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林黛玉进贾府原著: 曹雪芹选自:《红楼梦》目录壹作者简介贰书籍简介叁主要人物及评价章节.壹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约1715--约1764),祖籍辽阳。先祖原是汉人,明末入满洲籍,属正白旗。高祖曹振彦随清兵入关,立有军功。曾祖曹玺之妻为康熙乳母、子曹寅为康熙伴读,与皇室关系密切。自曹玺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备受康熙帝恩宠。曹雪芹在繁盛荣华的家境中度过了少年,过着贵公子生活。雍正五年(1727),其父曹頫以多项罪名被革职,家产也被抄没,全家迁回北京。曹家自此衰败落。曹雪芹章节.贰书籍简介东方的“维纳斯”《红楼梦》是清雍正年间曹雪芹所著。曹雪芹名霑,原籍河北丰润县,上辈做了三代的江宁织造,祖父曹寅很有文名。他生于1723年,死于1763年,只活了四十岁。《红楼梦》只写成了前八十回,书没有写完,他就死去了。二十多年后,有一个叫高鄂的来续写《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伪称是曹雪芹的原稿,于一七九一年排印流行,这就是二百多年来通行的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书籍简介“红楼梦”是什么意思?问题首先在“红楼”二字。前人多以白居易的一首诗《秦中吟.议婚》来解释,诗中说:“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这样看来,“红楼”是指富家闺阁。韦庄词:“长安春色谁为主?古来尽属红楼女;美人情易伤,暗上红楼立。”王昌龄诗“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也是这个意思。俞平伯“观《通鉴》二百六十三,记五代王建事。建作朱门,绘以朱丹,蜀人谓之画红楼。是红楼亦朱门之泛称耳。”这样看来,“红楼”是指豪门贵族。梦 呢?梦者,幻也。这样,书名“红楼梦”的意思就是:富家闺阁幻同一梦或豪门贵族幻同一梦。这样两种不同的理解,会导致对小说的题材、主线、命意产生不同的说法。《红楼梦》既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的幻灭,又写了贾府的由盛而衰;“红楼”的意思应该是兼顾二说为好。至于名之以“梦”,这当然反映了曹雪芹一定的虚无幻灭的思想。曹雪芹把“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写成的小说取名为“红楼梦”,是对书中的爱情悲剧、家庭悲剧的深长慨叹。贾 府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锦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贾 府宏伟的外观,说的是贾府建筑的外部观感;讲究的布局,说的是贾府建筑的内部结构;华贵的陈设,说的是荣禧堂为主的装饰器物。这都是社会环境的折射,是贾府地位的反映。还有第四点,就是这第三回中集中描叙的那些礼仪繁复、上尊下卑、等级森严的贵族王侯家族的独特人文环境,这更是社会环境一个缩影。章节.叁主要人物及评价《红楼梦》一书写了多少人?1974年南充师院中文系统计为601人,其中男323人,女278人。1974年南京大学中文系统计为623人,其中男282人,女341人。1982年上海师大徐恭时先生统计为975人,其中男495人,女480人。各家说法相差较大,大概是统计标准不一或重复、疏漏所致。林黛玉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子,分析黛玉的外貌特征。1、众人眼里的黛玉2、凤姐眼里的黛玉怯弱不胜、自然风流容貌标致、气派不凡3、宝黛初会:宝玉眼里的黛玉超凡脱俗、极富神韵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在贾府里待人接物是如何应对的?找出相关描写,分析分析,这体现了林黛玉什么性格?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待人接物处处留心的心理特征,顾全大局、礼节谨慎,反映了林黛玉寄人篱下的思想性格。林黛玉性格: 细心谨慎,识礼得体,敏感自尊成因:(自卑?)孤单凄凉的身世寄人篱下的处境画册: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王熙凤的出场王熙凤的出场有何特别之处?这样出场的安排,有何用意和妙处?特点:单独出场,围拥,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妙处: 便于集中刻画;独特的出场体现出她在府中特殊的地位——掌权、受宠;更重要的是,如此出场使得人物泼辣、张扬甚至放肆的个性毕露无遗。王熙凤研读关于王熙凤外貌描写的段落,体现了王熙凤的什么特征和气质?再找王熙凤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你能看出什么?外貌:美而不善性格:八面玲珑探究贾宝玉形象 :1、分析作者是怎样为贾宝玉的出场进行铺垫的。王夫人 :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 “混世魔王 ” 。母 亲 :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分 析:通过他人之口品评人物,是对宝玉的侧面描写。说明贾宝玉的所作所为与封建的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是封建家庭的 “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的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贾母的疼爱,在贾府便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贾宝玉形象2、分析贾宝玉出场安排的特点及其用意。林黛玉: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亮 相 :①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分析:通过黛玉的观察,展现了贾宝玉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形象,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惫懒与懵懂,而且感到非常眼熟,产生了亲切感。——欲扬先抑——两次亮相何等眼熟到如此! ……看其外貌最是极好②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贾宝玉形象3、分析贾宝玉肖像描写。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分析:通过黛玉的客观观察,展现了贾宝玉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形象,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惫懒与懵懂,而且感到非常眼熟,产生了亲切感。——两次亮相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贾宝玉形象4、理解《西江月》二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分析: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他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因此被人们看作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他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因此被人们看作是“行为偏僻性乖张”。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