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1张PPT)第九章 物态变化闪充考点考点 1温度及温度计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①____________摄氏 温度 单位: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②______定义: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③_____℃,④________的温度定为100 ℃常见温 度估测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 ℃;人们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23 ℃冷热程度 ℃ 0 沸水 温度计 的原理 液体的⑤____________温度计 的使用 a.估:估计被测物体的⑥________b.选:根据估测的温度选择⑦________和⑧__________合适的温度计c.放: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液体充分接触,但不能触碰⑨__________或⑩__________d.读: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 ______________,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 ________(如图所示)热胀冷缩 温度 量程 分度值 容器底 容器壁 离开待测液体 相平 体温计 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量程及分度值:量程为35~42 ℃,分度值为0.1 ℃使用: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一甩,将水银甩下去.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细管,当水银冷却收缩时,水银能从这个细管处断开,因此体温计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能 1.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C 2.如图所示,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4 -7 考点 2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类型 熔化 凝固定义 物质由 ________变为 ________的过程叫熔化 物质由 ________变为 ________的过程叫凝固吸、放热情况 熔化 ______热 凝固 ______热举例 冰雪消融 滴水成冰、冰挂、道路结冰固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吸 放 2.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类型 晶体 非晶体举例 海波、冰、食盐、水晶等 松香、玻璃、石蜡、沥青等熔点和凝固点 有 无熔化 图像类型 晶体 非晶体熔化 解读 (1)AB段,物质为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2)BC段,物质为固液共存态, ________热量, ________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为熔点) (3)CD段,物质为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熔化过程中,物质吸热且温度逐渐升高凝 固 图像吸收 温度 类型 晶体 非晶体凝 固 解读 (1)EF段,物质为液态,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2)FG段,物质为固液共存态, ________热量, ________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为凝固点) (3)GH段,物质为固态,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凝固过程中,物质放热且温度逐渐降低放出 温度 3.北方冬天的地窖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地窖内的温度不会降得过低而冻坏存放的菜.凝固 放热 4.“打铁花”是一种民族文化表演技艺,如图所示,表演者先将铁块放入炉子中变成铁水,然后击打铁水形成“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场景蔚为壮观.其中,铁块变成铁水的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此过程需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熔化 吸收 不变 5.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图像,______表示蜡烛的熔化曲线,甲在第6 min时处于____________态,甲的熔点是______℃,甲熔化过程用时_____min.乙 固液共存 48 4 考点 3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类型 汽化 液化定义 物质由 ______变为 ______的过程叫汽化 物质由 ______变为 ______的过程叫液化吸、放 热情况 汽化 ______热 液化 ______热液态 气态 气态 液态 吸 放 类型 汽化 液化举例 抹在玻璃片上的酒精消失、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锅中的沸水变少、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 “白气”、露珠、雾两种 方式 ________和 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__蒸发 沸腾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2.蒸发和沸腾类型 蒸发 沸腾相同点 都是 ________现象,都 ______热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沸点且不断吸热(缺一不可)汽化 吸 类型 蒸发 沸腾不 同 点 影响因素 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快慢 液面气压、温度等温度变化 液体自身温度和它周围物体的温度下降 吸热但温度不变6.写出二十四节气中云、雨、雾、露、霜、雪、冰雹涉及的物态变化:云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现象雨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雾、露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霜、雪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冰雹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液化或凝华 液化 液化 凝华 凝固 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摊开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 考点 4升华和凝华类型 升华 凝华定义 物质由 ________直接变为 ________的过程叫升华 物质由 ________直接变为 ________的过程叫凝华吸、放热情况 升华 ______热 凝华 ______热举例 樟脑丸变小、灯丝变细、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 霜、雾凇固态 气态 气态 固态 吸 放 图说物理教材图片1:(RJ八上P47图3.1-1)如图所示是自制温度计,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先插进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基础解读】命题点 温度计原理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实验操作中,要先后将小瓶放入________和__________中,并注意观察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为了更明显地显示温度变化,应尽量选择较______(选填“粗”或“细”)的玻璃管.热胀冷缩 热水 冷水 玻璃管内液柱 高度的变化 细 教材图片2:【基础解读】命题点 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如图所示,用纸锅烧水,水沸腾后持续______热,温度________,并低于纸的__________,所以纸锅不会燃烧.(RJ八上P60图3.3-4)吸 不变 着火点 教材图片3:【基础解读】命题点 物态变化辨识如图所示,人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由于身上的水分__________会________热量,所以人感到特别冷;当有风吹过时人感觉更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J八上P61图3.3-5)蒸发 吸收 空气的流动加快了水的蒸发 教材图片4:如图所示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基础解读】命题点 物态变化辨识(1)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此过程________热量.冰箱使用时,有时会发现冷冻室出现白霜,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RJ八上P62图3.3-8)汽化 吸收 凝华 【生活情境】(2)家住农村的小明利用一盆水、两块砖头、一只篮子和纱布袋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冰箱”.将“简易冰箱”放在通风的地方,篮子里的饭菜放置了大半天也不会变质.该“简易冰箱”是利用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对饭菜进行保质,将其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______ _____.(RJ八上P63图3.3-9)汽化 吸收 加快蒸发速 度 教材图片5:【基础解读】命题点 物态变化辨识(1)如图所示,夏季的清晨,草木和小昆虫的身上结满了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这个过程会________热量.(RJ八上P61图3.3-6)液化 放出 【生活情境】命题点 物态变化辨识及解释(2)如图所示,小明发烧时妈妈用酒精擦拭他的额头,小明感到额头凉爽,此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该过程______热.(HK九年级上P18图12-30)汽化 吸 命题点 物态变化辨识(3)该图是干冰升华时的图像,看到的“白烟”是______________(选填“气态二氧化碳” “水蒸气”或“液态的水”);舞台上的“烟雾”、人工降雨都可通过喷撒________来实现.