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课标要求】
1.诉讼程序,分清审理的四个阶段。
2.起诉、审理两个程序在诉讼过程中的地位。
3.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具体要求。
4.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新要求。
【教学目标】
1.科学精神:通过学习,知道起诉及法院受理诉讼的条件和程序。
2.法治意识:通过合作探究,明确诉讼的基本程序,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具体要求。
3.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教学重点】
起诉、审理两个程序在诉讼过程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具体要求
【思维导图】
【知识解读】
一、起诉与应诉
1.起诉
(1)含义: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
⑵地位: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
注意: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最后途径。
(3)原则: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注意:起诉是以书面为原则、口头为例外。
(起诉可以书写诉状,如书写诉状确有困难的,也可以口头起诉。)
(4)管辖:
①分类:我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②作用:人民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
相关链接
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为级别管辖;
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的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为地域管辖。
注意: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知识拓展(级别管辖)
各级人民法院都能受理第一审案件,但有分工和权限:
⑴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一般的民事案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⑵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有:重大涉外案件;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民事案件)。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其它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有: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⑷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有: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事案件,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理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管辖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不能上诉。
知识拓展(地域管辖)
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原则;行政诉讼多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刑事诉讼则多由犯罪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移送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5)起诉的必备条件:
起诉者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该案件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⑹立案受理
①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
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不一定立案。
②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起诉的一方成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
2.应诉
①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人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
②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③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典例解析】
1.随着社会的发展,财产纠纷越来越多,“打官司”成为解决财产纠纷的有效途径。关于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②当事人一旦起诉就意味着诉讼的成立 
③法庭辩论是诉讼过程开庭审理中的核心 
④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开庭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详解】①④: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开庭审理,故①④正确。
②: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还要审查起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起诉不一定导致诉讼的成立,故②错误。
③:法庭调查是开庭审理的核心,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张大爷在自己的承包地地头栽了两棵树,长了10年,被邻居王某伐倒,卖了1 500元钱,张大爷向王某要钱,王某只给其500元,说是大树影响了他家的庄稼,那1 000元算是赔偿费。张大爷非常生气,向人民法院起诉王某。关于应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②俗称“告状”
③是迈向诉讼程序的第一步
④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详解】①④: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故①④正确。
②③:选项②③表述的是起诉,与题目无关,故②③不选。
故本题选B。
3.徐某在小区遛狗未拴牵引绳,住同一小区的李某骑电动车外出经过小狗时,小狗突然蹿出导致李某受到惊吓倒地受伤。受伤后,李某被送至医院进行治疗,花费医疗费用若干。后李某找到徐某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而徐某以狗并未撞到李某、双方没有任何接触为由拒绝。对于本案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李某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来维护自身的生命权
②李某可以到所辖区的中级人民法院对徐某提起诉讼
③本案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徐某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④李某提起民事诉讼时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帮助诉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李某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来维护自身的健康权,而不是生命权,排除①。
②:民事诉讼地域管辖的规定一般来说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则。民事诉讼管辖的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李某可以到徐某所在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对徐某提起诉讼,排除②。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因动物具有天生致人损害的危险性,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需对其危险性负责,所以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本案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徐某应当承担法律责任,③正确。
④: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材料中李某和徐某的纠纷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李某提起民事诉讼时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帮助诉讼,④正确。
故本题选D。
二、审理与判决
1.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一是起诉与立案;二是法庭公开审理;三是上诉
2.开庭审理
(1)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
(2)地位: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3)阶段:①开庭准备: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
②法庭调查: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当事人陈诉——证人出庭作证——出示物证等证据——宣读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审判长归纳总结 )
③法庭辩论: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答辩——互相辩论——辩论终结——审判长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④休庭评议:审判人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结论。
⑤宣告判决: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判决内容。
知识拓展: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未成年犯罪及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3.刑事诉讼
⑴阶段:侦查阶段(公安机关等)、提起公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
⑵刑事诉讼法庭调查的顺序: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讯问被告人,被害人等向被告人发问;控辩双方向被害人发问;出示、辨认证据;调取新证据;法庭调查、核实证据。
⑶要求: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4.两审终审制度
