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届高考地理基础知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学案2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金版学案】2015届高考地理基础知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学案2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

资源简介

学案2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历史阶段 人类活动特点 人地关系特点
采集渔猎时代 ________、________为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 因生产力水平________且发展缓慢,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________关系
农业文明时期 人口迅速________,大规模开发利用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 人类与环境的________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
工业革命以来 ________突飞猛进,人类攫取________的能力空前提高 人类试图成为________,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________迅速激化
答案:采集 渔猎 低下 原始的平衡 增长 土地 水 对抗性 科学和技术 自然资源 自然的主宰 人地矛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以练促记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2)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①为以狩猎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集为主的原始社会,图④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社会,图②工业活动超过农业活动,进入工业社会,图③知识和服务劳动超过物质劳动(工农业),进入后工业社会。第(2)题,这个时期是工业化社会时期,人类想征服自然,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全面激化。
答案:(1)A (2)D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________,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________中。
答案:(1)环境空间 物质和能量 (2)环境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向环境________的速度超过了________的再生速度。
(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________。
答案:(1)索取资源 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 (2)自净能力
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
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表现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________等短缺 ________、土地荒漠化、______减少等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更突出 ________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 ________地区、发达国家严重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能源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 乡村 城市
以练促记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解析:第(1)题,b、c表示生产活动及产品。第(2)题,a表示开发利用资源,煤矿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
答案:(1)C (2)A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概念:既满足________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________的发展。
_______持续发展
2.内涵 经济持续发展
_______持续发展
3.基本原则:________、持续性、________。
答案:1.当代人 满足其需求
2.生态 社会
3.公平性 共同性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以练促记
《哥本哈根协议》坚守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强调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维护了应对气候变化“双轨制”谈判底线,敦促发达国家强制减排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
(2)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依据不包括(  )
A.当前大气中累计的温室气体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
B.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C.发达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超过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条件优越,给予发展中国家帮助是其天然责任
解析:第(1)题,“共同”说明了抑制全球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暖是全球的共同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有区别”则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程度和自身的能力来赋予其相对应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故选A项。第(2)题,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当前大气中累计的温室气体80%源自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高消费水平使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同时,发达国家通过种种手段把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目前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所以发达国家需要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发展中国家帮助,但这不是其天然的责任。故选D项。
答案:(1)A (2)D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__________
1.严峻挑战 人均资源不足
________严重
2.行动。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________________白皮书》。
答案:1.人口基数庞大 环境污染
2.人口、环境与发展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手段:________。
2.核心:提高生态效益。
3.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4.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5.意义:推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6.实践。
(1)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发展________。
(2)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行________。
答案:1.环境无害化技术
6.(1)清洁生产  (2)生态农业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以练促记
(2013·惠州三模)“生物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传统生产主要以甘蔗、玉米、薯类为原料制取,目前已研发出由木质纤维素(如秸秆)炼制乙醇。对比传统生产,新制取方式的意义不含(  )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综合利用资源
C.缓解“与人争粮”的矛盾  D.降低原料成本
解析:“生物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这个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会因为生产方式不同而改变,只是新制取方式选择的原料更环保,比传统生产更有利于缓解“与人争粮”的矛盾、更有利于降低原料成本和综合利用资源。
答案:A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012·江苏卷)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1)本题考查农村秸秆的利用。把秸秆作为沼气的原料,既可以产生沼气解决能源问题,沼渣又可以作为肥料返还给农田,提高土壤肥力。
(2)在农田里大量燃烧秸秆不但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还造成资源的浪费。
答案:(1)D (2)A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1)~(2)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维持这一“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  )
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
(2)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解析:(1)该生态系统位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南方地区,森林在这一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如果森林被破坏,将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此处的农田、村寨、河流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2)将村寨布局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较清洁的水源,避免水源受农业生产的污染。
答案:(1)B (2)C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如果要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地 468.7
草地 58.8
盐碱地 32.1
耕地 16.6
沼泽地 10.7
建设用地 1.4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解析:读图可知,该区域生态环境呈退化趋势,主要表现为耕地增加,草地减少,因此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退耕还草。
答案:B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一幅名为“颁奖会”的漫画。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材料二 循环经济是指将生产所需的资源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再次获得使用价值,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经济生产模式。
材料三 下图为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材料一揭示了什么问题?
(2)下图为某工业园中的生产链示意图,请根据材料二中循环经济的概念分析该工业链的意义。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分析材料三所示模式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解析:(1)漫画旨在讽刺某些地区只注重发展经济,而不注意保护环境的现象。
(2)从资源、环境两方面作答。
(3)结合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即可作答。
答案:(1)漫画中的三家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均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说明某些地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
(2)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合理。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提高环境质量,使社会经济产品的数量增大、质量提高;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直面环境问题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