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明治维新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5张PPT。1867年,以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为首的改革派从年幼的天皇手中得到了讨伐幕府的密诏。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迫于形势,假意把政权还给天皇,却不肯交出兵权和领地。第二年,讨伐幕府的武装在京都附近的战斗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幕府统治被推翻。 明治天皇政府在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日本没有经过西方长达二三百年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所以私人资本普遍不足。明治天皇政府为鼓励工商业,由政府投资办工厂,同时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企业。日本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后,注重结合本国实际加以改造和吸收,而不是全盘照抄西方。军事方面,
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
的军队。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政治方面:
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
接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真实写真照阅读书本P73页,概括明治维新的背景。1.内忧: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
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患: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
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欧洲
联强接踵而来,也想日本提出了同样要求。外国势力的入侵,激化了日本国
内矛盾,幕府的统治摇摇欲坠。
3.倒幕战争的胜利:面对危急局面,一些中下级武士逐步放弃了排斥西方的
作法转而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1868年,
讨伐幕府的武装在京都附近战胜幕府军队,推翻了幕府统治。1869年,明治
天皇政权从京都迁往东京。相关链接 阅读材料及书本,概括明治维新
的内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军事明治政府为迅速发展工商业,新建了大批工厂,
修筑铁路。本土展示的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出
现的第一台火车机车。此图展示的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重视发展教育,
普及初等教育,学习先进文化,提倡穿西服等,说
明日本是一个重视教育,善于学习的民族,注重培
养人才。相关链接思路点拨 为了使改革更加彻底,是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日本政府决定向西方学习。1871年为了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明治政府派遣代表团出访欧美各国,实地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情况,以便为明治政府制定治国方针作参考。
本图反映了代表团出访时,人们去码头送行的情景。教材问题探讨,书本p74页仔细观察上面这幅图,找一找那些是当时的新事物,哪些是以前的旧事物。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图中火车,铁路,电线,一些人穿的西服等是新事物:而帆船,人力车,马车,
日本和服等是旧事物。
图画再现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主动向西方学习,在多个领域吸收工业文明成果的
情景。思考:明治维新的影响1.积极方面:
1.明治维新是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各地成立民权组织,要
求开设国会,掀起自由民权运动。1889年,天皇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明治宪法》),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系。至此,明治维新取得了划
时代的成就。
2.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
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2.消极方面:
1.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思维延伸: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1.封建专制统治相当薄弱。
2.倒幕派掌握了国家权力。
3.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4.国际环境相对宽松。注意: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走上发展资本主义
的道路,成为日本振兴的转折点。但日本强大
起来之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
主义道路。
休了个息吧随堂演练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由半割据状态转为中央集权国家 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代 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C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下列国家中,最早用军舰打开日本国门的是——
A 俄国 B 美国 C 英国 D 法国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