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调解与仲裁(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认识调解与仲裁(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
【课标要求】
1.纠纷解决的多元途径。调解、仲裁的分类。
2.纠纷解决多元途径存在的必要性。
3.调解、仲裁的积极作用。
4.各种纠纷解决途径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科学精神:通过学习,了解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了解调解、仲裁的主要特点。
2.法治意识:通过学习,树立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
3.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
【教学重点】
调解、仲裁的分类
【教学难点】
各种纠纷解决途径的作用。
【思维导图】
【知识解读】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1.社会纠纷的解决方式
⑴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无法和解时,人们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⑵不过,诉讼可能导致双方当事人伤和气。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
(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咨询、评估、调解、仲裁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2.调解
(1)含义: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注意:调解是通过第三方达成的;和解是当事人双方。
⑵类型:我国已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制度(类型)
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等。
⑶人民调解
①含义: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
②性质: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注意: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受司法助理员的具体指导开展调解工作。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③要求:人民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④效力: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鉴于实践中调解协议达成后当事人反悔或不履行的情况时有发生,人民调解法确立了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⑷行政调解
①含义:行政调解又称为“政府调解”,是由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的调解,主要适用于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中的纠纷。
例如: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损害他人财物等情节较轻的。
行政调解:主要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加以规范。
⑸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仲裁当事人在自愿协商、互谅互让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制度。
⑹诉讼调解:也称法院调解、司法调解,是由人民法院进行的调解,主要适合于诉讼过程中的民事纠纷和特定行政争议。
[想一想] 人民调解就是当“和事老”“和稀泥”,这种观点对吗?
提示: 人民调解是我国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国内被称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与被称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诉讼相互对应。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一旦签字认可,各方当事人均应遵守。那种认为人民调解就是当“和事老”“和稀泥”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拓展:正确区分调解与和解
(1)调解是在有关组织、机关或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具有民事诉讼原则的法律地位;和解是双方当事人自己参加,属于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不具有民事诉讼原则的法律地位。
(2)调解一般适用于民事纠纷;和解一般发生在民事诉讼中。
(3)调解所达成的法律文书一经当事人签收或签字后,即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和解达成的协议不具有与判决、调解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典例解析】
1.A市的李某出差途经B市某街心公园时,不幸被范某家的狗咬伤。李某要求范某赔偿医药费、营养费等1万元,范某认为赔偿金额过高,双方争执不下。对此,李某( )
①可以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纠纷
②只能通过法院调解维护权益
③可以征得范某同意共同申请仲裁
④只能通过法院起诉维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人民调解是民间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协商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纠纷,①正确。
②④:李某可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维权,②④错误。
③: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本案中,当事人之间就赔偿金额发生争议,双方可以协商申请仲裁,③正确。
故本题选A。
2.2022年11月,某村村民侯某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反映,称村民吴某在自家耕地的生产路上和排水沟里种满了庄稼,导致耕地排水不畅,双方为此发生矛盾。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后,人民调解员第一时间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赶赴现场查看,快速制订了调解方案。在调解员的不断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共识,均表示同意调解意见。由此可见( )
①人民调解是最便捷经济的调解方式
②人民调解具有便民、利民、为民的优势
③调解委员会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邻里关系
④由双方同意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以和为贵选调解,便捷经济选仲裁,①不选。
②③:面对双方的矛盾,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后,快速制订了调解方案,双方最终达成共识,表明人民调解具有便民、利民、为民的优势,调解委员会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邻里关系,②③符合题意。
④: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④不选。
故本题选C。
3.为切实抓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浙江省某市推进多元化纠纷调解平台,利用线上化解矛盾纠纷。关于法院调解,下列哪一说法错误(  )
A.法院可以委托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的个人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法院应当依法予以确认
B.当事人在诉讼中自行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申请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并制作调解书
C.法院制作的调解书生效后都具有执行力
D.法院调解书确定的担保条款的条件成立时,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答案】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A:经各方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托规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案件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确认,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调解协议并制作调解书,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具有给付内容的生效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不具有给付内容的生效调解书,不具有强制执行力,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D:调解书确定的担保条款条件或者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成立时,当事人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1.仲裁
⑴含义: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
注意1: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商事仲裁。
注意2: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2)仲裁的特点
