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方案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2.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每个部分列出一个小标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出新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回顾主要内容。①师引导:上节课咱们初读了《小英雄雨来(节选)》,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生交流。(2)回顾各部分内容。①师引导:这篇课文分成了六个部分,我们先快速默读课文,回想每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②生交流。2.提炼小标题。(1)师引导:这是我们上节课概括的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来概括这六个部分的内容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二部分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2)师指名读。(3)出示课件。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十二岁的雨来最喜欢在河里游泳,他游泳的本领很高。→游泳本领高爸爸妈妈把雨来送到夜校念书,在夜校雨来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上夜校念书(4)师指名读。(相机板书: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念书)(5)师引导:这是课文中用短语的形式列出的第一、二部分的小标题,把这两个小标题和我们概括的第一、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6)生交流。示例1:主要内容和小标题都概括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示例2:小标题的语言比主要内容更加简练。(7)生小组合作完成第三至第六部分小标题。①师引导:下面我们列出第三至第六部分的小标题。每个小组承担一个部分,每位同学先自己在书上列出小标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组里意见统一后就把确定的小标题写在黑板上,哪组完成好了哪组就上来写,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②生拟小标题,师巡视。③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一部分: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 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 第五部分:河沿上的枪声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8)方法拓展。①师引导:小标题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②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一部分:望着妈妈笑(游泳) 第二部分:爱自己的祖国(读书) 第三部分:把缸挪回原地(掩护)第四部分:什么也没看见(斗争) 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枪声)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脱险)二、深入研读,感悟英雄1.研读重点段落,了解雨来的感人事迹,感悟雨来是小英雄。(1)师引导:从我们概括出的小标题来看,哪部分内容最能表现雨来是小英雄呢?(2)预设:第三、四部分。(3)师述: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两个部分,画出最能体现雨来是小英雄的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4)生快速默读重点段落,圈画重点语句。(5)全班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雨来是个小英雄?(6)生交流谈感受,师相机评价。(重点感悟雨来的表现)①师引导:同学们能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来学习,特别是很多同学都关注到了雨来面对鬼子时说的话,让我们再来读读雨来说的这几句话,感受这位小英雄的勇敢和爱国精神。(课件出示雨来的三句话)课件出示: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②师生合作朗读。(合作方式:老师提示读书语言,学生读雨来的表现)(师)鬼子抓住雨来,假装温和地问雨来看见了什么。(生)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师)接着鬼子又是哄骗又是恐吓,再次质问雨来看见了什么。(生)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师)雨来的回答让穷凶极恶的鬼子露出了本来面目,他们把雨来打得两眼直冒金星,鲜血从鼻子里一滴一滴地滴下来。(生)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师)无论鬼子用什么方法,雨来始终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生)“没看见。”③感悟精神。A.师引导:读到这里,你们想对雨来说些什么呢?B.生交流。(师相机板书:热爱祖国、机智勇敢)C.师小结:看来通过对第三、四部分的细读,我们已经深深地被雨来的英雄行为感动了。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次齐读课题。D.生齐读课题:小英雄雨来(节选)。2.理解六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1)师引导:课文正是通过雨来掩护李大叔,并勇敢地与鬼子斗争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来表现他的机智、勇敢、爱国。你认为其他几个部分与全文又有什么关系呢?(2)示例:第一部分介绍了雨来游泳本领特别高,为后文他能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逃脱做了铺垫。因为第二部分写了雨来在夜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懂得了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在侵略自己祖国的鬼子面前,他表现得非常英勇。第五、六部分写了事情的结果。(3)师:看来同学们清楚地了解了六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从全文来看哪些部分是重点内容呢?(4)师根据生回答标出重点部分。(板书时,在第三、四部分前画“★”)三、提炼精彩,引领细读1.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师引导:由于时间的关系,《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精彩之处,我们没来得及细细地欣赏和品味,比如……(生交流)(2)课件出示环境描写的语段。①师引导: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写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②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③生交流。(相机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A.师指导:这一自然段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画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为后来雨来的脱险埋下伏笔。B.指导朗读。师范读,然后指名读;全班齐读。④课件出示第五部分的景色描写。A.师指导:这里写太阳落下去以后,芦花村依然是那么美,勤劳善良的村民们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着。这里的景物描写主要烘托了人们的心情。B.师指导朗读。(读出人们心中的悲痛)女生齐读。⑤课件出示第六部分环境描写的内容。A.师指导:这一句看似写景,实际上是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呀!连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B.师指导朗读。(读出人们心中的期盼)全班齐读。2.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师引导:除了精彩的环境描写之外,课文中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值得品味。(2)课件出示:形象的比喻。(3)引导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①师引导:谁能很快找到课文中那些含有形象比喻的句子?②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③师指名读。④师引导体会写法: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雨来的灵活,鬼子的凶狠)3.体会描写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句子。(1)课件出示人物描写的句子。(2)师指名读。(3)师引导:从这样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生交流。(示例:鬼子的凶残,雨来的机灵)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小英雄雨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雨来也成了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几十年来,《小英雄雨来》一直被选入全国的语文课本,老师小时候读过,你们也正在读。