示数为10 A,则高压输电线的送电功率为( ) A.2.2×103 W B.2.2×10-2 W C.2.2×108 W D.2.2×104 W C 例、一个“日”字形的理想变压器,如图所示。其铁芯左右完全对称,原线圈绕在中间的铁芯上,两个副线圈分别绕在左右两侧铁芯上。已知三个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n3,当原线圈接正弦式交流电压U1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是电压U1频率的一半 B、匝数为n2的线圈输出电压U1:U2=n1:n2 C、匝数为n2、n3的两线圈输出电压之比为n2:n3 D、匝数为n2、n3的两线圈分别接相同标准电阻时, 消耗的功率之比为n2:n3 C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