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备考-“亲情类”话题作文导写(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备考-“亲情类”话题作文导写(学案)

资源简介

点滴生活爱,情深意重重
——考场“亲情类”话题作文导写
亲情是生活中最温馨最动人的情感,也是学生写作的首选素材。从小学写作的起步,到中考高考的考场,亲情作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纵观学生的表达,很容易陷入素材老旧、手法单一、语言平淡、强作深情等泥潭,从而让阅读老师兴趣不大,也让作文与高分失之交臂……
在日常作文训练中,训练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注重旧题材新包装,老话题深挖掘,突出细节刻画,加强个性表达,“于无声处见真情,在平淡处显魅力”,决胜于考场之中。
首先追求“真”。为文法千种,唯真撼人心。不让学生模仿别人编,而要深入生活悟:一日三餐的可口、上学放学的接送、感冒发烧的照顾、成功失败的关切、亲人的相互体贴……真人、真事、真情一定能打动人,保证能拿高分。
其次突出“细”。亲情本就是生活的细碎,想要让其有“惊雷”之感,有“震撼”之意,就需要把亲情融入眼前的点滴、心中的感悟、笔下的画面。有剧本之曲折,有镜头之逼真,更有共鸣之情意……
再次讲究“巧”。亲情作文已读过千篇万遍,个别情节学生已烂熟于心。如果只是平铺直叙,看开头知结尾,读题目得全篇。那就很难在考场上引人眼球,出类拔萃。需要在文前构思时融入写作之巧:诗情画意、一波三折、明暗双线、欲扬先抑、节外生枝、幽处旨深、书信寄情……从而让文章摇曳生姿,耐读耐品!
最后达于“深”。看朱德元帅的《回忆我的母亲》;读朱自清的经典《背影》;品催人泪下的《秋天的怀念》……无不爱意在亲情之外,动人于深情之中!所以要培养学生透过事件悟本质、融入描写寄深情、穿越表象颂人性……以“深”感人动心,用“深”赢取语文的“半边天”!
范文一
爱的红糖姜水
天气渐渐转凉,胡同里铺满的落叶预告着秋天的到来。而我的感冒总在夏与秋的交接处“不请自来”,妈妈的红糖姜水又该“大显身手”了。
这不,周日早上醒来,我就感觉脑袋发蒙,说话时带着厚重的鼻音。我以为是昨天晚上没休息好,所以并没有把情况告诉妈妈。而吃过午饭,我已有些犯困,整个人显得病怏怏的,心思细腻的妈妈立即发现了不对。
她把手背贴在我的额头上,关切地问道:“没发烧吧?昨天晚上睡觉是不是没盖好被子?”
我不确定地答道:“昨天晚上我好像被冻醒了。”
“你这是坏毛病又犯了,晚上睡着了总喜欢踢被子,说你多少次了总是改不掉。”妈妈絮叨了一阵,之后忙不迭地去厨房熬红糖姜水。
我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她身后.跟着她忙进忙出。她似乎是嫌我碍事,又或者怕我跑进跑出再着了凉,就让我坐在厨房里等她把汤熬好。
妈妈拿出一块姜,用小刀刮去外面的皮,细心的洗净,在案板上切成薄片;倒出适量的红糖,放入砂锅,把姜放了进去,加上水,调好了文火,开始熬制起来。
我闲着无聊,出神看着妈妈的一举一动:这场景太熟悉了!曾多少次家里人感冒,妈妈总是用她这屡屡见效的土法为我们熬制红糖姜水。突然,我猛地想起,妈妈年轻时的脊背是直挺的,而现在已经伛偻了——唯有在背我的时候才有眼前的这般弯曲啊……
出神间,妈妈已经熬好了红糖姜水。并在妈妈的注视下,我喝完了一大碗。那水甜中带着一丝辛辣,后味却又有一股清香,很是温暖。喝完后的片刻,我就觉得身子骨有种说不出的舒坦,大概是妈妈的红糖姜水有特殊的功能吧。
之后,我去睡了一觉,按照民间的土法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非要捂出一身汗来。睡醒后已经夜幕降临,病情确实有些好转,但身子骨还是很虚弱。妈妈再次给我量了一次体温,确认不发烧后嘱咐我说:“早点睡,睡觉时不要踢被子,半夜我再给你熬一碗红糖姜水。”
我一愣:“那你晚上还能睡吗?”
