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精品课时学案:http://book.21cnjy.com/store/6596.shtml第八单元阶段检测三(第三课、综合探究八)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掀起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2.维新变法时期,居于北方舆论界领导地位的报刊是 ( ) A.《时务报》 B.《中外纪闻》 C.《国闻报》 D.《万国公报》3.“公车上书”里提出要“变法”,这里的“变法"是指要建立 ( ) A.资产阶级的君主专制政体 B.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 C.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 D.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4.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 ) ①改革政治 ②兴办新式学校 ③翻译外国书籍 ④建设海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不是戊戌变法的内容 ( ) A.广开言路,裁撤冗官 B.兴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C.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 D.筹建北洋、南洋、福建海军6.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是 ( ) A.《奏定学堂章程》 B.《申报》 C.《教育法》 D.《义务教育法》7.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的原因是 ( ) ①西学东渐的影响 ②近代工业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迫切需要 ③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 ④清政府为了安定人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8.你听说过“范进中举”的故事吗?废除科举制度后,“举人”也就成了历史名词。那么,废除科举制度是在 (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前夕 D.民国初期9.下列关于京师大学堂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②它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 ③它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京师大学堂后来改名为北京大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0.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为主的近代出版机构是 ( )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知新书店 D.世界书局11.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实施到清末废止,大约经历了 ( ) A.1000多年 B.1100多年 C.1200多年 D.1300多年12.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 ) A.《万国公报》 B.《申报》 C.《字林西报》 D.《时务报》13.光绪帝实行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镇压农民起义 D.抵抗外来侵略l4.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根本区别在于 ( ) A.鼓励开矿建厂 B.改革教育制度 C.改革政治制度 D.抵制农民起义15.下列书籍和刊物,光绪帝不可能看到的是 ( )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申报》 D.《新青年》16.把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设立京师大学堂 ②废止科举考试 ③《申报》创刊 ④创办商务印书馆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17.明清时期,西方有很多传教士来到中国。下列对他们的评价正确的有 ( ) ①他们带来了很多新的科学知识②他们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③他们把西方的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传到中国 ④他们实际上就是一批侵略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18.下列活动中,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未参与的是 ( ) A.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即当时的世界地图 B.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和机械制品 C.学习汉语,熟悉儒家经典 D.帮助修改中国历法,使其更加精确19.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关天培20.下列关于维新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 ( ) A.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有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D.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2分)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乎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一——《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二:“吾今为一言蔽之日:变法之要,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兴,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1)上述材料是哪些派别的言论?(4分)(2)对比上述材料中所论及的“变"有何差异?(4分)(3)对比上述材料中所言的“变"有何本质上的不同?(4分)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4月24 日是北京大学建校116周年。爱国主义构成了北京大学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北京大学的光荣历史传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应当看到,这一优良传统已更新出维新运动所不曾有的新内容。21教育网材料二: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江泽民题词是:“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的贡献。”北京大学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进步,也必须始终不渝地继承、弘扬北大精神,不断求实创新。 21cnjy.com材料三: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旧称“努卯学制”)。……首次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思想观念,并把义务教育和强迫教育视为同义概念。在欧关各国,义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而清政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效仿西方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的……21·cn·jy·com材料四:1901年,清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大、中、小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这样由隋朝创立的延续了1 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请回答: 2·1·c·n·j·y(1)北京大学建于哪年?材料中说“北京大学的光荣历史传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请用史实说明。(3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2)科举制始于何时?你如何评价?(3分)(3)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清末新学制课程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你对现在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看法?(4分)(4)为什么说“清政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效仿西方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的"?(4分)23.(12分)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4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l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8分)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古”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www.21-cn-jy.com 材料三:“购买外洋枪炮,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21·世纪*教育网魏源、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倡导的运动史称什么?(2分)他们的主张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这次运动有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并说一说原因。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成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www-2-1-cnjy-com 材料二: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1)材料一中所说“瓜分豆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2)材料二中所说“揭竿斩木”指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是康有为,他领导的戊戌变法的开端是哪一事件?(2分) (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6分)第八单元阶段检测三(第三课、综合探究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CBBD 6---10:ADCAA 11---15:DBBCD 16----20:CBDAD二、非选择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