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质量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质量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评价A(1-3单元)
四年级科学(冀教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精彩补白。(每空1分,共25分)
1. 一般来说,植物的组成部分包括( )、( )、( ) 、花、果实和( )。
【答案】 (1). 根 (2). 茎 (3). 叶 (4). 种子
【解析】
【详解】一般来讲,植物的组成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它们都是植物的器官。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作用。
2. 土壤中含有( ),捻一捻会感觉湿润;土壤中有( ),将干燥的土块儿放入水中,会产生( )。
【答案】 (1). 水 (2). 空气 (3). 气泡
【解析】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中含有空气,将干燥的土块儿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土壤中含有水,所以捻一捻会感觉湿润。
3. 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 )中,植物的茎大都分节,节上有( )。
【答案】 (1). 土壤 (2). 叶和芽
【解析】
【详解】植物的根呈向地性,向着地心吸力的方向生长,能深入土壤中,巩固在地上的植物体,并能从泥土中吸收水分及矿物盐。茎是植物的主要部分。茎上有叶,有节,有芽,花和果实也生长在茎上。茎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4. 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可以将土壤分为( )、( )和( )。
【答案】 (1). 沙质土 (2). 黏质土 (3). 壤土
【解析】
【详解】把土壤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沙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壤土。
5. 将月季枝条的一段压入土中,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形成新的月季植株的方法叫( )。
【答案】扦插
【解析】
【详解】将月季枝条的一段压入土中,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形成新的月季植株的方法叫做扦插。除此之外,月季还可以使用播种种子方法来繁殖。
6. 蚕的一生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阶段。
【答案】 (1). 卵 (2). 幼虫 (3). 蛹 (4). 成虫
【解析】
【详解】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
7. 胚胎在妈妈身体里发育的生殖方式,叫做( )。
【答案】胎生
【解析】
【详解】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胚胎在妈妈身体里发育的生殖方式,叫做胎生。人、牛、马、狗等生物的繁殖方式都是胎生。
8. 植物的一生一般都要经过( )、( )、( )这一过程。
【答案】 (1). 种子萌发 (2). 幼苗生长 (3). 开花结果
【解析】
【详解】植物的一生一般都要经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这一过程。它们一生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9. 人的一生经历了( )、生长发育、( )和( )。
【答案】 (1). 出生 (2). 衰老 (3). 死亡
【解析】
【详解】人出生后经历了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阶段;人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生命过程,又通过养育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续。
10. 黄河是我国第( )长河,流经9个省区。
【答案】二
【解析】
【详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二、明辨是非。(每题2分,共24分)
11. 植物根多,扎得紧,才不容易被风吹倒。( )
【答案】√
【解析】
【详解】植物的根一般指植物在地下的部位,主要功能为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矿物质,将水与矿物质输导到茎,以及储藏养分。植物的根多,扎得紧,才不容易被风吹倒,题目说法正确。
12. 动植物死后的残体留在土壤里对土壤不利。( )
【答案】×
【解析】
【详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动植物死后的残体留在土壤里对土壤有利。
13. 有些植物可以生长很多年,是不会死亡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植物,尤其是千年古树,给人以生生不息,长生不老的感觉,其实是一种错觉。自然界有生命的万物皆有寿命,植物也是如此。
14. 只要是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 )
【答案】×
【解析】
【详解】鸡蛋要能够孵化成小鸡,必须是受精卵,没有受精的鸡蛋不能孵化出小鸡。
15. 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 ( )
【答案】√
【解析】
【详解】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土壤是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土壤中不仅有石块、砾石、沙粒、粉粒、黏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土壤的成分,要求学生掌握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
16. 树木都可以用扦插的方法繁殖。( )
【答案】×
【解析】
【详解】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有的植物的茎容易生根,可以采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并不是适用所有的树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7. 植物的根的作用最大,茎和叶没有作用。( )
【答案】×
【解析】
【详解】植物的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将植物固定在土壤。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尘土等。植物的叶还具有蒸腾作用。植物的根、茎和叶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8. 每个人青春期开始的时间都是相同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19. 沙质土的保水性不好,是无法生长植物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不同的土壤适合生长不同的植物,沙质土中水肥容易流失,但透气性好,适宜种植仙人掌、红薯、花生、马铃薯、西瓜、虞美人等块根茎作物。题目说法错误。
20. 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改变水土流失的情况。( )
【答案】√
【解析】
【详解】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减少水土流失的情况。