“不要紧,少睡一会不影响什么,我定好闹钟就行了!趁热打铁,不能影响你明天上学!”妈妈还是怕我耽误学习,并对她的红糖姜水充满信心。
果然,半夜我的房门被打开了,睡眠很浅的我被惊起,是妈妈!她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好像在犹豫要不要开灯。蹑手蹑脚地走到床前,她把手放在了我的额头上。我依然闭着眼,心里却充满了感动——妈妈白天还要上班啊!这该死的感冒!
妈妈叫我睁开了眼,还是一大碗红糖姜水冒着热气放在了桌子上。妈妈帮我端起,送到了我的嘴边。一口下去,还是熟悉的滋味,还是一样的暖而甜,而我的泪却被我和着这糖水咽到了肚里……
哎!这溢满爱的红糖姜水啊!
点 评
红糖姜水是良药,也是深沉的母爱。良药医治了我的身,母爱温暖了我的心。作文以小见大,匠心独运,用一碗红糖姜水凸现母爱之真之深。细节刻画成功,人物心理细腻生动,娓娓的叙述中蕴藏一颗理解感恩的心。结尾一言万语,尽在回味中!
范文二
麦香弥漫的夏天
麦子熟了。
风从麦地掠过,带来的不是清凉,而是夏天的热浪。远远望去,田野一片金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麦香。爷爷奶奶最近忙着收麦子,那金灿灿的种子,带给他们幸福,也带给了我诸多的快乐与温暖……
“吃饭啦!”奶奶在屋里叫我,她先回来做饭。我进屋一看,又是爷爷喜欢吃的面条,便小声嘟囔:“每天中午都是面条,我不爱吃!”
“没办法,你爷爷爱吃,等过一阵就给你做好吃的。”奶奶哄我道。
“哼!你眼里只有爷爷,等你不会动了,我就离你远远的……”我“恨”奶奶对爷爷的偏爱。
我坐在门口那块大石头上等着爷爷回家,门前有棵大树,茂盛而墨绿的枝叶遮住了过分热情的太阳,这是这个夏天我心中唯一的荫凉。嗅着远处飘来的麦香,我便开始数地上有几个光斑。时不时有微风拂过,那光斑也随之摇摆——多美的图案!
就在这时,一辆三轮车在我面前停下:“哟,妞妞,这是在欢迎我吗?”是爷爷。这一笑让他眼角的皱纹更明显了。
“对啊,有什么奖励吗?”我马上抬起了头。
像是变戏法一样,爷爷从身后拿出一串糖葫芦,那焦黄色的外壳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夺目。我一把抢过,好甜哪!
进了家门,爷爷又变了一个戏法,又拿出了一串糖葫芦,递给了在厨房门口一直等着她的奶奶——我知道奶奶喜欢吃甜——这一串似乎比我的这一串更大更焦。
“爷爷,你偏心,我再也不疼你了!”面对这“不公”,我大喊起来。爷爷笑了,奶奶笑得更灿烂……
爷爷端起面条碗,那面条已经凉成了一团。但他依旧笑着吃得很香,甚至把碗上的残渣也用筷子刮了个干净,脸上洋溢着我不懂的满足。
傍晚则是由我去叫爷爷回家吃饭的。回来时,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爷爷一直问奶奶做了好什么好吃的饭,他在村外就闻见香味了。
“还是面条,不过换成了卤面,还加了鸡丁呢!”我不相信爷爷的鼻子有这么灵,“肯定是奶奶知道你爱吃面条,又专门给你做的呗!今天好热啊,奶奶忙活了半个下午呢!”
“呵呵……”爷爷笑得不拢嘴了,加大了蹬车的力度。风撩起了我脸庞的发丝,有点痒,我轻笑出声,扑面而来的麦香中还有一种幸福的快乐!