(HK九P22图12-37)液态的水 干冰 教材图片6:如图所示,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基础解读】命题点 物态变化辨识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你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热量.(RJ八上P67图3.4-5、3.4-6)出现白霜 凝华 放出 教材图片7: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基础解读】命题点 物态变化辨识及吸放、热判断将袋子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这是塑料袋里的酒精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缘故,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RJ八上P58图3.3-1丙)汽化 塑料袋 变瘪 实验突破实验讲解【实验装置】(见右图)实验 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及其作用:(1)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2)搅拌器:使固体受热均匀.(3)温度计读数.(4)小颗粒固体:①使固体受热均匀;②便于与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2.实验装置安装:安装顺序为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在安装时酒精灯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3.实验注意事项:(1)温度计: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颗粒中,不能接触__________或__________;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________;③温度计的读数:物体温度=大格示数+小格数×分度值.由下向上 用酒精 灯的外焰加热 需要 试管底 试管壁 相平 (2)试管:①试管不能接触__________或__________;②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要____________在水中.(3)烧杯中的水要适量,原因是:①水太多会延长实验时间;②水太少不能使固体完全浸没,会造成固体受热不均匀.(4)水浴加热的好处是:①使被加热物质____________;②减慢固体受热速度,便于观察温度的变化规律.(5)探究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底 烧杯壁 完全浸没 受热均匀 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固体是否继续熔化 【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总结结论】▲4.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1)若实验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为________,则该物质为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____________态.(2)若实验过程中该物质的温度不断_______,则该物质为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5.实验结论: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熔点 晶体 固液共存 升高 非晶体 例1 [2022大连]小明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除了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2)放置温度计时考虑到固体熔化前后体积的变化,温度计玻璃泡应该放置在固体颗粒中间略________(选填“靠上”或“靠下”)的位置.停表 靠下 (3)实验过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到第5 min时试管内出现液体,第10 min时试管内固体全部变成液体.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请用笔画线,将图像补充完整.(4)由图乙中图像可以判断出该固体是晶体,依据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固体在熔化时,有一个吸热且温度不变的水平段 (5)小刚也用该固体和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他根据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刚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物质的质量较小,熔化过程较快 【补充设问】(6)由图乙中图像可知,固体熔化过程中持续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_.(7)实验采用水浴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的物质颗粒应该尽量______(选填“大”或“小”)一点.吸热 保持不变 使固体颗粒受热均匀 小 (8)天天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A.烧杯中的水少B.对试管内的固体不断搅拌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D.固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C 实验讲解【实验装置】(见右图)实验 2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及作用:(1)温度计读数.(2)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3)带孔的纸板:①纸板:________________或缩短实验时间;②中间小孔是为了固定温度计的位置;③侧边小孔是为了使烧杯__________ __________.减少热量散失 内、外的 气压相等 ▲2.实验装置安装:安装顺序为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在安装时酒精灯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3.实验注意事项:(1)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__________或__________.(2)探究水沸腾时是否需要吸热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下向上 用酒精灯 的外焰加热 需要 烧杯底 烧杯壁 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总结结论】4.水沸腾前后烧杯中气泡的特点:▲5.实验结论:水沸腾过程中持续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_.①沸腾前,气泡越上升,体积越小,如图______所示;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越上升,体积越大,如图______所示.乙 甲 吸热 保持不变 【交流与反思】6.烧杯口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________.7.本实验中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8.水的沸点小于100 ℃的原因:①当地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②水中有杂质.液化 热传递 小于 ▲9.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未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①使用初温较______的水;②适当地________水的质量.石棉网或铁架台短时间内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还能继续吸热 高 减小 例2 [2022开封二模]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Ⅰ、Ⅱ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同时开始加热等质量的水,并同时开始记录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 (1)实验中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情形如图甲所示,可判断该情形是水沸腾______(选填“前”或“时”)的现象.(3)图乙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由图像还可以看出,Ⅰ、Ⅱ两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不同.秒表 前 98 初温 【补充设问】(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时,试管口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5)实验中用纸板给烧杯加盖,可以减少水的散热,从而________ (选填“延长”或“缩短”)加热时间.(6)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有着相同的特点:都需要吸收热量,温度都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液化 缩短 不变 (7)开放型设问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能节省实验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8)创新设问李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演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结果发现已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浇冷水时烧瓶内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沸点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丙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 液化 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