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四年级下册3.11.登上月球( 课件1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四年级下册3.11.登上月球( 课件14张PPT)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3单元 太阳 地球 月球
登上月球
科学知识目标
(1)描述月球的概貌。
(2)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了解月球上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科学态度目标
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登月历程的影响。
教学目标
新课引入
对于月球,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吴刚伐桂
交流对月球的认识
交流我们的认识
交流并筛选对研究月球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交流对月球的认识
月球的概貌
对比两张月球表面的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对月球的认识
月球的概貌
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阴暗的部分是平原。
交流对月球的认识
月球的概貌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
交流对月球的认识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像月球这样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属于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人造卫星
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做个模拟实验
实验步骤:
①把细沙平铺在水槽里。
②将大小不同的石块从同一高度落下,撞击水槽里的沙面,观察不同石块撞出的“环形山”的环形山有什么不同。
③将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从不同高度落下,撞击水槽里的沙面,观察不同玻璃球撞出的“环形山”有什么不同。
注意事项:
①每次撞击后,轻轻捡回小球,不要碰动沙面。
②用石块做实验完成后,将沙面抹平,再用玻璃球做实验。
③仔细观察、对比,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月球上的各种各样的环形山可能是由大小不同、速度各异的陨石不断撞击形成的。
人类登月经历的漫长过程
人类是怎样一步步登上月球的?
嫦娥奔月
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我 国的玉兔号月球车
登月前的准备工作
拓展活动
要想登月,在服装、饮食、心理、身体等方面都要做好准备。
总结

环境:没有空气
月球 地形:月海、月陆、环形山
性质:卫星(围绕地球运行)
登月历程:嫦娥奔月、阿姆斯特朗、“玉兔号”
(1)填空。
①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 ),看上去阴暗的部分是( )。
②像月球这样围绕( )运行的天体属于卫星。月球是地球的( )。
③( )是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月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
②月球上的月海是已经干涸的海。( )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推动科学研究。( )
④月球自己会发光,所以晚上我们能看到它。( )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下列天体属于卫星的是( )。
A.火星 B.地球 C.月球
②下列传说与月球有关的是( )。
A.嫦娥奔月 B.愚公移山 C.夸父追日
③月球上温差很大,假如要登上月球,我们要准备( )。
A.短袖和羽绒服 B.防风衣 C.宇航服
基础达标
综合探究
(1)你觉得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为什么?

(2)查阅资料,说说如果没有月球,地球会怎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