像这样的不朽之作,老师建议大家课下再细读,全面地汲取营养。2.布置作业:(1)摘抄课文中环境描写的词句。(2)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观看同名电影。(3)缩写:把课文改成300字左右的小文章。1《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方案教材解析《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管桦的中篇同名小说《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地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课文共有六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和敌人勇敢斗争的事迹来描述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年仅12岁的雨来,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到小英雄同日寇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另外,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课文要有一定的速度的能力。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60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教学目标1.认识“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吧”等3个多音字,会写“晋、炕”等15个字,正确读写13个词语。2.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3.了解雨来为掩护李大叔,与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晋、扭”等13个字,读准“吧”等3个多音字,会写“晋、炕”等15个字,正确读写13个词语。2.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理解课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1937年,日本策划了震惊中外的 “卢沟桥事变”,并以此为起点,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八年抗战期间,党领导下的许多抗日根据地都成立了抗日儿童团的组织。其中,最为活跃和出色的是晋察冀边区的儿童团,他们站岗放哨、捉汉奸、送情报,利用自己年纪小,不被注意的特点,深入敌后,出色地完成了很多任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2.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雄雨来的其他事迹吗?(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小雨来的故事。)出示雨来的相关图片。3.教师小结: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年仅12岁的雨来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和小伙伴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侦察敌情。让我们跟随雨来的脚步,走近那个年代……4.理解题目。(1)师板书课题:小英雄雨来(节选),生齐读课题。(2)理解课题。①师引导理解词语意思。“小”是指什么?(预设:年龄小)“英雄”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它在词典中有三个义项,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个?(预设:第三种意思)②师:雨来就是课文的主人公。我们从课题可以知道课文要表现的中心就是英雄。③生再读课题。(读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3)师引导: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生交流)示例1: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示例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5.简介作者。管桦,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冀东区党委机关报《救国报》随军记者,冀东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文艺队队长。主要作品有:小说《小英雄雨来》《将军河》《深渊》,儿童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快乐的节日》等。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1)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遇到难读的生字或词语多读几遍。(3)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师巡视指导。2.学习字词。(1)师:我们先来读读文中的生字词,看谁掌握得好。(2)字词教学。①出示会认字组成的词语。苇絮 扭身 姥姥 塞在 糠皮 枪栓捆绑 劫难 枪毙 扒开 尸首 晋察冀吧嗒吧嗒 呜哩哇啦 软骨囊囊②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A.强调:“扭”声母是鼻音“n”,不要读成了边音“l”;“栓、枕、尸”读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B.指导认读多音字。(出示课件)师指名认读;生齐读。③学习要求会写的字。(出示课件)A.读准字音。师指名认读后要求生开火车认读,相机正音:“膊”单独读时应读“bó”,在“胳膊”一词中“ bo”;“绸、趁”读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B.识记字形。形近字识字:炕(土炕) 栓(枪栓) 晋(晋级) 柜(柜台)坑(泥坑) 拴(拴马) 普(普通) 拒(拒绝)形声字识字:“胳膊”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是月字旁。C.书写。a.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膊”字。师提示: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右上部的一点不要漏写。b.课件出示“慌”字书写笔顺,生书空练习。师提示:右边中间不要多写了一点。(生在田字格中练写)④学习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出示课件)A.师指名认读,正音,引导读准字音,提醒“胳膊、劫难”不要读错了。B.生自由认读后全班齐读。⑤认识拟声词。A.引导: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形容声音的词语,请你赶快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吧!B.生读后交流。C.师相机出示拟声词。哗啦哗啦 吧嗒吧嗒 咕咚咕咚 呜哩哇啦 哐啷 嗖嗖嘟嘟囔囔 叽叽咕咕 呜呜地哭哗哗地流 嗷嗷地叫 嗡嗡地叫D.生自由练读后,同桌互读正音。⑥理解词语。扫荡:扫荡是一种军事行动。荡平,彻底清除之意。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在历次革命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起码:最低限度,至少。睁眼瞎:比喻没文化的人,不识字的人,缺乏知识的人。趔趄:由于某种原因,身体歪斜,脚步不稳。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或长石等)。漩涡:水流遇低洼处所激成的螺旋形水涡。三、快速默读,整体感知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现在请大家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交流。(相机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内容)2.理解每部分内容。(1)师: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分成了六个部分。我们先要整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快速地阅读课文的各个部分,想想每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3)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4)课件出示各部分内容。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师:这节课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了课文,学会了课文的生字和词语,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了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课文比较长,课下请大家继续熟读课文,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2.布置作业:(1)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体会小雨来的品质。(2)说说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小英雄雨来(节选)参考教案第1课时.docx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小英雄雨来(节选)参考教案第2课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