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2节 弹力知识回顾1、什么是力?2、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总是________相互的哈哈,木板终于发生形变了!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形变有哪几种呢?试一试,想一想用力分别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恢复到原来形状没有恢复到原来形状弹性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撤掉外力之后,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如橡皮筋、弹簧等。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撤掉外力之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如橡皮泥等。(一)弹性和塑性弹性形变非 弹 性形变------塑性形变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显示微小形变(一)(二)、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产生力叫做弹力(2)产生条件: ① 直接接触② 发生弹性形变(3)常见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生活中的弹力跳板发生形变产生的力使运动员弹起很高作出优美的跳水动作例题:分析弹力书放在桌面上书对桌面:桌面对书:压力支持力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不能完全复原。小心喽!弹性限度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什么?————测力计常见的测力计电子握力计提环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刻度板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受到的拉力:0N 1N 2N 3N弹簧的长度 10cm 12cm 14cm 16cm弹簧的伸长量:0 2cm 4cm 6cm一个弹簧原长12cm,受到2N的拉力时长度为16cm,受到10N的拉力时的长度为多少cm 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认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3)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若不在,应调零。(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的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观察弹簧测力计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量程是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指针的读数为_______5 N0~5 N0.2 N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N)2.6N。右侧弹簧测力计的量 程: ;分度值: ;测量值: 。0~5 N0.2 N1.4 N指出课本P8图7.2-5的测力计的分度值和示数1.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 A、撑杆跳高 B、跳远 C、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D、守门员用力扑住射向球门的足球D2. 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B、弹簧测力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拿来使用C、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轻轻地拉挂钩,以防卡住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挂钩不能与外壳相碰B课堂练习3.弹簧长10 cm,用1 N的力拉弹簧时弹簧长11 cm,用5 N的力拉它,弹簧的长度为( )A.10 cm B.15 cmC.50 cm D.55 cmB4、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C、只要有形变就一定有弹力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D5、 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6、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C、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DC7 、测一个约7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C 、量程30N,分度值3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8、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C、使用前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超过测力计的量程AA10.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两人分别用10N的力拉挂钩的吊环,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N.10C9.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在“0”刻度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A、相同 B、偏小C、偏大 D、无法确定11.一条原长12cm,受到2N的拉力时长度变为13cm。当它的长度变为17cm时,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N.1012、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两人分别用5N的力拉挂钩的吊环,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N.5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