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3 应对自然灾害 第三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3 应对自然灾害 第三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案设计
第三课时 不屈的抗灾精神
课题 应对自然灾害 第三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 道德修养:初步形成为抗灾救灾尽心尽力的主人翁意识。 法治观念:了解抗灾中平凡人的事迹,感受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认识到在灾难面前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健全人格:知道人们为抵御自然灾害采取的措施及其面对灾害时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责任意识:感悟抗灾精神,体会我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重点 认识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
难点 了解抗灾中平凡人的事迹,感受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认识到在灾难面前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同学们,我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抗灾救灾的精神和团结互助的感人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重温那些温暖的场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自然引出本课的教学。
二、活动交流
活动一:重温感动
1.导入:同学们,在课前你们搜集了当灾害发生时抗灾救灾的画面,你找到哪些呢?
2.交流:把搜集到的感人故事或图片在组内进行交流、分享,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汇报。
活动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思考: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媒体报道中的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一起来感受这些感人的画面,交流自己的感受。
生1:解放军叔叔面对救援遇到困难时不屈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生2:在抗灾救灾中贡献力量的志愿者们,他们非常辛苦,以后我也要做一名志愿者。
生3:我们是国家的未来,当国家有需要时,我们都应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3.师小结
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活动三:拓展延伸齐抗“疫”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疫情在全国人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取得了抗疫的胜利。搜集、讲述抗击疫情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1.过渡:在自然灾害面前的中国人民有这种抗灾精神,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也让我们再一次见证了这种抗灾精神。我们一起来重温那些感动的画面。
播放图片:(内容是各地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为疫情所付出的辛苦)
2提问: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1:当看到那些医护人员有勒痕、浮肿的脸时,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生2:我知道了有非常多的志愿者们默默地为这次抗疫付出着。
生3:我们也要为抗疫出力,减少去公共场所,不聚……
3.小结:同学们,此时老师和你们一起再一次心情澎湃,激动!被他们深深地感动了!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再次感受抗灾精神。
三、课堂总结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要有顽强不屈的抗灾精神,就一定能战胜灾难。
板书设计:
应对自然灾害
不屈不挠
团结互助
抗灾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