21. 有些植物可以通过茎繁殖下一代。( )
【答案】√
【解析】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植物一般都是依靠种子来繁殖后代,也有少数依靠根和茎来繁殖后代的,也可以用叶等器官来繁殖后代。
22. 从小到大,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也学会了很多技能。( )
【答案】√
【解析】
【详解】从上学到现在,我们的身高、体重增长很快。我们的一些同学已经进入青春期,有一些同学将要进入青春期。从小到大,我们不但身体发生了变化,也学会了很多技能。
三、择优录取。(每题2分,共24分)
23. 土壤中土粒间空隙最小的土是( ),空隙最大的土是( )。
A.壤土 B.黏质土 C.沙质土
【答案】 (1). B (2). C
【解析】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沙壤土。土壤中土粒间空隙最小的土是黏质土 ,空隙最大的土是沙质土。
24. 改善贫瘠土壤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A. 修筑梯田 B. 增加腐殖质 C. 清除落叶
【答案】C
【解析】
【详解】改善贫瘠土壤的方法有修筑梯田、增加腐殖质、植树造林。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清除落叶就是减少了腐殖质。
25. 绿色植物都能自己制造养料,植物制造养料的结构是( )。
A. 根 B. 花 C. 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这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都能自己制造养料,植物制造养料的主要结构是植物的叶。
26. 蚕一生要蜕皮( )次。
A. 6 B. 5 C. 4
【答案】A
【解析】
【详解】蚕、卵、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阶段。蚕的生命周期约为56天,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它一生要蜕6次皮,幼虫阶段共蜕皮4次。
27. 保水性较好的土壤是 。
A. 沙质土 B. 黏质土 C. 壤土
【答案】B
【解析】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植物通常生长在土壤中,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土和砂土。壤土能保水保肥,养分丰富,最适合植物生长;黏土能保水保肥,养分较丰富,但透气透水性差;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较少。
28. 西瓜适合种植在( )中。
A. 沙质土 B. 黏质土 C. 壤土
【答案】A
【解析】
【详解】土壤为生物提供养分和水分,同时也是为高等植物根系伸展、固持的介质,保证高等植物能直立生长而不倒伏。生物加快了土壤的熟化过程,并给土壤带来有机质,使土壤具有良好的结构。西瓜、花生适宜在沙质土中生长,因为沙质土疏松,透气性好。
29. 下列动物中,( )是卵生的。
A. 老鼠 B. 蝴蝶 C. 大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老鼠和大象是通过胎生繁育后代的,属于胎生动物。蝴蝶是通过卵繁殖的,属于卵生动物。
30. 植物的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是为了更好地( )。
A. 展现植物的美丽 B. 减少水分的散发 C. 吸收阳光
【答案】C
【解析】
【详解】植物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叶片的交叉生长,是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
31. 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反映了柳树的繁殖方式是( )。
A. 用茎繁殖 B. 用根繁殖 C. 种子繁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无心插柳柳成荫”,此句话反映了柳树的一种繁殖方式为用茎繁殖。
32.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 )。
A. 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
B. 阳光、土壤、适宜温度和水分
C. 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般来说,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是适度阳光、空气、营养和适量水分。水是植物的重要构成部分;空气中的氧、氮、二氧化碳对植物生活影响极大;植物需要的养料很多,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等。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动物的呼吸需要氧气等。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3. 蚕在吐丝结茧后会变成( )。
A. 幼虫 B. 蚕娥 C. 蚕蛹
【答案】B
【解析】
【详解】蚕宝宝长到五龄末期,身体会变得白而亮,不吃桑叶了,寻找可以结茧的地方吐丝。蚕在吐丝结茧后会变成蚕娥。
34. 明明今年上四年级,他处于( )。
A. 童年期 B. 青春期 C. 老年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两者密切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向青少年过渡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A符合题意。
四、连一连。(4分)
35. 请将下列物质器官与其相应的作用连线。
根 支撑、运输作用
茎 制造养料
叶 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花 吸收和固定作用
【答案】
【解析】
【详解】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绿色植物在植物的叶上,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植物的叶可以制造养料,吸收尘土等。植物的花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五、对答如流。(每题5分共15分)
36. 动植物繁殖有什么意义?
【答案】生物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植物和动物都会以不同的繁殖方式产生新个体,将生命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如果自然界中的生物失去了这项本领,这个物种很快就会从地球上消失。
【解析】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植物要想产生新生命以延续种群就必须要繁殖。植物和动物都会以不同的繁殖方式产生新个体,将生命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如果自然界中的生物失去了这项本领,这个物种很快就会从地球上消失。
37. 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
【答案】长江、黄河、鄱阳湖、洞庭湖、珠江、黑龙江。
【解析】
【详解】淡水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我国有众多河流和湖泊,比如长江是其中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沿途有鄱阳湖、洞庭湖等众多湖泊,流经多个省份,为沿岸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珍贵而短缺,每个人都要有节约意识。
38. 从小到大,你有了那些变化?
