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7张PPT)第二章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闪充考点考点 11.原子结构两种电荷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正 负 2.摩擦起电定义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实质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③________________.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较强的物体就容易④________电子,使自己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⑤________;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较弱的物体因⑥________电子而使自己带上等量的⑦________电子的转移 注:只有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物体才会带上电荷.得到 负电 失去 正电 1.小丽开出租车门时手被“电”了一下,这常常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空气________而带电,与小丽发生了放电现象.摩擦 3.两种电荷两种 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⑧__________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⑨__________带电体的性质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荷间的 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 ____________,异种电荷 ____________正电荷 负电荷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验电器 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如图所示)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验电器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带电体带了多少电荷,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检验带电体带了哪种电荷 电荷量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 __________,简称 ________,单位是 ________,简称 ______,符号是C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不能 不能 电荷量 电荷 库仑 库 【特别提醒】(1)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电子)的转移过程.(2)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时,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两个轻小物体相互排斥时,带同种电荷.2.口罩滤网中的熔喷布带有静电,能吸附含有病毒的飞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3.[RJ九年级P35图15.1-6]如图所示,铁支架上的吸管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一端时,吸管被排斥,说明吸管带______电,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的原理.负 同种电荷相互排 斥 4.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名称 定义 举例导体 ________导电的物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盐的水溶液等绝缘体 __________导电的物体 橡胶、玻璃、塑料等半导体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生活中的二极管、三极管等超导体 温度在临界温度及以下时,电阻变为零的物体 可用于制作电动机线圈、输电导线等容易 不容易 4.以下物品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2B铅笔芯;②橡皮;③金属圆规;④塑料尺;⑤练习本①③ 考点 2电路1.电路组成 由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路)及导线(输送电能)组成 电路图 中常用 的元件 及符号 电源 开关 灯泡 电阻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电动机2.电路的三种状态状态 图例 定义 特点通路 正常接通的电路 电路中 ______电流通过,用电器能够工作断路 某处被切断的电路 电路中 ________电流通过,用电器不能工作有 没有 状态 图例 定义 特点短路 电源短路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电路中的电流很大,电源和导线发热,可能会烧坏电源(非常危险)用电器短 直接用导线将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 仅被短路的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无法工作5.如图甲所示,一个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此时充电宝相当于电路的________;手机的电池相当于__________;如图乙为宾馆房间的取电房卡,将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________;图丙所示的电路中各元件完好,此时电路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__.电源 甲 乙丙用电器 开关 电源短路 考点 3串联和并联类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电路图类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元件连接 逐个顺次连接 并列连接电流路径 有 ________路径 有多条路径用电器工作特点 相互影响 各支路 ____________一条 互不影响 6.智能手机可通过人脸、指纹或密码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识别解锁,每种方式相当于一个开关,用灯L发光模拟手机解锁成功,图中的模拟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D 考点 4电流、电压及其测量1.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通常用字母 ______表示方向 规定 ______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产生条件 电路中有 ________,且电路是 ________I 正 电源 通路 单位换算 基本单位是 ________,简称 ______,符号是 ______常用的还有毫安(mA)、微安(μA)1 A= __________mA,1 mA=1 000 μA常见电流 节能灯中的电流约为0.1 A 电冰箱中的电流为0.5~1 A电视机中的电流为0.3~0.8 A空调中的电流为4~9 A安培 安 A 1 000 2.电压作用 可以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 ________.通常用字母 ______表示电压单位 换算 常用单位 ________(V),简称 ______;常用的还有千伏(kV)、毫伏(mV);1 kV=1 000 V,1 mV= _________V常见 电压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 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2 V一块手机电池的电压为3.7 V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 V电流 U 伏特 伏 0.001 7.[RJ九年级P48第4题改编]下图中,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电路是 ( )D 3.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及读数元件 电流表 电压表图示元件 电流表 电压表使用 原则 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则需 ________ 与被测电路 ________ 与被测电路 ________使用 原则 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电流必须从 ______接线柱流入, ______接线柱流出;被测电流或电压不能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所选的量程 校零 串联 并联 正 负 元件 电流表 电压表 读数方法 明确所选电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所选量程进行读数 示例 示例 量程 0~0.6 A 0~3 A 量程 0~3 V 0~15 V分度值 ________A 0.1 A 分度值 0.1 V _______V示数 ________A 1.6 A 示数 1.4 V _____V0.02 0.5 0.32 7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______(选填“电源”“L1”或“L2”)两端的电压 .L2 4.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分析电路故障电流表示数 存在故障 电压表示数 具体故障位置无示数 断路 无示数 与电压表并联以外的电路断路有示数 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有示数 短路 无示数 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短路有示数 与电压表并联以外的电路短路注:实验探究题中必须答出具体故障类型和具体故障位置.