晚饭后,月光如水,虫鸣似曲,夜雾氤氲。奶奶搬来躺椅,爷爷摇着扇子坐在葡萄架下和我聊天。不一会儿就会传来奶奶轻微的鼾声——她睡着了。爷爷悄无声息的起身,从屋里拿出一个薄床单,轻轻地搭在奶奶的身上。如水的月光照向了奶奶,也照亮了爷爷头上的银丝,泛着比星星更柔和的光……
麦香弥漫的夏天就是在这一声声的虫鸣中过去的。这个夏天有爷爷奶奶辛勤的汗水,更有他们相依相牵的幸福甜蜜……
点 评
麦香浓郁,幸福永远!作文以如诗如画的生活场景再现爷爷奶奶至真的夕阳深情,选材质朴,描写细腻,对话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可口的面条、甜香的糖葫芦”是爱的见证,恰当的景物描写点缀其中,为文章增色,给人物添彩。作文就是诗化的生活,融入其中,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与收获。
范文三
依稀记得,儿时的我最爱做的事就是坐在爷爷的深红色三轮车上,迎着轻风,伴着暖阳,嬉嬉闹闹。而爷爷看着我“呵呵”地笑,脸上的皱纹像一朵绚烂的花……
由于爸妈一直在外地打工,我从上幼儿园起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奶奶负责我的饮食起居,爷爷便担起了接送我上下学的“重要任务”。
每次,爷爷总把三轮车擦得干干净净,他说看了叫人心里舒服。车厢里总会有一个绿色的小凳子——其实也就是一个摆设,顽皮的我总喜欢扒着三轮车沿,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
每次放学,我总能在学校门口一眼就能看到爷爷的身影——他总是站得很高,笑着向我招手:“乖孙女!我在这儿!”到了三轮车旁,我像猴子般蹿了上去,麻利地坐在车沿上。“坐好喽!”爷爷做出佝偻着身子的模样,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牛。有时,上车后,他还会从怀里掏出一个面包、一根火腿或一甁“娃哈哈”,给了我意外的惊喜。于是,银铃般的声音总是回荡在充满阳光的道路上……
爷爷不时地回头:“今天学得咋样?”“我们今天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呢!”
“是吗,我的孙女儿真棒,回家奖励你好吃的!”爷爷轻笑着,嘴角挂着抹不去的弧度。“爷爷真好!”我的心里比喝了冰糖雪梨还要甜!抬头看夕阳西下,一抹昏黄映在载着我和爷爷的三轮车上,暖暖的,融融的……
时光转瞬即逝,眨眼间,我已步入初中,爷爷头上也渐渐染上了银白色。我劝爷爷不必再每天接我了:“天气转凉,您身体又不好……”
“谁说我身体不好,就算再送你十年,那也是没什么的。”爷爷拍着胸脯,又慈爱地摸着我的头,“夜长天短了,晚上那么黑,你胆儿又小,再给吓着,咋办?”我无奈地笑了。
于是,爷爷仍然接我,我也还是不安分坐在车沿上,一路上和爷爷谈着学校的趣事,爷爷也不时为我那令他欣慰的成绩放声大笑——只是我感觉车速没有以前快了……
我清楚记得:那天周末,当我和同学有说有笑地走出校门,看到来接我的是妈妈时,我的笑容僵住了:“爷爷呢?他怎么没来?”——他每天都会来的!刮风下雨,从未“缺席”过的啊……
回到家,我才得知爷爷晕倒住院的事,我的心仿佛碎了一般。因为疫情,我也不能去医院探望,一整天,我不笑也不语,总是一个人看着窗户发愣,听着窗外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一直回想着爷爷每天接我的情景……
半个月后,这天放学,我在门口却再次看见爷爷那遍布皱纹的脸、脸上扬着的笑容和那挥着的手,我惊呆了!当我又一次看见那熟悉的红色三轮车和小板凳时,我的心里我防线彻底崩塌了——
爷爷,是爷爷!他又来了——又来接他最疼爱的孙女来了!霎时,泪水浸满了我的脸庞,打湿了我的衣领。我飞奔向爷爷,紧紧抱住了他……
又是熟悉的路,又是熟悉的红色三轮车,还是那久违的画面——
一个小女孩坐在三轮车沿上,扬着灿烂的笑脸,挥舞着惬意的双手,对着周围的风景指指点点——女孩可爱,爷爷慈祥。而那阳光格外温暖,洒在祖孙俩身上,也洒满了女孩的心头……
点 评
爱在红色三轮车上,爱在爷爷对孙女的细心呵护中,爱更在孩子们的那颗敏感而多情的心中!给孩子们一个平台,她们会把生活写成生动的剧本,也会把爱变成最美的诗行。作文融入真生活,体现真亲情,描绘细画面,表达感人,爱意满满——携感恩之心上路,她们的远方风景更美好……
范文四
雪花飘舞的时候等您回家
——给妈妈的一封信
妈妈:
时间过得好快啊!