①)或裁或审: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②)协议仲裁: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③一裁终局: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
④仲裁更加便捷,经济。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知识拓展1.仲裁协议的形式:书面形式。
2.仲裁协议的内容
①仲裁的意思表示:须协商一致、真实、自愿。在欺诈、胁迫、误解等情形下作出的仲裁意思表示无效。
②明确约定的具有可仲裁性的仲裁事项: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③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委员会根本不存在的,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
④当事人约定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申请仲裁的,仲裁协议无效;但一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另一方未在仲裁法规定的期间内提出异议的除外。
3.仲裁与劳动仲裁的区别
仲裁和劳动仲裁有着本质的不同,且法律依据不同。
不同于劳动争议仲裁,民商事仲裁的启动前提是双方达成了有效的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依据《仲裁法》进行。
劳动争议仲裁不需要事先达成仲裁协议,并且是提起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而不能适用《仲裁法》。
4.仲裁与诉讼的不同
(1)管辖不同。仲裁是协议管辖,而法院诉讼是强制管辖。
(2)仲裁庭和法院审判庭的组成方式不同。仲裁可由当事人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自主选定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员,而法院诉讼当事人不能选择审判庭的组成方式和审判员。
(3)审理不同。除特殊情形外,诉讼实行公开审理,而仲裁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一般实行不公开审理。
(4)制度不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不存在上诉或再审,也不得向法院起诉。法院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法院判决可以上诉或者申诉。
【典例解析】
4.杨某与上海某信息科技公司订立《合作协议(直播播主)》,约定杨某在上海某信息科技公司直播平台网站上开展直播。合作协议中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协议期限以及发生争议后解决途径。在合作协议履行过程中双方产生矛盾,双方经协商向青岛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先订立人民调解协议,是申请仲裁的前提
②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允许申请再次仲裁
③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将随即发生法律效力
④对仲裁裁决存疑,可尽快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②:商事仲裁是一裁终局,对仲裁裁决不服,不可以申请再次仲裁,②符合题意。
③: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将随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③符合题意。
①:双方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①错误。
④:商事仲裁和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对仲裁裁决不服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广东的甲公司与乙公司由于合同纠纷向市仲裁委员会申请商事仲裁。首次开庭后,甲公司代理律师丁某考证得知,合议庭首席仲裁员王某与乙公司法人代表徐某庭后一起用餐,丁某以甲公司名义向仲裁庭申请仲裁员王某回避。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案不符合回避原则,当事人不是亲戚关系
B.回避申请通过后已进行的仲裁程序依然有效
C.甲公司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
D.王某与徐某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实体权利
【答案】C
【详解】A:王某与徐某的聚餐行为可被认为有可能与当事人存在其他关系而影响对案件的公正仲裁,当事人甲公司有权要求回避,A错误。
B:因回避而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后,回避前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B错误。
C:因回避而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C正确。
D:王某在仲裁过程中,不应与双方当事人私下接触,该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程序权利,而不是实体权利,D错误。
故本题选C。
6.某厂与养殖户李某签订书面合同,约定了价格、数量、供货时间和仲裁协议等条款。由于道路崎岖,致使货车翻车,无法按期送达。针对赔偿问题,双方争执不下,遂依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事人可以就同一纠纷向裁决机构再次申请仲裁
②该仲裁必须依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有效协议为前提
③该案件的仲裁审理一般情况下不公开进行
④若对仲裁协议不服,当事人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就同一纠纷向裁决机构再次申请仲裁违背了一裁终局制的规定,①说法错误。
②:该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②说法正确。
③: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③说法正确。
④:商事仲裁一裁终局,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不得就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教材探究与分享】
课本P82探究与分享
小冯租住小贾房屋期间,双方因破裂水管的维修、赔偿问题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小冯欲根据租房合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贾修好水管、支付维修费用并赔偿因水管破裂而造成的财产损失。邻居王大妈觉得为这点小事就去诉讼耗时费力,便耐心开导说服二人,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协议约定由小贾在三天内请人修好水管并支付维修费用,小冯则不再主张赔偿财产损失。
●事例中的哪种纠纷解决方式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事例中的小冯和小贾因租赁房屋里的水管破裂并造成财产损失而发生纠纷。纠纷发生后,二人对立情绪严重,小冯还准备直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但在邻居王大妈的积极介入、说服开导下,双方最终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用调解方式有效化解了矛盾,避免了人力、精力、财力成本的过度消耗与司法资源的浪费。
课本P84探究与分享
小何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
小郭和小慧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
某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
●以上哪些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为什么?
参考答案:
商品房购买者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属于平等主体间的经济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夫妻双方在离婚过程中发生的孩子抚养权归属的纠纷,属于平等主体间的人身权纠纷。根据仲裁法第三条的规定,关于孩子抚养权归属的纠纷不能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
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的行政争议,属于不平等主体间的行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易混易错】
1.和解与调解是一回事。(×)
解析:和解与调解并不是一回事。和解是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达成合意,解决纠纷。调解是指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2.产生纠纷时,选择仲裁方式比起诉好。(×)
解析:解决纠纷的手段没有敦优轨劣。除了法律规定不能采用仲裁的情况外,当事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具体分析仲裁和起诉哪一种方式更适合自身的情况。
3.所有的纠纷都能用仲裁方式加以解决。(×)
解析:不是所有的纠纷都能用仲裁方式解决。不能仲裁的纠纷包括:①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②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4.到法院打官司是件丢人的事情。(×)
解析:诉讼(打官司)是当事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懂得拿起法律赋予的权利来维权。
【答题模板】
关于纠纷解决方式的试题的解法
(1)题型特点
此类试题往往以具体民事纠纷案例为背景,分析应该如何解决这一纠纷。
(2)解题通法
第一,辨别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纠纷。纠纷的性质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解决纠纷的方式
第二,依据纠纷的性质、情况,对解决方式作出选择
第三,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