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2.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3.理解置换反应特征。4.通过对金属与氧气、酸反应的规律探究,体会事物的规律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教学重点:1.金属与氧气、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律;2.置换反应的辨别。教学难点:金属与氧气、酸反应的规律性及特殊性。【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1.回顾:(1)金属作为一类物质,物理性质上有哪些共性?(2)金属这一类物质里又有很多种,不同的金属又有哪些个性?2.展示金属用途的相关图片。引入:金属的用途除了与物理性质有关,当然也与化学性质有关,金属又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1.讨论:在前面学习过程中我们见过哪些有金属能加的反应?2.引导总结:(1)金属与氧气反应;(2)金属与酸反应;(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11相关内容,归纳得出本节课将学习的内容:(1)金属与氧气反应有什么规律?(2)金属与酸反应有什么规律?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探究活动一1.播放镁、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视频,进一步熟悉这些物质反应的现象。2.学生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讨论:(1)通过镁、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可以看出谁更学易与氧气反应,谁与氧气比较困难?(2)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3)生活中是铝和铁哪种更容易生锈?4.学生自学P9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的相关内容,归纳归纳金属氧气反应的规律:大多数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少数金属(如金、银)很难与氧气反应。探究活动二1.刚才我们探讨了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金属与酸反应又有什么规律呢?2.学生阅读P10探究实验内容,熟悉实验过程。3.学生分组实验,部分小组做镁、锌、铁、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部分小组做与稀盐酸的反应实验。4.小组代表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5.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引导学生完成P10讨论中的1。7.引导学生归纳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Mg、Al、Zn、Fe等较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但反应速度不同、剧烈程度不同;而Cu、Ag等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8.讨论:(1)与镁、锌、铁、铜与氧气反应体现的活动性顺序是否一致?(2)金属的活动性与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速度有什么关系?9.介绍常见的金属中铝也能与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10.讨论P10讨论中的2。11.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概念: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12.引导学生模仿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通式,写出置换反应的通式。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1.引导归纳2.讨论点拨生活中能否用铁制品盛装稀硫酸或稀盐酸?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1.下列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Mg ②Al ③Fe ④Au ⑤CuA.①和③ B.只有③ C.③④⑤ D.③和⑤2.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3.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H2O 2H2↑+O2↑ B.S+O2 SO2C.NaOH+HCl=NaCl+H2O D.2Al+6HCl=2AlCl3+3H2↑4.如图是几种金属与相同盐酸反应情况的形象示意图:(1)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如用上述金属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你认为选 (填名称)最好,理由是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