中秋月饼的香甜还在口中回味,霜降的寒凉已将秋天的清爽逼到了角落,虽然雪花还未纷飞,但我面前的日历只剩下薄薄一层——妈妈,您和爸爸快要回来了……
“我们过年就回去。”
这是您在电话里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所以我对“过年”这个词格外的敏感:红灯笼、红对联、红爆竹……甚至是古诗里“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句子,也让我对门口园子里的桃树多看两眼——总感觉您会在某一瞬间就绕过那光秃秃的桃枝,忽然向我招手,带着喜悦与激动飞奔而来……
妈妈,我真想让您永远留在我的身边啊!
妈妈,我仍记得你和爸爸走的日子是正月初六,你们说春节假期走高速免费,省下的钱够给我和弟弟买两身新衣服了——妈妈,你可知道,我和弟弟宁愿不穿新衣服也不想让你们这么早就走啊——你们是年前二十六才到家的啊!
加上两头,你们在家呆了十天!
妈妈,你和爸爸在午夜发动汽车的时候,我和弟弟其实没睡着,从他那微微抖动的被子我分明能够感觉到,只是我们更不想看到你们自责难过时的眼神……
整整十个多月没见过您和爸爸了——虽然您常说,电话里我可以看见你们啊,但那怎能会一样呢?您在我身边的气息、温暖,甚至您的责怪都是那样的有质感和温度!
妈妈,前几天学校组织一个活动,主持人说“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星,那是你的妈妈的眼睛,她一直在看着你。”我想知道:妈妈,那是真的吗?是真的吧!要不,走在晚自习放学的路上,怎么我走它也走呢!
学校在开学初统计留守儿童,让父母不在家里的举手,我常常把头压得很低,手也不停得抖——我真的不愿意承认您和爸爸都在不家的事实。每次和您通话,我都准备了好多的内容,但接听手机时却只有那短短的几句:我会听话的,我会好好学习的,你们要早点回来……
妈妈,其实,我想说多想让你们陪我过一次生日。每当我看见别的同学的爸妈陪着他们吹蜡烛、吃蛋糕的时候,我真的很难过;每次放学,有别的同学他的爸妈开车来接他们时,我真的很失落!但我能理解,也能体会,每次视频,你们身后的车间都是轰轰隆隆,你们的脸上写满疲惫,我怎能说让你们陪我过那可有可无的生日呢?
妈妈,我已经算是一个小男子汉了。我会照顾好自己,会听奶奶的话,你们不要担心,你们更要照顾好自己,别那么晚睡觉,别一天不吃饭,别因为加班费高就连轴转——天长日久,铁打的人也不行啊……
此刻,我放下了笔,窗外的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星又在注视着我了。我已相信,那是您的眼睛——那样的多情,那样的脉脉——是在告诉我,等年前第一场雪花飘舞的时候,您和爸爸就会归家……
平安夜祝您和爸爸平安幸福!
儿子:辉
于平安夜
点 评
书信类作文贵在一个“真”字,融进一个“情”字,做到一个“实”字,体现一个“美”字。此文集“真情实美”为一体,用“真情”动人,用“实美”感人,从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书信作文写作的标杆。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作文用冬天的精灵——“雪花”入题,并作为想象中的团聚画面的背景,已让文章有了美的氛围和基础,是其一亮点。作者用分别时心酸细节来写思念,用父母匆匆而归又匆匆离去的“无情“让思念带上了伤感,让情更动人。而那颗“闪亮的星星”,前后照应,让作文带上了神秘美丽的色彩,也成了爱的象征,值得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