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2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2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服务社区 参与公益
课题 我参与我奉献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明白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 道德修养:认识到社区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社区成员要互相支持、帮助 法治观念:明白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 健全人格:认识到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在生活中多帮助别人,让小小善举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 责任意识:培养公共意识,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重点 理解社区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公益事业
难点 认识到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培养奉献爱心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内容:课堂活动
活动一:社区是我家共同维护它
1.一位居民认为《邻里公约》就是个“紧箍咒”,你认同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邻里公约》是为解决邻里沟通和社区冷漠等诸多问题而诞生的,这不是一份约束,更像是一个美好约定。
活动二: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1.相关链接《农村社区》。阅读39页。说说农村社区跟城市社区相比有什么不同?
与同伴分享你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和感受!
2.还没有参加社区活动的同学听了别人的介绍,也一定非常想参加社区建设,说一说你能做哪些事情。
3.阅读角《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感受文中社区的人的做法。
活动三:志愿者在行动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低于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
1.故事《爸爸的爱心车》
有人说:“公益活动离不开热心的志愿者。”你是如何理解的?
志愿者
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
参与公益活动,做志愿者有很多方式和途径。只要我们有心随时都可以加入到志愿者的大军中来。如:为灾区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与保护环境行动。
活动四:公益力量大
1.阅读书中故事《公益的力量》
2.小娟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二部分内容:拓展活动
1.阅读角《慈善要用“心”衡量》,你是如何理解田家炳爷爷所说的“有‘心’的慈善”?
课后活动:发起“日行一善”活动,期末评出班级“爱心小天使”。
第三部分内容:课堂总结
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只要是有爱的公益行动,再小的力量也会因为积累而变得强大。因为生活中的小小善举最终可以汇聚成社会生中的浓浓大爱。
第六课 我参与 我奉献
服务社区 参与公益
共同维护 志愿者行动
共同建设 公益力量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