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运动和力》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运动和力》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运动和力》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改变
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
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
定律解读: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 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考点2.惯性
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
2.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物体的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考点2.惯性
概念解读:
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又叫 。二力平衡最简单。
考点3.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
考点3.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 的两个力,如果 、
,并且在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条直线上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G
F
考点3.二力平衡
1.推断受力情况:一直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判断运动状态:受平衡力的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的力 平衡力
受力物体
力的变化
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
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
同时消失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一个力变化,另一个力不一定变化,可能会变为非平衡力
支持力
压力
支持力
重力
4.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c.接触面不光滑
2.摩擦力产生条件
a.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
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考点4.摩擦力(F摩)
阻碍相对运动
4.测量滑动摩擦力
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
测量原理
二力平衡
测量方法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测量结果
弹簧测力计所显示的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考点4.摩擦力
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③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接触面积 。
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 有关,接触面受到的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考点4.摩擦力
压力
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无关
6.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在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
传送带
走路
拔河
考点4.摩擦力
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涂防滑粉
瓶子盖
自行车车闸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用滚动代替滑动
使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加润滑油
气垫船
滚动轴承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作用在运动物体的力一定不平衡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基础突破
D
2.汽车急刹车时,坐在车内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四句话来解释: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的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③乘客的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A.④①②③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B
3.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4.4-1所示。下列选项中能导致球突然从如图甲位置变成如图乙位置的是(  )
A.车向西起动
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加速
D.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减速
C
图 4.4-1
4.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上,武大靖在过弯道时双脚并拢保持身体平衡通过,如图4.4-2所示。一到直道便奋力蹬冰加速前进,最终勇夺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弯道时武大靖的运动状态不变
B.通过弯道时武大靖受到平衡力作用
C.直道加速蹬冰时,他的机械能增加
D.冲过终点后继续滑行时他受到摩擦力减小
C
图 4.4-2
5.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天舟一号飞船,如图4.4-3所示,天舟一号关闭发动机后,从椭圆轨道上离地球较近的P点向离地球较远的Q点运动。该过程中天舟一号(  )
相对地球静止
受到平衡力
C.不受力作用
D.运动状态不断变化
D
图 4.4-3
6.如图4.4-4甲所示,物体受水平拉力F的作用,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运动。从t=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4.4-4乙所示。关于这个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9 s内通过的路程是18 m
C.t=1 s时,若F=2 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2 N
D.从t=3 s到t=6 s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
图 4.4-4
7.如图4.4-5所示是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男运动员拉着的女运动员在地面做圆锥摆运动的精彩场面,当女运动员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则下列有关女运动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受到平衡力作用
B.机械能发生变化
C.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D.对男运动员没有施加力的作用
C
图 4.4-5
8.冰壶运动员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胶的。他滑行时,橡胶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如图4.4-6,他用b脚蹬冰面后,只用a脚向右滑行,可以确定的是(  )
A.滑行时冰对a鞋的摩擦力向右
B.蹬冰时冰对b鞋的摩擦力向左
C.a鞋底是橡胶会滑得更远
D.a鞋底是塑料会滑得更远
D
图 4.4-6
9.如图4.4-7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G甲> 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
A.大于5 N
B.等于5 N
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B
图 4.4-7
10.如图4.4-8,物体重50 N,静止在斜面上,作出物体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图 4.4-8
答案图
1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华的三次实验情况如图4.4-9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_________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图 4.4-9
匀速直线
(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可知,压力一定时,_______
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华比较甲和丙两组数据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触面
越粗糙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能力提升
12.小亮发现一辆装满煤渣的超载大卡车从身边开过,在平直的路上并没有煤渣掉落,而在道路的拐弯处却有大量的煤渣掉落。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车的速度慢比速度快更易掉落煤渣
B.煤渣掉落现象说明车具有惯性
C.急速右拐时,煤渣会掉落在车行驶方向的左侧 D.急速右拐时,煤渣会掉落在车行驶方向的右侧
C
13.如图4.4-10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 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  )
A.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MN段的速度大于OP段的速度
C.MN段受到的摩擦力为3 N
D.OQ段受到摩擦力大小等于F
C
图 4.4-10
14.如图4.4-11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物体M沿粗糙地面水平向左运动,压缩弹簧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 vA。在方框内以点代替M,画出M经过A点时的受力示意图。(图中已标示了弹簧对M的弹力F)
图 4.4-11
答案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