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1 实数01.01有理数一、有理数加法1. 有理数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例1(1)(﹣3)+(﹣9) (2)(﹣)+(﹢) (3)(﹢4)+(﹣3)(4)(﹣5.25)+5 (5)(﹣)+02.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①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加法交换律 .②有理数的加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加法结合律 .③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无论各数相加的先后次序如何,其和不变。例2(1)38+(-22)+(+62)+(-78)(-8.25)+8.25+(-0.25)+(-5.75)+(-7.5)(3)二、有理数减法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b=a +(-b)例3(1)0-(-9)(2)(-25)-(-13)(3)8.2―(―6.3)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1)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是先把它化为有理数的加法,即加减统一成加法。把(-8)-(-10)+(-6)-(+4)统一成只有加法可写成(-8)+(+10)+(-6)+(-4)像这样的的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与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如上式可写成-8+10-6-4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叫做代数和。按和式读做“负8,正10,负6负4的和”;这时“+”“-”符号,既是性质符号,又是运算符号,两者合一.例4(+6.1)―(-4.3)+(-2.1)―5.1(2)(-0.5)-+6.75-三、有理数乘法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进行乘法运算时,要抓住符号和绝对值这两个关键: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2.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a≠0)的倒数是,0没有倒数。3.几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4.乘法运算律(和小学所学的乘法运算律一样)(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c=a(bc).(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数相乘,再把乘积相加。即a(b+c)=ab+ac (a,b,c为任意有理数)例5四、有理数除法1.有理数除法法则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即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也可以表示成÷=×(≠0)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不等于零的数。都得0。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运算法则: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无括号时,“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内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例6-54×(-2)÷(-4)×;五、乘方1、概念:一般地,我们有:n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即,记作.例如,2×2×2=2 ;(-2)(-2)(-2)(-2)=(-2) .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中,a叫作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方, 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2、结论: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得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补充: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偶次幂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数。3、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下:①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②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③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注意: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叫做第三级运算。例7(1)-2+2×(-4)2 (2)-22+(-7)÷()六、科学记数法把大于10的数记成a×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与10的幂相乘的数a ,必须是大于等于1且小于10,这是科学记数法的规定。七、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我们接触到很多这样的数。如果统计的班上生日在10月份的同学的人数是8,则8这个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一个也不也不多,一个也不少。如果量得的语文课本的宽度为13.5cm,由于所用尺的刻度有精确度限制,而且用眼观察是不可能非常细致,因此与实际宽度会有一点偏差,这里的13.5cm只是一个与实际宽度非常接近的数,这样的数叫近似数。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取得准确数 ,或者不必使用准确数,而可以使用近似数。例如,宇宙现在年龄约为200亿年,长江长约6300千米,这些都是近似数。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来表示。例如,书上的约有500人参加会议,500是精确到百位的近似数,它与准确数513的误差为13。从一个数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