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学案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学案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7.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导学案
一、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科学思维:掌握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的方法
科学探究:1.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2.了解人造卫星的相关知识.3.知道科学的发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推动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地球质量的计算、太阳等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2.通过数据分析、类比思维、归纳总结建立模型来加深理解。
难点:根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环节
[导入]
[概念梳理 夯实基础]
1.地球质量的计算
(1)依据: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mg=G.
(2)结论:M=,只要知道g、R的值,就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2.计算天体的质量
(1)思路:质量为m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2)关系式:=mr.
(3)结论:m太=,只要再知道引力常量G,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径r就可以计算出太阳的质量.
(4)推广:若已知引力常量G,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和卫星与行星之间的距离,可计算出行星的质量.
3.太阳质量的计算
(1)依据:质量为m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G=.
(2)结论:M=,只要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T和半径r,就可以计算出太阳的质量.
4.预言哈雷彗星回归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计算了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的轨道,他大胆预言这三颗彗星是同一颗星,周期约为76年,并预言了这颗彗星再次回归的时间.1759年3月这颗彗星如期通过了近日点,它最近一次回归是1986年,它的下次回归将在2061年左右.
[明确原理 提炼方法]
重力加速度法 环绕法
情景 已知天体的半径R和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思路 物体在天体表面的重力近似等于天体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mg=G 行星或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G=m()2r(以T为例)
天体 质量 天体质量:M= 中心天体质量:M=
天体 密度 ρ== ρ==
说明 g为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未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通常利用实验测出,例如让小球做自由落体、平抛、上抛等运动 这种方法只能求中心天体质量,不能求环绕星体质量 T为公转周期 r为轨道半径 R为中心天体半径
[知识总结]
[拔高认知 突破瓶颈]
天体密度的计算方法
(1)由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半径R,求此天体的密度.
①若天体的某个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周期为T,中心天体的半径为R,则ρ=.
②近地卫星,则有R=r,此时ρ=.
[随堂快练]
1.(多选)宇宙中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常常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彼此提供向心力,从而使它们绕着某一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它们的运转周期为T,两星到某一共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那么,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质量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
B.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
C.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为m1∶m2=R2∶R1
D.必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
答案:BCD  解析:对于两星有共同的周期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1R1=m2R2,所以两星的质量之比m1∶m2=R2∶R1,C正确;由上式可得m1=,m2=,D正确,A错误;m1+m2=,B正确.
2.假设在半径为R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已知引力常量为G,忽略该天体自转.
(1)若卫星距该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测得卫星在该处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则该天体的密度是多少?
(2)若卫星贴近该天体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则该天体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 (1) (2)
解析 设卫星的质量为m,天体的质量为M.
(1)卫星距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时,
G=m(R+h),则有M=
天体的体积为V=πR3
故该天体的密度为ρ===
(2)卫星贴近天体表面运动时有G=mR,则有M=
ρ===.
3.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片羽毛和一个铁锤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二者几乎同时落地.若羽毛和铁锤是从高度为h处下落,经时间t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求:(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
(1)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g月.
(2)月球的质量M.
(3)月球的密度.
【答案】 (1) (2) (3)
【解析】 (1)月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h=g月t2,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g月=.
(2)因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有G=mg月,月球的质量M=.
(3)月球的密度ρ===.
[课后拓展]
观看视频:哈雷彗星回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