如小灯泡断路或小灯泡短路.9.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L1、L2两灯均发光,两电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另一盏灯仍亮,一只电表示数增大,另一只电表示数减小到几乎为零,则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L1断路 B.L1短路C.L2断路D.L2短路B 考点 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规律类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图示类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电流 规律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3 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电压 规律 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电源两端电压与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考点 6电阻1.电阻阻碍 欧姆 欧 1 000 长度 材料 横截面积 温度 短 大 2.滑动变阻器长度 滑动变阻器可以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25 Ω 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 阻值最大 一上一下 导线 定值电阻 10.[RJ九年级P71第3题改编]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能使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 )B 图说物理教材图片1:如图所示,梳过头的梳子能吸起纸屑,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能把头发吸起来等.(RJ九P32第十五章第1节引图)【基础解读】命题点:摩擦起电(1)图中现象都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______.(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得到电子的物体带_______,失去电子的物体带________,所以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电 电荷的转移 负电 正电 教材图片2: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发现被吊起的玻璃向外偏转.【基础解读】命题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电,图中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正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RJ九P32图15.1-1)【思维拓展】(2)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看到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张开,说明橡胶棒带______.金属杆中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RJ九P33图15.1-2)电 金属箔到金属球 闪充真题点击进入WORD文档……实验突破实验讲解【实验电路】实验 1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操作:(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2)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次数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1 2 3 (3)换用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测量;根据实验数据总结规律.2.实验注意事项:(1)使用电流表前应先________;电流应从电流表的______接线柱流入,______接线柱流出;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________.(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目的是____________.校零 正 负 串联 断开 保护电路 【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总结结论】▲3.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________(I1=I2=I3=…=In).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________(I=I1+I2+…+In).4.多次测量的目的:得到实验的普遍规律.相等 之和 【交流与反思】5.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测量值存在较小的误差,但是仍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6.并联电路中得出“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相等”的错误结论的原因: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结论不具有普遍意义.▲7.电表指针异常原因(1)闭合开关前,电表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左(右)侧,说明使用电表前____________;(2)闭合开关后,电表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左侧,说明电表_________ _____________;(3)闭合开关,若电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小,说明电表所选量程较______.8.电路故障分析(见P017)没有调零 正、负 接线柱接反了 大 例1 [2022桂林]小桂和小林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中:(1)他们按如图甲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在图乙的实物图中还差一根导线没有连接,请在图中画出该条导线.(2)在实验过程中,L2突然熄灭,L1亮度不变,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L2______路.断 (3)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测出通过L1、L2和干路的电流,记录如下表,第三次实验时电流表A1指针指在如图丙的位置,其读数应为________A;小桂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电流相等.小林认为小桂的结论可能不正确,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他们应该更换规格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再次实验.0.24 不同 (4)本实验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 1 2 3电流表A1的示数/A 0.18 0.2 电流表A2的示数/A 0.18 0.2 电流表A的示数/A 0.36 0.4 寻找普遍规律 【补充设问】(5)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__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6)在不能事先预估电流大小的情况下,为防止损坏电流表,应先选用______(选填“大”或“小”)量程试触.(7)电表指针异常原因在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A的指针位置如图丁所示,其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调整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丁位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开 大 电流表 没有调零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8)实验结束后,小林又利用器材换个电源连接了如图戊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________,电流表A2的示数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林惊奇的发现闭合开关后两个灯都亮,并且两个表都偏转了22个小格,请帮小林推算出流过L2的电流是________A.不变 变大 1.76 (9)开放型设问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己所示的电路图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闭合开关S,发现L1灯不发光,L2灯发光.该同学猜想可能是L1灯被短接了.他拿来一根导线进行检验,根据看到的现象判断出他的猜想是错误的.①请写出他检验时的做法及观察到的现象.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②请你对L1灯不发光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己用一根导线并联在L2两端 L1灯发光了 电功率太小 实验讲解【实验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实验 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操作:(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各用电器及电源两端的电压,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换用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测量;根据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实验次数 L1两端的电压U1/V L2两端的电压U2/V 电源电压U/V1 2 3 2.