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敬畏生命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敬畏生命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刘冬梅 科目课型 道德与法治新授课
授课班级 七年级1班 课题名称 敬畏生命
授课学校 大田中学 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
学校模式 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学科模式 中学道德与法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课型模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授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七年级学生刚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自身认知水平有限,会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忽视生命,轻视生命的价值,因而老师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认识。
教材分析 敬畏生命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本单元在前三个单元的基础上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学习,经过第8课第一框敬畏生命的学习,学生们认识到生命是永恒的,为本课敬畏生命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下一框增强生命的韧性,绽放生命之花做铺垫,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核心素养下的学习目标 1.懂得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2.思考敬畏生命的意义,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培养尊重、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怀。
学习重点 个人生命与他人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
学习难点 1.个人生命与他人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 2.通过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尊重尊重和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怀。
学习资源 史料结合,视频播放。
课时准备 1课时
学 习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学习环节及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时间预设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播放视频,掲示课题。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新冠肺炎如此严重之时,最美逆行者为什么要逆行而上,他们在敬畏生命,守护什么?”引入课题《敬畏生命》。 教师揭示课题“何为敬畏生命”。 示读学习目标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2.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3.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情怀。 三、教师展示“先学”提示。 “合学”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P93—98 ,完成“先学”提示,用铅笔在课本上勾画基础知识,并自觉把自学中有疑难的问题标注。 教师组织学生自学展示,梳理基础知识。 四、后教互学 (1)小组合作学习 1.教师出示互学内容及学生展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2.各小组长组织本组组员针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做好相应的笔记和发言准备。 3.讨论时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长负责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组间展示。 1.展示要求。 鼓励学生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答案简洁,仪态大方。当有同学在展示时,其他同学认真聆听,不能随意打断发言者。补充答案的要点不能与已有的知识点重复。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人的生命会遭遇什么? 教师展示材料归纳总结“人的生命会遭遇什么?” 教师点评。 敬畏生命的做法: 思想上: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理解“敬畏生命”。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调派340多支医疗队、42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广大医务人员不畏风险、义无反顾,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展示了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风貌,习近平称赞他们是最大的功臣,“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84岁高龄的钟南山再次奋战在最前线,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实地研判疫情,传播专业观点,带领团队加紧科研公关,被称为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 引导学生展示为什么这些人不顾自身危险去“逆行”救人?是他们不爱惜自己生命吗?你是怎样理解“生命至上”的? 教师点评、归纳知识点。 播放视频, 引入导入目标导学二:休戚与共 教师提出:攀枝花与周围其他省市的生命有着怎样的关系? 教师点拨知识。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实战演练”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呢?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漠视生命的现象? 出示校园霸凌案例。 五、本课小结。 播放歌曲“怒放的生命” 一生中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生命! 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啬的,赐予我们仅此一次的生命,我们要珍惜它! 让我们携起手来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 六、知识闯关。 见附件一 七、本课小结及作业布置。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懂得了如何敬畏生命,关怀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下一节继续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绽放生命之花”。 学生收看视频。 学生理解“何为敬畏生命”。 学生示读学习目标。 学生根据“先学”提示的内容、要求,完成自学;教师教室巡视,关注学生学习状况。 学生自学基本知识展示。 1.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又是 、 的 ,生命也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 的情怀。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高于一切。 2.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 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 的生命同样重要。 3.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 走向对他人生命的 ,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 共同生活。 4.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 ,才不会不漠视他人的 ,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 、 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 。 小组讨论解决探究性学习问题和问题疑难。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完成P94探究与分享。 3.结合P95探究与分享材料,分析为什么这些人不顾自身危险去“逆行”救人?是他们不爱惜自己生命吗?你是怎样理解“生命至上”? 4.如何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敬畏生命?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参与讨论,并安排“展示”发言人。 教师巡视教室,参与小组讨论,帮助小组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展示“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学生补充展示。 学生展示“为什么这些人不顾自身危险去“逆行”救人?是他们不爱惜自己生命吗?你是怎样理解“生命至上”的? 学生补充展示。 学生小组展示。 1.如何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敬畏生命 2.实战演练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呢? 积极锻炼身体 遵守交通规则 抽烟喝酒 3.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漠视生命的现象? 面对校园霸凌,我们怎么做。 学生在音乐中,在小结知识中,升华对生命的认识,理解生命的价值。 知识闯关。 课后作业 预习第9课第1框。 播放视频,感悟生命的重要性,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时间预设:3分钟) 学生通过示读本科学习目标,了解本课需要掌握内容,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时间预设:2分钟) 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自行归纳本课知识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体现“先学,共学”。 (时间预设:10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小组展示,教师梳理知识点,体现“后教互学。 (时间预设15分钟) 培养学生组织能力。 组间展示,让学生由简到难的学习知识。再利用播放视频资料、合作探究等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实战演练”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明确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知识闯关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时间预设:8分钟) (时间预设:2分钟)
课后反思及调整 本课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攀枝花最美逆行者出行和归来视频为线索引入课题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身边的实例让学生感悟“敬畏生命”;通过“实战练习”让学生明确,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敬畏生命;课堂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点拨学生理解“生命至上”深度不够,对争议话题“扶与不扶”没有引入课堂,课堂上未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此外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特别是让学生养成知识归纳、构建知识框架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