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江西专用)一轮复习课件 第6课时 第2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共4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物理(江西专用)一轮复习课件 第6课时 第2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共44张PPT)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第2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3.实验注意事项:测固体密度时量筒中先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指放入固体后既要保证 ,也要保证固体和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 .
固体能够被浸没
量筒的量程
二、实验图与步骤
4.测量固体的密度
5.测量液体的密度
三、误差分析
6.测量固体的密度
(1)固体吸水引起的误差:吸水使测得的体积偏小,导致密度测量值偏 .
(2)实验操作顺序引起的误差(如图):
a.采用方案一的操作顺序,由于固体
沾水使测得的质量偏大,导致密度测量
值偏 .


b.固体较大,采用方案二的操作顺序,由于烧杯沾有少量水,使测得的体积偏小,导致密度测量值偏 .

7.测量液体的密度
(1)采用方案一的操作顺序,由于量筒壁会沾有部分液体,使其不能完全倒入烧杯中,使测得的液体质量偏小,导致密度测量值偏 .

(2)采用方案二的操作顺序,由于烧杯沾有少量液体,使测得的液体体积偏小,导致密度测量值偏 .

8.特殊测量
(1)特殊物质测量
①吸水性固体,测体积前先吸足水分;
②密度较小的固体,用针压法测体积;
③易熔化固体,在熔点温度环境测量.
四、实验表格的设计及数据记录
表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根据上述实验步骤)
物块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1/cm3 量筒内物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 物块的体积V/cm3 物块的密度ρ/(g·cm-3)
表二 测量液体的密度(根据上述实验步骤)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cm3 烧杯内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 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g 液体的密度ρ/(g·cm-3)
[例] 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实验前,小强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____处.
(2)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他应该
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零刻度线

[解析] (1)实验前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图甲中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大,因此应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3)取适量该液体的样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1=72.0 g,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cm3.
[解析] (3)量筒的分度值为2 cm3,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V=30 cm3;
30
(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m2=________g.
[解析] (4)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为m2=20 g+10 g+5 g+4 g=39 g;
39
(5)计算可得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1.1
【分析与交流】
(6)若实验中两次测量质量都用到的一个20 g砝码生锈了,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解析] (6)使用生锈的砝码会使读出的物质质量偏小,但是在此实验中我们是将两次实验结果相减来计算量筒内物质的质量,对最后的质量不会有影响,所以对液体密度的测量结果不会有任何影响;
不会
(7)若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前,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则该方法测得的液体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偏大
【补充设问】
(8)如图丁所示,在测量盐水体积过程中,读数正确的是视线________(选填“A”“B”或“C”),若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测得盐水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B
偏大
(9)小明同学在测量液体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情况如图戊所示,请指出其中错误操作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量物体质量时移动平衡螺母
(10)若小明调节天平横梁时,忘记将游码归零,则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偏大
[江西真题]
1.(2019·江西)(多选)只用量筒、长方体小木块、长细针、水、密度未知的盐水,能测出的物理量是(长方体小木块不吸水,ρ木<ρ水)(   )
A.木块的质量    B.木块的密度
C.木块的高度 D.盐水的密度
ABD
解析: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水的体积记作V1.
将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水面上升至V2.
用细针将木块按压,使木块浸没于水中,水面上升至V3.
则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2-V1,由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G木=G排,
则木块的质量为m木=m排=ρ水V排=ρ水(V2-V1),
根据量筒中水的体积和将木块压入水中后的总体积,可以求出木块的体积,木块的体积为V=V3-V1;
2.(2020·江西)【实验名称】 用天平、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设计】
如图1所示,是小普同学设计的两种测量小石块密度的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你认为方案________测量误差会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块从量筒中取出时会沾上水,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
解析:【实验设计】
如果先测量体积再测量质量,会使石块上沾上水,导致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密度测量值偏大,所以方案一误差较大.
【进行实验】
小晟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相关物理量,计算出了石块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实验片段:
①将天平放在________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再向右调节__________,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水平
平衡螺母
②在左盘放被测小石块,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③读出小石块的质量.
向右移动游码
解析:【进行实验】
①使用天平时,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的横梁平衡.
②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实验数据】
测出所有相关物理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内,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请你将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石块的质量m/g ①_______ ________ ②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ρ/(g·cm-3)
水的体
积V1/cm3
水和石
块的总体
积V2/cm3
解析:【实验数据】
实验表格中要有石块的质量m/g、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V1/cm3、石块浸没在水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求出石块的体积V/cm3、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ρ/(g·cm-3).
3.(2016·江西)“620”创新实验小组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 ℃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
【实验器材】
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
【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器材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
解析:(1)用天平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
(2)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V;
(3)根据ρ=________,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
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有器材带回了家,请你仅利用所带回家的器材,为小华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测出该冰块的密度.
量筒
细木棒
【实验步骤】
(4)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得冰块的质量;
(5)选择器材________,测出该冰块的________.
(6)通过计算得出冰的密度.
解析:(4)选择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测得冰块的质量;
(5)选择器材刻度尺,测出该冰块的边长,然后可求得冰块的体积.
(6)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得出冰的密度.
天平(砝码)
烧杯
刻度尺
边长
【实验分析】
(7)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得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小冰块熔化,导致测得的边长变小,算出的体积
偏小,密度偏大
[视野拓展]
1.(2022·泰安)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开始测量,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90 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50 cm3
B.烧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7 g
C.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63 g
D.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
C
2.(2022·遂宁)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端调节使天平平衡;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鹅卵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g;最后用量筒测出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丙,则鹅卵石的密度为 ______________kg/m3.

52.4
2.62×10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