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共同建设有序生活
课题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懂得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共建有序公共生活的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道德修养:通过学习,认识建设有序生活需要个人、社会和国家共同努力。树立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 法治观念:明白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健全人格:学会用合法、合理的方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秩序问题。 责任意识: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公共生活需要有序的观念。
重点 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公共生活需要有序的观念。
难点 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占用应急车道后果严重 民警提示让出“生命通道” 分享与讨论: (1)你在生活中有发现类似现象吗?一般是在什么时候会经常看到这种占用应急车道的行为出现? (2)这些占用应急车道的人可能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3、导入语: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图片对比: 有的人霸占候车室座椅 有的人却整齐地坐在地上 …… 生活观察员:在日常生活中,你也有经常观察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吗?它们不同在哪里?我们更应该怎样做呢? 行为大清单:说一说,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建设有序生活,我们可以怎样做? 试一试:在以下场合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活小镜头:当你看到这种景象,你会怎么做? 当有人踩踏草地、花卉 当有人插队 6、小提示: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7、小调查:针对生活中出现的下列问题,调查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 8、小提示: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9、如此行为: (1) 1月31日下午,在疫情防控期间,某小区工作人员在社区进口防疫检查点对进入小区车辆核查确认时,李某驾驶的轿车因无该小区出入证被工作人员拦停。乘车人王某某不听从小区工作人员劝说,拔下该车车钥匙将车熄火后,离开现场,致使该车堵塞小区进口达一个多小时之久,造成交通阻塞和多人围观。经调查核实,王某某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2) 2月27日上午,海口一辆41路公交车运营至秀英村站点,男子杨某由于未带手机且拒绝扫码乘车,并向该车乘务员吐口水。随后,杨某试图离开,被该车司机及其他乘客合力控制住。随后杨某被海垦派出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 10、思考与分享: (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吗?怎样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2)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11、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通过对比,感受有的人把他人、社会、国家放在心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保持良好秩序。而有的人却相反。由此激励学生做心中有他人、集体、国家地人,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构建有序生活。 使学生懂得我们不仅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也有责任劝阻他人。 通过调查,感受各方为构建有序和谐社会所付出的努力,并懂得共建有序生活的道理。
课堂小结 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法制的保障。对积极维护秩序的行为要大力宣传或表扬,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形成尊重公共秩序光荣,破坏公共秩序可耻的社会风尚。 总结提升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