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 应对自然灾害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 应对自然灾害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课题 应对自然灾害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以及危害。 道德修养: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人类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法治观念:了解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提升防灾避险的意识 健全人格:理解影响自然灾害的人为因素,懂得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 责任意识:通过实验,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以及危害
难点 理解影响自然灾害的人为因素,懂得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初谈体会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看一组照片,(播放我国自然灾害照片。)边看边思考,从照片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我国的自然灾害有很多种类。
生2:我觉得自然灾害的危害太大了……
师:大家看得都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自然灾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进行新课导入,让学生对自然灾害有具体的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分析地图,总体感知
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生读“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师:同学们,这是一张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大家仔细读图,看看这张图告诉了我们什么?可以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一起说说,看看大家的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边自己观察边和同桌交流。
生1:从图中,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很多,有地震、泥石流、龙卷风等;
生2:从图中,我观察到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布的地区广;
生3:从图中,我看到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多;
生4:从图中,我看到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的是洪涝和病虫害;
生5:从图中,我发现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而旱灾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生6:从图中,我观察到我国沿海地区有台风发生,而地震主要发生在中部地区;
1.提问:我国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生1:我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有洪水、地震、泥石流、冰雹。
生2:我认为还有雪灾。
2.观察图片,知道我国发生过洪涝、冰雹、干旱、地震、泥石流等多种自然灾害。
3.提问: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
生1:我认为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布的地区广;
生2:我觉得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多;
生3:我觉得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的是洪涝和病虫害。
①课前调查,了解自然灾害种类多。
出示调查结果:学生介绍家乡的自然灾害。
②观察教材第 36 页“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知道自然灾害分别广。
③分析资料,知道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
资料一:2019 年,我国四川省先后发生地震、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 灾害。
资料二:2000 年—2019 年,我国每年平均出现洪涝灾害 35 次。
小结: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的频率高。
【设计意图】:以地图为抓手,引导学生边自主阅图边和同桌交流,既训练了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又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对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分布有清晰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三)灾害展示,感受危害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危害。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调查、搜集了资料和图片,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一张最为震撼的自然灾害的图片,讲一讲图片背后的故事。
小组合作探究。
组1: 我们小组选取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图片;
组2:我们小组选取的是98年发生洪涝灾害的图片;
2.接下来,我们以“不能忘却的纪念---我国曾经发生的自然灾害”为主题全班交流。
3.通过刚才的讨论与交流,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危害,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张饼状图,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调查、搜集图片,讲述交流,一步步地加深学生对自然灾害巨大危害的认识,震撼了学生的心灵,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实验探究,明确诱因
1.明确原因
同学们,自然灾害危害如此之大,有其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同学们可以看一下这个表格:
自然灾害种类 灾害形成的自然因素
洪涝 该地区降水集中、丰富。
干旱 降水量少。
泥石流、滑坡 山地破碎松散的岩石遇上暴雨天气或冰雪大量融化,就会产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 ……
通过图表我们认识到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请同学们读一读38页的内容,想一想人类还有哪些不合理的行为可能导致自然灾害?(自由交流)
全班交流:人类还有哪些不合理的行为可能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滥砍乱伐、围湖造田、过度放牧、污水乱排放、汽车尾气……
2.实验验证
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呢,下面各小组通过小实验来验证一下。并整理好实验报告:(1)在“草地”和“黄土地”上浇同样多的水,流出的水的颜色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在“草地”和“黄土地”上浇同样多的水,流出的水的颜色不一样?由这个实验你想到了什么?
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实验观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防灾意识。
(五)课堂总结,巩固提升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情况,清楚了影响自然灾害的人为因素,那么为了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随机指答)希望我们都能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正我们的错误行为,与大自然友好相处,为减少自然灾害贡献一份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为课本后面两个话题的学习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应对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情况-------种类多、分布广
自然灾害的巨大危害
自然原因
自然灾害形成的诱因
人为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