(1)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2)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
(3)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
注意: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
提醒: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自诉的原告提出起诉,要准备好起诉状。起诉状要有以下内容:
(1)双方当事人(原、被告)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和地址。如果有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所在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2)诉讼请求和依据的事实与理由。所谓诉讼请求,即要求解决的问题。
(3)写明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址。除应写明上述内容外,还应写明起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的名称,起诉的年、月、日,起诉状要有原告的签名、签章。还要提供与被告人相应的副本。
【典例解析】
4.2022年11月7日,某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当地侦破的一起涉疫情口罩网络销售诈骗案。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以下流程正确的是( )
①开庭准备
②法庭辩论
③法庭调查
④休庭评议
⑤宣告判决
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④→①→③→⑤→②
【答案】A
【详解】A: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开庭准备是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法庭调查全面调查案件事实;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休庭评议是审判人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结论;宣告判决是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判决内容,故正确的流程是①→③→②→④→⑤。
BCD:通过以上分析发现,BCD均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A。
5.开庭审理是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开庭审理是人民检察院在法庭上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诉讼活动
②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五个阶段
③法庭调查是开庭审理的重心,要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的调查
④在开庭准备阶段,由书记员宣布开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详解】①:开庭审理是人民法院在法庭上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诉讼活动,而不是人民检察院,①错误。
②③:开庭审理是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五个阶段,法庭调查是开庭审理的重心,要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的调查,②③正确。
④:在开庭准备阶段,书记员要在开庭前查明原、被告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基本情况,宣布案由和审判人员、书记人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要求回避,④错误。
故本题选B。
6.第一审程序结束后,当事人对裁判不服的,还可以寻求程序性救济,申请第二审裁判。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二审裁判就是终审裁判,当事人不能再上诉
②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可随时上诉至二审人民法院
③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一审判决、裁定为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
④二审程序有利于纠正一审生效的裁判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经第二审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所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判决或裁定,当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诉,①正确。
②: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可在规定期限内上诉至二审人民法院,②错误。
③: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一审判决、裁定为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③正确。
④:一审生效的裁判不能进行二审,但法律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④错误。
故本题选C。
【教材探究与分享】
课本P91探究与分享
沈某一家人在火锅店聚餐,当时下着雨,火锅店大厅地面较为湿润,沈某摔倒并导致左臂骨折入院治疗,共花费两万余元。出院后,沈某要求火锅店赔偿,但火锅店表示,沈某聚餐当天因穿高跟鞋走路不稳才摔倒,对受伤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只同意给付两千元的消费代金券作为补偿。沈某对该解决方案不满意,准备起诉至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前,沈某应该做哪些准备?
●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帮沈某起草一份民事起诉状。
参考答案:
●沈某在提起诉讼前,需要搜集火锅店的相关信息,准备好在火锅店消费时的各种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消费清单、证人证言、现场照片等,准备好医院伤情鉴定结果、人院治疗的相关信息、医疗费用清单等医疗证据,并根据相应信息完成民事起诉状的撰写。与此同时,还要明确起诉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 民事起诉状
原告:沈某 性别:x x 年龄:x x 民族:x x 家庭住址:x x 工作单位:x x
被告:某火锅店 住所:火锅店营业执照登记住所 法定代表人:x x
诉讼请求:
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赔偿入院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x万元。判令被告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论费用。
事实与理由:
被告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管理疏漏,在下雨天没有及时处理大厅雨水,地面湿滑,导致原告在火锅店走动时不慎摔倒并致左臂骨折。出院后,原告要求被告赔偿,但被告以原告穿高跟鞋走路不稳为由拒绝赔偿,仅同意给付2000元代金券。
原告认为,原告在火锅店摔伤是被告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造成的,原告有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百七十九条的规定, 要求造成原告人身损害的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综上所述,原告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恳请人民法院支持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此致
xx人民法院
附:本诉状副本1份
证据和证据来源(略)
敬礼
起诉人:沈某
xxxx年xx月xx日
课本P93探究与分享
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人人隐私及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谈谈实行公开审判制度的意义。
参考答案:
公开审判将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提高了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有利于防止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在公开审判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公众进行法治宣传,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易混易错】
1.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没有差别。(×)
解析: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有差别,具体如下:法庭调查是法官主导的纠问。法庭调查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让法官查清事实。举证、质证、询问证人等最终的目的都是指向法官的。法庭辩论是当事人的自由发言,法官只是充当裁判。
2.法律事实与生活事实一定一致。(×)
解析:在诉讼案件中常出现的“事实”指的是法律事实,它和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生活事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决定诉讼胜负的是法律事实,而不是生活事实。在多数情况下,法律事实和生活事实可以达成一致,但还有许多生活事实由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无法成为法律上认可的法律事实。所以,法律事实与生活事实不一定一致。
3.承担举证责任的都是原告。(×)
解析:在民事诉讼中,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4.起诉应向原告所在地的法院提出。(×)
解析: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为级别管辖,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为地域管辖。
5.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因此二审裁判就是终审裁判,无论何种情况当事人都不能再上诉。(×)
解析: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裁判就是终审裁判,当事人不能再上诉。但是当事人认为二审裁判仍确有错误的,还可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再审,即审判监督程序。
【答题模板】
与诉讼程序相关的认知类试题的解法
(1)题型特点:此类试题往往以具体案件切入,要求对诉讼过程中的某环节及相应注意事项做岀解释说明
(2)解题方法
第一步,明确诉讼程序具体包括哪些阶段
第二步,结合材料,对诉讼过程中的每一阶段的地位、作用或注意事项作出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