【答案】人的身体从小到大会在身高、体重、语言、心理、行为举止等方面发生变化。
【解析】
【详解】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两者密切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人的身体从小到大会在身高、体重、语言、心理、行为举止等方面发生变化,动植物没有心理等方面的变化。
六、思维拓展。(8分)
某小组为了探究植被与土壤流失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个实验只是一个对比实验
B. 这个实验只是一个模拟实验
C. 这个实验既是一个对比实验,又是一个模拟实验
40. 在两组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不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41. 浇完水后,两块土壤中变化较大的是( )。
A. 有植被的一组
B. 无植被的一组
42.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9. C 40. (1). 坡度、降雨大小 (2). 有无植被 41. B
42. 植被与土壤流失有关系,植被越多,土壤流失越少
【解析】
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39题详解】
本次研究的实验方法是既有模拟实验,又有对比实验。用喷水壶模拟降雨,两组样本植被的覆盖率各不相同,有对比性。
【40题详解】
对比试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因为研究的是植被与土壤流失的关系,所以不同的条件就是有无植被覆盖,其余条件比如坡度、降雨量都要保持相同;
【41题详解】
由于植被与土壤流失有关系,所以无植被的一组变化较大;
【42题详解】
由于无植被土壤流失比较多,有植被的土壤却没有多少流失,所以得知植被与土壤流失有关系,植被越多,土壤流失越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评价A(1-3单元)
四年级科学(冀教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精彩补白。(每空1分,共25分)
1. 一般来说,植物的组成部分包括( )、( )、( ) 、花、果实和( )。
2. 土壤中含有( ),捻一捻会感觉湿润;土壤中有( ),将干燥的土块儿放入水中,会产生( )。
3. 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 )中,植物的茎大都分节,节上有( )。
4. 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可以将土壤分为( )、( )和( )。
5. 将月季枝条的一段压入土中,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形成新的月季植株的方法叫( )。
6. 蚕的一生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阶段。
7. 胚胎在妈妈身体里发育的生殖方式,叫做( )。
8. 植物一生一般都要经过( )、( )、( )这一过程。
9. 人的一生经历了( )、生长发育、( )和( )。
10. 黄河是我国第( )长河,流经9个省区。
二、明辨是非。(每题2分,共24分)
11. 植物的根多,扎得紧,才不容易被风吹倒。( )
12. 动植物死后的残体留在土壤里对土壤不利。( )
13. 有些植物可以生长很多年,是不会死亡的。( )
14. 只要是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 )
15. 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物质,它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 ( )
16. 树木都可以用扦插的方法繁殖。( )
17. 植物的根的作用最大,茎和叶没有作用。( )
18. 每个人青春期开始的时间都是相同的。( )
19. 沙质土的保水性不好,是无法生长植物的。( )
20. 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改变水土流失的情况。( )
21. 有些植物可以通过茎繁殖下一代。( )
22. 从小到大,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也学会了很多技能。( )
三、择优录取。(每题2分,共24分)
23. 土壤中土粒间空隙最小的土是( ),空隙最大的土是( )。
A.壤土 B.黏质土 C.沙质土
24. 改善贫瘠土壤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A. 修筑梯田 B. 增加腐殖质 C. 清除落叶
25. 绿色植物都能自己制造养料,植物制造养料的结构是( )。
A. 根 B. 花 C. 叶
26. 蚕一生要蜕皮( )次。
A. 6 B. 5 C. 4
27. 保水性较好的土壤是 。
A. 沙质土 B. 黏质土 C. 壤土
28. 西瓜适合种植在( )中。
A. 沙质土 B. 黏质土 C. 壤土
29. 下列动物中,( )是卵生的。
A. 老鼠 B. 蝴蝶 C. 大象
30. 植物的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是为了更好地( )。
A. 展现植物的美丽 B. 减少水分的散发 C. 吸收阳光
31. 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反映了柳树的繁殖方式是( )。
A. 用茎繁殖 B. 用根繁殖 C. 种子繁殖
32.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 )。
A. 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
B. 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C. 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
33. 蚕在吐丝结茧后会变成( )。
A. 幼虫 B. 蚕娥 C. 蚕蛹
34. 明明今年上四年级,他处于( )
A. 童年期 B. 青春期 C. 老年期
四、连一连。(4分)
35. 请将下列物质器官与其相应作用连线。
根 支撑、运输作用
茎 制造养料
叶 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花 吸收和固定作用
五、对答如流。(每题5分共15分)
36. 动植物繁殖有什么意义?
37. 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
38. 从小到大,你有了那些变化?
六、思维拓展。(8分)
某小组为了探究植被与土壤流失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个实验只是一个对比实验
B. 这个实验只是一个模拟实验
C. 这个实验既是一个对比实验,又是一个模拟实验
40. 在两组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不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41. 浇完水后,两块土壤中变化较大是( )。
A. 有植被的一组
B. 无植被的一组
42.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