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6.我参与 我奉献---参与公益教学设计课题 6我参与 我奉献---参与公益 主备教师 周世敏上课教师 总课时序号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 1.知道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多种形式参与公益活动,有效的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发挥公益的力量。3.初步树立公民的责任意识,培养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重点 愿意服务社会生活,有责任感、有担当。学习难点 树立公民的责任意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资源 首先取一张红色A4卡纸,将纸裁掉一部分,剩下的纸沿中线对折做事例卡。其次将事例卡打开,将画好的卡纸重叠在贺卡上面,然后用刀刻出画好的图形。最后取一张粉色方形纸,剪出比事例卡小一点点的方形,将粉色纸粘在贺卡内页右边即可,这样简单又漂亮的事例卡就做出来了。教 学 过 程师生课堂活动 二次备课一、情境创设1.板书课题:参与公益1.解释“公益”、“公益事业”导入新课学习。二、学习新课(一)导入:阅读p41上边一段文字,让学生弄懂“扶危济困”、“凝结人心”、“正能量”等词语的意思。(二)活动一:爸爸的爱心车1.看p41活动园1,读读《爸爸的爱心车》和“志愿者”,说说:(1)志愿者之什么人?(2)爸爸的爱心行动是什么?(3)你怎么理解“公益活动离不开热心的志愿者”这句话。读一读p42上面那段文字,说说“公益事业”的内容还包括哪些?(让学生在文字勾出来,并读一读)(三)活动二:公益的力量1.看p42活动园2《公益的力量》说说:小娟的故事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教师教给学生制作实例卡的方法。(见学习资源)3.从实例中提炼自己的观点。4.教师小结:每个人微小的公益力量汇聚起来,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让我们坚持“日行一善”,从小事做起,发挥公益的力量。(四)活动三《慈善要用“心”衡量》阅读p43“阅读角”,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田家炳爷爷所说的“有‘心’的慈善”?三、总结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每个人微小的公益力量汇聚起来,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让我们坚持“日行一善”,从小事做起,发挥公益的力量。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生活中的小小善举最终可以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作业设计 1.收集公益改变人、改变环境的实例,并制作实例卡。2.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请用实际行动帮一帮班上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板书设计 参与公益扶危济困 乐善好施 日行一善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