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素材 (共4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素材 (共46张PPT)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写道:“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由此人类的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学习目标
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2.通过分析史料和地图,描述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3.通过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分析宋元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
转轮排字法;铜活字
北宋毕昇
活字印刷术;木活字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宋代
元代
雕版印刷术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活动:阅读课本,完成年代尺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情况。
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辽、宋、西夏、金时期进一步发展。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活动:阅读材料,了解雕版印刷术。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同学们手中的历史教材共约12.6万字,同学们算一算,要制作一个历史书雕版,要多长时间呢?
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
活动:阅读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有哪些弊端呢?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毕昇(?-1051)
活字印刷术;木活字
活动:阅读课本,这种情况如何改变的?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活动:观看视频,了解活字印刷术的过程。
①写反字
②刻字
③捡字
④排版
⑤敷墨
⑥印刷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变死版为活版
省工省时,灵活多变
活动:思考,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有哪些进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大洋洲
欧洲
阿拉伯
波斯

活字印刷术
13世纪,传入朝鲜
传入日本
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
经蒙古人西征传入欧洲
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活动:阅读课本,活字印刷术是如何传播的?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影响:
活字印刷术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学者罗伯特
活动:阅读材料,分析印刷术传播的影响。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印刷术的前世今生
隋唐时期
雕版印刷术
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
比欧洲早约400年
活字印刷术
“光与电”的时代
3D打印技术
活动:阅读材料,了解现代印刷术的发展。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当代毕昇——王选
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活动:阅读材料,了解当代毕昇—王选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司南
海船上使用指南针
指南针、罗盘
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
战国
宋代
北宋末年
活动:阅读课本,完成年代尺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情况。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司南:汉代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司南模型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汉王充《论衡·是应》
活动:阅读课本,了解司南。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罗盘:北宋时期,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就制成了罗盘。
指南针: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活动:阅读课本,了解罗盘和指南针。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然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辨别方向。
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活动:阅读材料,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大洋洲
欧洲
阿拉伯
阿拉伯国家

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又传入到欧洲。
活动:阅读课本,指南针是如何传播的?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材料一: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州可谈》
材料二:“皆斫(zhuó,砍、削)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
—明朝巩珍《西洋番国志》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活动:阅读课本,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
郑和下西洋
使人类结束了原始航海时代,开辟了航海史上的新纪元;
促使世界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
活动:阅读课本,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蒺藜火球、突火枪等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唐朝
火铳[chòng]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火药的发明与发展
宋代
元代
发明了火药、火箭
开始运用到军事
活动:阅读课本,完成年代尺指火药的发明与发展情况。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火药,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烧的药剂。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硝石
硫磺块
木炭
你知道火药的原料么?
活动:阅读材料,了解火药。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火箭
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
宋朝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那时的火药武器有火箭、突火枪和火炮等。
突火枪
1259年,宋军和蒙古军作战时,用竹筒制成,竹筒里装有火药,还放一种用石头或金属做的子弹,点着火药后,气压很强将子弹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活动:阅读材料,了解火药。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
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是火铳,小口径火铳是枪的前身,大口径火铳是火炮的前身。早期大口径火铳用铜制造,所以,它又称铜火铳。
(元代)铳身上阴刻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
活动:阅读材料,了解火药。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而金人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
宋元时的火蒺藜
元代火铳
活动:思考,哪些战争中应用了火药?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非洲
大洋洲
欧洲
波斯

火药
在13世纪
传入阿拉伯地区
14世纪初
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活动:阅读课本,知道火药的传播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火药的传播及意义
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海德
活动:阅读课本,知道火药传播的意义。
目标1.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
造纸术 13世纪



印刷术 13世纪
造纸术
造纸术 7世纪
火药13、14世纪
指南针12、13世纪


印刷术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宋元时期中国四大发明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原因是什么?
宋元中外交通发达

发达的中外交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欧洲
(1)陆上交通:
陆上丝绸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阿拉伯
波斯
俄罗斯
活动:阅读课本,找出交通发达的表现。
目标2.通过分析史料和地图,描述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驿站制度
(1)陆上交通:
驿站发达。
活动:阅读课本,找出交通发达的表现。
目标2.通过分析史料和地图,描述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1)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2)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
(3)各族各地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
(4)边疆地区的开发。
活动:阅读材料,分析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的作用。
目标2.通过分析史料和地图,描述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急递铺令牌
类似于今天的特快专递
活动: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驿站
目标2.通过分析史料和地图,描述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泉州
广州
非洲
日本
高丽(朝鲜)
大洋洲
(2)海上交通: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到鼎盛时期。
活动:阅读课本,找出交通发达的表现。
目标2.通过分析史料和地图,描述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宋代的海路
形成了多条航线
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拓展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宋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活动:阅读课本,找出交通发达的表现。
目标2.通过分析史料和地图,描述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天文历法
药物
数学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纸币
驿站制度
农业生产技术
手工业生产技术
中国
西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
活动:阅读课本,找出交通发达的意义。
目标2.通过分析史料和地图,描述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三、宋元科技与交通发展的启示
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用表格总结宋元社会各方面状况。
时期 政治 民族 经济 对外
交往
宋 局部统一 重文轻武 总体和平交往 海外贸易发达 对外交往频繁
元 大一统 版图辽阔 交融 浪潮 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 对外交往频繁
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目标3.通过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分析宋元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原因 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
历史传承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海外贸易和海陆交通的发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目标3.通过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分析宋元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合作使得新中国的经济和科技以及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材料二:
一带一路国际协作高峰论坛
Belt and Ror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活动:小组合作讨论,你认为国家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目标3.通过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分析宋元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发明及改进
应用
发明及改进
传播及影响
传播及影响
科技
发明
应用
传播及影响
发达的中外交通
陆路交通
海路交通
影响
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