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薛定谔方程2薛定谔方程1 自由粒子薛定谔方程的建立自由粒子平面波函数取 x 的二阶偏导数和 t 的一阶偏导数3取 x 的二阶偏导数和 t 的一阶偏导数得自由粒子 一维运动自由粒子的含时薛定谔方程4 一维运动粒子的含时薛定谔方程2 粒子在势能为 的势场中运动16.6.3 粒子在恒定势场中的运动与时间无关5(2)不确定的根源是“波粒二象性”这是微观粒子的根本属性 .(3) 对宏观粒子,因 很小, 可视为位置和动量能同时准确测量 .(1) 微观粒子同一方向上的坐标与动量不可同时准确测量,它们的精度存在一个终极的不可逾越的限制 .物理意义6对于微观粒子,h 不能忽略, x、 px 不能同时具有确定值 . 此时,只有从概率统计角度去认识其运动规律 . 在量子力学中,将用波函数来描述微观粒子.不确定关系是量子力学的基础.7能量 — 时间不确定关系反映了原子能级宽度△E 和原子在该能级的平均寿命 △t 之间的关系。基态辐射光谱线固有宽度激发态E基态寿命△t光辐射能级宽度平均寿命 Δt ~ 10-8 s平均寿命 Δt ∞能级宽度 ΔE 0hED+nhED-nΔ2EE+Δ2EE-8解 子弹的动量动量的不确定范围其动量的不确定范围为动量的 (这在宏观范围是十分精确的 ) , 该子弹位置的不确定量范围为多大?例 质量10 g 的子弹,速率 .9位置的不确定范围例2 一电子具有 的速率, 动量的不确范围为动量的 0.01% (这也是足够精确的了),则该电子的位置不确定范围有多大?10解 电子的动量动量的不确定范围位置的不确定范围1111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薛定谔12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1926年建立了以薛定谔方程为基础的波动力学,并建立了量子力学的近似方法 .1933年与狄拉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3德布罗意的电子波动性假定传到苏黎世后,德拜(P.Debye)评论说,一个没有波动方程的波动理论太肤浅了!当时年轻的薛定谔在场。一周后聚会时薛定谔说,我找到了一个波动方程!这就是后来在量子力学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本动力学方程。薛定谔方程描述非相对论微观粒子在势场中的状态随时间的演化,反映了微观粒子的基本运动规律,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假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