实验注意事项:(1)使用电压表前应先________;电流应从电压表的______接线柱流入,______接线柱流出;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________.(2)电压表量程选取:先用0~15 V量程试触,若偏转角度较小,示数小于3 V,改接0~3 V量程.(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目的是____________.校零 正 负 并联 断开 保护电路 【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总结结论】▲3.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________(U=U1+U2+…+Un).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________(U=U1=U2=…=Un).4.多次测量的目的:得到实验的普遍规律.之和 相等 【交流与反思】5.电表指针异常原因(见P022)6.电路故障分析(见P017)7.多次拆接电压表不方便的改进方法:(1)同时接入多个电压表(如图1);(2)利用开关的通断控制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如图2).图1图2例2 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可能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设计与进行实验](1)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甲[交流与评估](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3)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答: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开 L1短路 L2断路 不能 电压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 (4)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UAB/V UBC/V UAC/V2.4 1.4 3.8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存在偶然性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补充设问】(5)某次小明把电压表接在AB之间,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V;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小明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0.5 乙改接0~3 V量程 (6)小兰实验后得到下表中的数据,分析数据得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的结论.老师指出小兰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原因除了实验次数太少之外,可能在器材的选择上也有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了相同规格的两个灯泡 UAB/V UBC/V UAC/V1.5 1.5 3(7)小明用图丙所示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①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并联的小灯泡,一个很亮,一个发光微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A.较亮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大B.发光微弱的灯泡的灯丝断了C.两个灯泡的规格不同D.发光微弱的灯泡被短路C 丙②开放型设问小明发现家里客厅的灯比卧室的灯亮,两灯对应的电压U1和U2的大小关系是U1______(选填“>”“=”或“<”)U2.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电路各用电器并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8)创新装置小明指出实验电路还可以改进,他将其中一个灯泡换成定值电阻,另一个换成滑动变阻器,老师觉得可行,你认为改用滑动变阻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移动滑片即可进行多次实验,不需要拆接电路,便于实验操作 实验讲解【实验电路】实验 3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研究方法:(1)转换法: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灯泡亮度或电流表示数 (2)控制变量法:①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选取同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金属丝;②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选取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金属丝;③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选取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的金属丝.2.实验操作方法:(1)改变导体长度的方法:①选用不同长度的相同粗细、同种材料的导体;②使用同一导体接入电路的长度不同.(2)改变导体横截面积的方法:①选用不同横截面积的相同长度、同种材料的导体;②使用同一导体,通过对折接入电路来改变横截面积(须保证接入电路的长度不变).【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总结结论】▲3.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1)当导体的温度、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______,电阻越大.(2)当导体的温度、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______,电阻越大.(3)一般情况下,金属导体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温度 小 长 【交流与反思】4.多次测量的目的:得到实验的普遍规律.5.实验中若只用电流表可以判断导体电阻大小,但是存在不足之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中若只用小灯泡的亮度可以判断导体电阻大小,但是存在不足之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电路中电阻很小时,可能损坏电流表 若电路中电阻差别较小时,不能准确反映电阻大小 例3 [2022绥化]“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使用四根电阻丝,其材料规格如下表所示.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 积/mm2 灯泡亮度A 锰铜合金 0.5 0.8 亮B 镍铬合金 0.5 0.8 较亮C 镍铬合金 0.5 0.4 较暗D 镍铬合金 1.0 0.4 暗(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2)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和转换法.(3)分别将编号为__________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4)分别将编号为B、C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____________有关.小灯泡亮度 控制变量法 A、B 横截面积 (5)分别将编号为C、D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其得到的实验结论被实际应用到了______的工作原理中.A.电压表 B.电流表C.滑动变阻器(6)实验过程中某小组同学更换电阻丝后发现小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可用__________代替小灯泡完成实验.C 电流表 【补充设问】(7)如果要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可以进行的操作是选择其中一根导线对其________并进行对比,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8)开放型设问实验中将电阻丝对折后接入电路中,发现小灯泡变亮,由此得出结论: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请你判断这种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 错误 没有控制金属丝的长度相同 (9)生活情境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质输电线换成较粗的铝质输电线,输电线的电阻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减小电能损失.家庭装修中遇到导线不够长时,有的装修师傅把两根导线连接起来使用,但这样有安全隐患,这是因为与别处相比,连接处的电阻较______(选填“大”或“小”),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减小 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