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

资源简介

4.2 依法履行义务
一、教学目标:
1、道德修养: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健全人格: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4、法治观念:认真学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以法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首要标准,努力做有高度法治观念的好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教学难点:法定义务须履行。
三、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全覆盖# 自2017年起,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2021年2月,教育部进一步明确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全覆盖,在时间安排上,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为落实这一政策,多地纷纷出台一些举措,进行了有益探索。
思考:观看材料并思考:
在“课后延时服务”过程中,有哪些人为你服务?
在“课后延时服务”过程中,你是否只是权利的享受者?老师是否只是义务的履行者?
教师引出课题《依法履行义务》
(二)新课讲授
1、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1)多媒体案例:
消费者:
权利:1.生命健康权2.举报权3.求尝权4.自主选择权
义务:1.及时付款、2.如实评价、3.尊重销售者
外卖商家:
权利:1.收益权2.经营权3.劳动权
义务:1.食品安全2.诚信经营3.劳动义务
通过消费者和外卖商家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多媒体呈现案例:
《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说一说】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多媒体呈现案例:
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4)辩一辩:“权利和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思考:你赞同谁的观点?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请发表你的观点。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法定义务须履行
多媒体呈现图片:
思考:哪些是道德义务哪些是法定义务
得出法定义务的概念:
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2)教师追问: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并畅所欲言
教师提示做法: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3.违反义务须担责
(1)多媒体呈现案例:
王某拒绝赡养父母,父母将王某告上法庭,经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处王某每月支付赡养费1200元,并保证拿出一定时间照顾父母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思考:
A、王某没有履行什么义务?
B、王某承担的是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学生畅所欲言:民事责任
多媒体呈现案例:
陈某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罚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
学生畅所欲言:行政责任
多媒体呈现案例:
黄某为牟取私利,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1类濒危野生动物),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予以定罪处罚。
学生畅所欲言:刑事责任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知识点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内容较多,要结合经典事例阐明道理;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侧重点不同,教学落脚点是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学生掌握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